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人物的创作要领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5157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塑人物作品近年来在烹饪中,无论是饭店日常经营还是在各类大赛中红白案作品的点缀装饰上应用都非常广泛。但也经常出现由于操作者对面塑人物的各项基本功及创作要领掌握不当而使作品质量不高,甚至发生千人一面、偏离人物主题的情况。在此,笔者概括了自己多年的制作经验,向大家介绍在面塑创作中应注意的一些要领。
  
  一、调制面团
  
  面团调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被忽视。面塑面团的主要用料与比例一般为:雪花粉500 g、糯米粉100 g、山梨酸钾25g、甘油10 g、蜂蜜15 g。其中,甘油主要起到保湿、防干裂的作用:蜂蜜则起到促进面团饧发的作用。制作过程为:将上述材料中雪花粉、糯米粉和山梨酸钾混合均匀,然后过筛,放八瓷盆中,加入开水烫至七分熟,揉成面团,用半湿布盖好,饧15分钟后上笼蒸30分钟左右至熟取出,把面团放在案板上摊开,待晾凉后加入甘油、蜂蜜,再将面团揉匀揉透至光滑。使用时再根据需要用油画颜料或炳烯颜料把面团调成所需要的颜色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各用料的配比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首先,应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次根据所塑对象的部位不同也应进行适当调整,例如:人物头部所使用的面团就不宣太软,太软则不利于面部表情的塑造,而对于服装部分则不宜太硬,否则将表现不出衣服的质感。
  
  二、确立主题与熟悉对象
  
  面塑人物创作如同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一样,也应先确定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构思,这就要求作者要对所塑造的人物的生平事迹、性格爱好、时代背景、发型服饰、体态特征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活动等作较全面的了解,即“熟悉对象”。
  首先,不同历史时期人物的装束也不相同。如唐代妇女盛行黛色娥眉,发式有高髻、盘桓髻、螺髻、翻荷髻、半翻髻等不同样式,她们的服装多为大袖、纱衫、长裙;而清代妇女的眉型多为细型,发型为连环髻、双盘髻、圃髻、长寿髻、双飞蝴蝶髻等样式,她们的服装多为旗袍。由此可见,发型、服饰能充分体现出人物所处的时代、身份、地位、年龄等特征,只有抓住这些因素,才能确立人物的外部形象。
  其次,不同人物的社会活动、性格爱好、体态特征等也不尽相同。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体态单薄瘦弱。制作中要注意体现出主人公双眉紧蹙,黯然神伤,有“香土一怀愁万种,落红全似葬花人”的那种凄苦之情(见《黛玉葬花》图j;再如贵妃杨玉环:养尊处优,体态丰满,广袖长衫,“半翻式”发髻之上簪着一朵硕大的牡丹花,牡丹盛放,娇艳似火,映衬出她雍容华贵的气质,那春风得意、不可一世的神’隋亦从面部流露了出来(见《贵妃赏花》图)。
  
  三、神情兼备与细节刻画
  
  好的面塑作品应做到“形神兼备”,神似是面塑人物的高级阶段,而神似的关键则是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及思想情操,这时尤应注意对细节的刻画,往往一些细节能够充分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如《清照赋词》中的李清照为中年妇女形象,她那手持诗稿,而双眉微蹙,似思念,似遐想,体现了词人忧国、忧民之心(见《清照赋词》图),再如《昭君出塞》中的王昭君,身着鲜红的斗篷,怀抱着心爱的琵琶,双目凝视远方,若有所思,她绣于琵琶琴套上的梅花揭示了昭君立志坚定,不畏艰难的品格(见《昭君出塞》图).而《貂禅拜月》中的貂禅则双手轻合于胸前,双目徼闭,仰首祈祷,流露出虔诚的神态(见《貂禅拜月》图)。
  总之,面塑人物创作除要求作者具备坚实的基本功外,还应加强“画外功”的训练。可见面塑人物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自我提升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才能革除千人一面的概念化的人物形象,创作出个性鲜明、形象逼真的面塑作品。
其他文献
古代饮宴是一种汇集文人雅士或达官贵人共同品尝某些名食的一种大型宴会,气派宏大,人物众多,菜品丰富,并在席间搞各种文娱性游戏如划拳猜子或行令以示赏罚。有的是在重大节日里进行,有的则是生日或饯行等等。这种庞大的饮食宴会从皇宫乃至民间,每次都搞得有声有色、多姿多彩,并且表现了不同的民族特色,比如泛舟赏景、赛歌作赋等等。叙述起来使人深感饶有风趣。  我国古代千姿百态的饮宴活动是反映一个地方和民族的民风民俗
烹调方法炒是菜肴制作中最重要的处理方法,在炒的几种具体操作方法中尤以拉油炒法为餐饮业运用最为普遍。系统完整地学习其中的相关知识,运用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实践,对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多年的工作及教学实践,学习拉油炒法应明白、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了解拉油的含义、作用与目的    一、拉油炒法的基本含义    将经刀工处理好的肉料拌以基础味,粘上薄湿粉,放入适当油温的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餐饮的认知有了长足的发展,对餐饮功能的要求也从单一的果腹向多元化转变,即从温饱型向放松型、享受型、庆贺型、美食型、聚餐型等方向发展,对餐饮产品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理论上讲,餐饮产品是由餐饮食物和劳务服务即烹饪技艺、服务态度和技术以及环境、气氛诸因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菜品和服务对餐饮企业经营的影响最大。现就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菜品的个性化设计    1、
无锡蠡园的秀丽景色,古往今来,一直为世人所称颂。蠡园以蠡湖(亦名五里湖)为中心,而蠡湖之名,来自范蠡西施的传说: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灭吴后,功成身退,偕西施曾隐居于蠡湖,故而得名。近两年来无锡市政府进行“退渔还湖”,对蠡湖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从而建成夜景“溢光流彩”、风景秀美的蠡湖新城。游客可乘船进入蠡湖,从蠡湖湖岸线上观蠡湖新城美丽的夜景,在游船上品尝西施宴之美味佳肴
带鱼作为一种普通的烹饪原料,最常见的做法是干烧和红烧。10年前,笔者在传统“干炸带鱼”的基础上创制出“酥炸带鱼”,作为招牌菜为餐厅招揽了不少顾客。最近,笔者创新的“双仁酥带鱼”流传出去,又成为许多餐厅的新招牌菜,还有些从前的弟子来询问制作诀窍。笔者愿意将其整理成文,与同行们共同切磋。 原料:中带鱼750g,芝麻仁15g,腰果仁25 g,干淀粉25 g,面粉25g,泡打粉3g,葱白15g,生姜10
编辑同志:  你们好。  我父亲现在已70岁,近来查出血液黏稠度过高,医生建议饮食调理,我虽是一名厨师,但对药膳却无研究,如何调理,尚不得其门。特去信请教,望于百忙中予以指点。一二。  此致敬礼    编者的话  针对郑通同志的来信,我们选择了广西壮医医院容小翔同志的这篇文章给予公开答复,容小翔同志系医学硕士,现为该院主治医师,也是2006年度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之一。敬请参考。  血液黏稠
餐饮界的朋友们知不知道,落在地上的核桃花,如今被派上用场了。它不仅能吃,而且已成为餐桌上的美味,美食家们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那就是用核桃花创制的绿色凉菜“乌龙菜”。  提起“乌龙菜”,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那是改革开放后的1992年,时任陕西省陇县招待所副所长的史广济,此前曾当过县饮食服务公司经理,胸怀开阔,思想敏锐,想象力强,善于创新,敢想敢干。一次,所里要接待一批外地宾客,他谋划着如何让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