漫谈高中政治教师在课改中的角色转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成败关乎国计民生。虽然课改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还有许多的不足,这制约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教师的角色转换不到位。下面笔者就以政治教师为例谈谈教师在课改中的角色转换问题。
  高中政治课兼顾着学生德育和高考两块阵地。在此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程目标为: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把课堂的舞台留给学生。教师作为新课程的直接实施者,面对这一新的要求,就必须要分析教师的角色,重新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合理扬弃传统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掌握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重新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在教育教学中加以实施。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过去那种传统的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裂变,一个以新课程理念为主导的,张扬学生个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正向我们走来,教师应当是教学行为的导演者、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一、教学行为的导演者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是主演,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所以,教师必须转换为教学行为的导演,而把學生变为主演。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探究。然而,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面对升学压力,思想政治课的目标和任务却无法较好地完成和实现。角色的转换,教师必须是站在高处,对课堂环节进行统筹安排。比如讲授“我国的银行”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银行,银行的职能,家庭的理财方式,于是在这个课堂上学生就能各抒己见,教师适时地加以补充和总结,这样比教师照本宣科效果好得多。
  二、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者
  受传统价值取向“崇尚权威”的影响,“师道尊严”观念根深蒂固,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深信不疑。传统课堂上,教师的行为绝对正确,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于教师。许多政治教师滔滔不绝地重复着别人的话,自己的思想却很少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来,从这种状况看,教师只是个传声筒,是没有真实的个人思想的教书匠。如此,学生也会变成没有思想的个体,让人情何以堪。为此,教师必须让自己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者,而不是拦路虎。教师要针对学生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善于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放手让学生热烈讨论,使其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大胆想象,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的描述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在有限的课堂里展开无限的联想、想象;适当地采取质疑解疑、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在政治方向面前做好正确的选择。比如哲学里面人生价值的实现,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现状和当前的社会形势,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及时把握学生直觉的、跳跃的、非常规性的思维,热情支持,及时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及学习政治的兴趣。
  三、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囿于教参和参考答案等,对知识点的理解会片面或欠缺,思维广度深度不够。学生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也许知识面不广,但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可能比教师强,学生群体的智慧也是教师无法比拟的。同时学生的思维方式、习惯等,也是他们的长处。所以,此时的教师不再是地位、知识的统治权威,而是一个在地位上平等、知识上共学共享、言行举止上互相评价的合作者。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营造出民主、平等、活跃的教学氛围,和学生站在同一平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欣赏并肯定学生的见解,构建宽松、平等、信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四、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学而不思则罔,同样,教而不思,教师就没有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教死书,死教书,而很少有时间有精力去对自己的课堂模式、教学流程进行必要的回顾和反思并加以研究,从而制约了教师的成长,影响了教学的成效。在新课改推进的过程中,作为政治教师,应不断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进行充实积累,不断对自我的教学活动进行反省,积极地参与教学实践,改善教学环节,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有意识的关注,形成调查报告,并加以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引领自己成长。
  总之,在新课改教学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若能从传统的角色向教学行为的导演者、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转变,形成组合型角色,那么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和高考目标就能很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也将不再是一个刻板枯燥的简单说教过程,而是一个富有生机、学习知识、开启智慧、增强政治素养的动态过程。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给出了一个发现:步长为1和z(2≤z≤「2n﹁-1)的n阶4-正则循环图Cn(1,z)的Kirchhoff指标当z=2时取得最大值.通过计算和验证,此结论当7≤n≤30 000时均成立.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月见草油中的脂肪油进行了提取,再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月见草油中的γ-亚麻酸、亚油酸进行了定量测定.岫岩
初三年级的数学学困生是在智力发展水平正常的情况下,学习基础较差、不爱学习、不会学习,提起学习疲惫不堪,毫无兴趣的一个群体.如何有效地转化毕业班中的数学学困生,使其尽快脱“困”,一直是许多数学教师孜孜以求的问题.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经历谈一些成功的做法.   一、多数学困生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 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中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宣传方式,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初
评估学生阅读素养的大型国际性项目有两个,一个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导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for InternationaI StudentAssessment,PISA),对各国15岁学生的阅读、自然科学、数学能力进行比较;另一个是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
采用DEAE-52,Sephadex G-200柱层析法从辽春9号小麦面粉里提取分离纯化小麦酯酶,分别用二次蒸馏水、0.1-0.5 mol/L的NaCl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最终确定,粗酶液经DEAE-52用二次蒸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启示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提问,更要重视对问题的设计。然而,在现实的政治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对课堂设问的有效性认识不足,缺乏问题的质量意识:或题材陈旧,缺乏新意;或指向不明,缺乏针对性;或难易不当,缺乏层次性;或思路简单,缺乏创新性等。这就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同行的经验,就如何设计课堂问题提高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普遍具有活泼好动、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而思想政治课程中需要学生记忆和理解的知识点繁多,加之一些教师授课方法过于陈旧,这势必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下降,教师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政治教师应对课堂导入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这是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被教师所采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它能够在唤醒学生现有知识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其中有许多概念大同小异.在应用函数概念的过程中,如果对概念的实质把握不准,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本文就函数概念中几组易混淆的概念加以
践行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然路径,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同样也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阅读教学依然是制约语文教学整体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在多年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认识到: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要提高农村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就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