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得到了持续发展。2010—2015年,全国幼儿园新增7.33万所,在园幼儿增加了1288.16万人。许多幼儿园的硬件和环境都得到极大改善,但是在幼儿园办园条件改善、入园幼儿猛增的同时,幼儿教师数量不足和教师素质的提高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尤其是面临着已有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和“全面二孩”政策下新增儿童教育需求的双重压力下,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提升就成为提高办园质量的当务之急。2017年4月18日,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是国家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的一项民生工程,其中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是督导评估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名幼儿教师需要有爱心、真心、耐心、细心、精心、童心,此“六心”是幼儿教师成长的必备“秘笈”。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队伍;教师素质要求
一、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六心”秘笈
(一)幼儿教师要有“爱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进行座谈时强调,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他说:“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所以,幼儿教师的爱心是首当其冲的,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一是热爱幼教事业,二是热爱孩子,爱孩子是爱幼教事业的具体表现。要把每个孩子都视为己出,以母爱哺育、呵护孩子成长。将爱心传递给每个孩子,以爱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二)幼儿教师要有“真心”
真心是爱的桥梁,“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幼儿的眼睛是清澈的、敏感的,幼儿教师的虚情假意是瞒不过孩子的眼睛的。所以,教师要以真心换真心,通过真情、真心、真诚走进孩子的心里,孩子才能亲其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听其言。教师只有用真心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才能将教育的思想种子撒播进孩子的心田。
(三)幼儿教师要有“耐心”
幼儿的天性是活潑、好动、调皮、随意,还没有养成规矩意识,尚不能完全按照教师的指令行事,往往是你刚教给他怎么做,他立刻就忘记了,又是我行我素地“不听话”,常常将东西搞乱、吃饭洒的到处都是,你不让他做的事他偏要做。有些孩子比较调皮,尤其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更是无法无天,有时甚至和老师耍性子、扭着干。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就要有十二分的耐心,且不可急躁、呵斥,要善于运用儿童心理学的原理耐心细致地教育引导,不厌其烦的叨叨,手把手地教,让其反复练习,逐渐培养起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四)幼儿教师要有“细心”
幼儿时期是人的身心高速发展的阶段,也是最需要教师培育和引导、保护的阶段。古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就意味着幼儿时期的行为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成长,所以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个幼儿的发展特征和发展差异,对幼儿的每一个行为、语言、表情、情绪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孩子有时的某种表现是稍纵即逝的,如果不细心观察,很可能就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所以,教师要通过细心观察随时掌握孩子的成长轨迹,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和引导。同时,幼儿教育安全第一,细心也是避免孩子受伤害和出意外的必要保障。
(五)幼儿教师要有“精心”
教师要对幼儿的教育做到成竹在胸、规划到人,要精心设计好教育教学方案,要对每个孩子精心制定具体的教育培养计划,精心落实好每一个计划的实施。精心制定培养计划的基础是细心的观察,通过观察找出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专属的教育方案和计划,而不是“放羊式”的群养、群教。“精心”体现在教育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课程的设置、教学的步骤、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集体教育方案与个体教育方案的有机结合、教学节奏的快慢、教育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用语的选择、说话声音和语气的控制、形体语言运用、环境的布置、过程的管理、学习和生活用具的发放和收回、安全措施、教师的衣着服饰等等。凡此种种,事无巨细,都需精心设计、精心预想、精心实施。
(六)幼儿教师要有“童心”
幼儿教师必须要童心未泯,一辈子保持一颗童心。尤其是比较年长的幼儿教师,更要以童心烂漫弥补岁月的无情。幼儿的天性或许是更喜欢年轻漂亮的老师,但是年长的老师同样能够以自己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充满热情、富有情趣的童心赢得孩子的喜爱。幼儿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具有与普通教师不同的特质。长期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会养成一种职业的习惯,其语言、语音、语调、形态、举止都会带有儿童的特点,也是走进儿童心灵、拉近师幼距离、产生心灵共鸣、赢得幼儿喜爱的必备条件之一,更是因为扮演幼儿角色“入戏太深”而习惯成自然的一种修炼的结果。保持童心就是幼儿教师无论年龄大小都要心态不老,保持充满童真、童趣、童乐的阳光而质朴的心理状态和对生活的热爱。大道至简,不忘初心,幼儿教师的童心是呵护和哺育儿童的至宝。
二、幼儿教师“六心秘笈”的修炼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具备的“六心”,看起来似乎很难修炼,也几乎是让幼儿教师成为一名“万能者”。但是,当今的幼儿教育面临的现实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幼儿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四好教师”的标准潜心研修。
(一)对标“四好教师”加强自我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进行座谈时强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做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理想和追求。我想,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所以,幼儿教师要以“四好教师”标准不断激励自己,寻找差距,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修炼“六心”,以对国家和民族培养人才为己任,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成为幼儿喜爱的好老师。
(二)监督指导和支持鼓励相结合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要纳入幼儿园办园行为的督导评估之中,一所高质量的幼儿园必须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幼儿园要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战略任务,监督指导和支持鼓励相结合,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在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鼓励教师进修、开展科研、拓宽视野、更新观念,为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首先,作为幼儿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和生活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劳心劳神,许多教师缺乏自我学习提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所以,在办园管理中要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监督指导和考核,以督促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思想观念、更新教育技术,以跟上时代教育的步伐。
其次,幼儿教师大部分不擅长教育教学研究,也缺乏教育教学科研的意识和研究方法。对自己的工作只满足于完成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幼教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缺乏深入思考,沒有养成研究的习惯。对工作中的创新和想法也只是想想而已,无暇去仔细研究,许多好的想法和创新点一闪而过。所以,幼儿园要请教育专家进园为教师辅导教育科研的学习,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各部门的教育科研课题,而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课题。要鼓励教师勇于尝试、大胆创新、多出成果,教师的科研成果既是其个人的荣誉,更是幼儿园的荣誉。
再次,幼儿园要对教师专业发展给予多元化评价,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以贯彻落实《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为契机,运用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绩效奖励、公平竞争等手段,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四好教师”标准,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让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成长为优秀教师。
作者简介:
陶静,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队伍;教师素质要求
一、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六心”秘笈
(一)幼儿教师要有“爱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进行座谈时强调,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他说:“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所以,幼儿教师的爱心是首当其冲的,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一是热爱幼教事业,二是热爱孩子,爱孩子是爱幼教事业的具体表现。要把每个孩子都视为己出,以母爱哺育、呵护孩子成长。将爱心传递给每个孩子,以爱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二)幼儿教师要有“真心”
真心是爱的桥梁,“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幼儿的眼睛是清澈的、敏感的,幼儿教师的虚情假意是瞒不过孩子的眼睛的。所以,教师要以真心换真心,通过真情、真心、真诚走进孩子的心里,孩子才能亲其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听其言。教师只有用真心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才能将教育的思想种子撒播进孩子的心田。
(三)幼儿教师要有“耐心”
幼儿的天性是活潑、好动、调皮、随意,还没有养成规矩意识,尚不能完全按照教师的指令行事,往往是你刚教给他怎么做,他立刻就忘记了,又是我行我素地“不听话”,常常将东西搞乱、吃饭洒的到处都是,你不让他做的事他偏要做。有些孩子比较调皮,尤其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更是无法无天,有时甚至和老师耍性子、扭着干。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就要有十二分的耐心,且不可急躁、呵斥,要善于运用儿童心理学的原理耐心细致地教育引导,不厌其烦的叨叨,手把手地教,让其反复练习,逐渐培养起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四)幼儿教师要有“细心”
幼儿时期是人的身心高速发展的阶段,也是最需要教师培育和引导、保护的阶段。古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就意味着幼儿时期的行为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成长,所以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个幼儿的发展特征和发展差异,对幼儿的每一个行为、语言、表情、情绪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孩子有时的某种表现是稍纵即逝的,如果不细心观察,很可能就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所以,教师要通过细心观察随时掌握孩子的成长轨迹,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和引导。同时,幼儿教育安全第一,细心也是避免孩子受伤害和出意外的必要保障。
(五)幼儿教师要有“精心”
教师要对幼儿的教育做到成竹在胸、规划到人,要精心设计好教育教学方案,要对每个孩子精心制定具体的教育培养计划,精心落实好每一个计划的实施。精心制定培养计划的基础是细心的观察,通过观察找出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专属的教育方案和计划,而不是“放羊式”的群养、群教。“精心”体现在教育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课程的设置、教学的步骤、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集体教育方案与个体教育方案的有机结合、教学节奏的快慢、教育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用语的选择、说话声音和语气的控制、形体语言运用、环境的布置、过程的管理、学习和生活用具的发放和收回、安全措施、教师的衣着服饰等等。凡此种种,事无巨细,都需精心设计、精心预想、精心实施。
(六)幼儿教师要有“童心”
幼儿教师必须要童心未泯,一辈子保持一颗童心。尤其是比较年长的幼儿教师,更要以童心烂漫弥补岁月的无情。幼儿的天性或许是更喜欢年轻漂亮的老师,但是年长的老师同样能够以自己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充满热情、富有情趣的童心赢得孩子的喜爱。幼儿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具有与普通教师不同的特质。长期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会养成一种职业的习惯,其语言、语音、语调、形态、举止都会带有儿童的特点,也是走进儿童心灵、拉近师幼距离、产生心灵共鸣、赢得幼儿喜爱的必备条件之一,更是因为扮演幼儿角色“入戏太深”而习惯成自然的一种修炼的结果。保持童心就是幼儿教师无论年龄大小都要心态不老,保持充满童真、童趣、童乐的阳光而质朴的心理状态和对生活的热爱。大道至简,不忘初心,幼儿教师的童心是呵护和哺育儿童的至宝。
二、幼儿教师“六心秘笈”的修炼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具备的“六心”,看起来似乎很难修炼,也几乎是让幼儿教师成为一名“万能者”。但是,当今的幼儿教育面临的现实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幼儿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四好教师”的标准潜心研修。
(一)对标“四好教师”加强自我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进行座谈时强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做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理想和追求。我想,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所以,幼儿教师要以“四好教师”标准不断激励自己,寻找差距,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修炼“六心”,以对国家和民族培养人才为己任,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成为幼儿喜爱的好老师。
(二)监督指导和支持鼓励相结合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要纳入幼儿园办园行为的督导评估之中,一所高质量的幼儿园必须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幼儿园要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战略任务,监督指导和支持鼓励相结合,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在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鼓励教师进修、开展科研、拓宽视野、更新观念,为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首先,作为幼儿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和生活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劳心劳神,许多教师缺乏自我学习提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所以,在办园管理中要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监督指导和考核,以督促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思想观念、更新教育技术,以跟上时代教育的步伐。
其次,幼儿教师大部分不擅长教育教学研究,也缺乏教育教学科研的意识和研究方法。对自己的工作只满足于完成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幼教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缺乏深入思考,沒有养成研究的习惯。对工作中的创新和想法也只是想想而已,无暇去仔细研究,许多好的想法和创新点一闪而过。所以,幼儿园要请教育专家进园为教师辅导教育科研的学习,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各部门的教育科研课题,而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课题。要鼓励教师勇于尝试、大胆创新、多出成果,教师的科研成果既是其个人的荣誉,更是幼儿园的荣誉。
再次,幼儿园要对教师专业发展给予多元化评价,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以贯彻落实《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为契机,运用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绩效奖励、公平竞争等手段,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四好教师”标准,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让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成长为优秀教师。
作者简介:
陶静,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