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不管是社会还是企业都对各个层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有效应对此种现状,使新世纪学生更好满足社会需求,在各个层次的教学领域中,电子应用技术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专教学为例,将主要探讨电子应用技术在中专教学中的改革及其发展。关键词:中专教学 电子应用技术 现状 改革 发展1 电子应用技术在中专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单一。在中专教学中,电子应用技术是一门新型教学课程,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因为其存在时间比较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的还是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方式也有较多优点:比如,此种教学方式内容的系统性比较强,可以容纳包含更多的信息;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有一个很好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很好的衔接同时加强对于新学知识的记忆。虽然,板书教学方式优势很多,但是其存在的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知道,应用电子技术此门课程毕竟不同于其他传统的课程,在此门课程中有很多很复杂晦涩的概念及其演变过程,这就使得此门课程用单纯的板书性描述语言是很难发挥作用的。此外,在黑板上进行一些复杂的数据图形描绘,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浪费时间,这样一来,课堂效率也会大打折扣。2 应用电子技术在中专教学中的改革2.1使学生熟悉常用仪器的使用,了解电子元件的基础知识第一,在教学的内容方面开展多方位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多接触一些常用仪器,尤其注意学生对于仪表仪器的接触程度,在让学生全方位接触到常用仪器后,还要注意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措施,使学生能自己动脑思考,以此来加深他们对于常用仪器的印象,然后通过全方位的考试方式来督促顺便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第二,在进行动手能力培养时,理论知识的教授也是不可或缺的。以前的经验使我们知道,很多学生尽管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但是对于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却是相对贫乏的,比如有的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甚至不知道怎样来进行有关元件的识别,对于基本的检测也是一无所知。因此,我们在中专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电子元件基础知识的普及与教授力度,使学生了解电子元件的种类、材料等基本知识,能够对于电子元件进行普通的识别与检测。过去,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的缺乏,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无法识别是元件质量问题还是设计问题的笑话,从而导致其在实际的组装生产过程中,出现由于元件质量问题导致整体的工作效率偏低的现象。为此,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于元件基础知识的练习,使学生不仅不会只停留在外观的识别程度上,而且还能熟练的使用电子元件的仪器设备进行相关的检验与检测,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2.2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电子技能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电子技能的培训,可以使学生熟悉掌握大量的元器件,使学生掌握焊接、插装等等的各项基本的技能,同时能够看懂各类电子产品的电路原理图,并能够对各类的电路进行不同的调试。在对电路进行调试及安装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各类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还会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水平,可谓是一举多得。此外,在对电子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还会培养起直观检查并且排除故障的能力,这对于电子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可以使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缩短他们对于社会的适应期。2.3对于对各类实验室的开放,加大综合性的实验的比例第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只能在指定的时间进入实验室来进行实验操作,但是各个学生的能力毕竟是不同的,这样就会出现部分学生在规定时间完不成试验任务的现象。同时,出于对学生自主开展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的鼓励,激发他们动手操作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明确了实验室责任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对实验室进行适度的开放。同时,对学生提供器件或者专业技能的指导。第二,进行综合性的试验。因为,不管是提高创新能力的训练还是一个产品的最终完成,只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上述两个过程都必须是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机统一,更有甚者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大综合性试验的比例,使学生不仅可以很好的巩固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可以很好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成为综合性的专门技术人才。3 电子应用技术在中专教学中的展望在原来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老师也缺乏教授的动力,致使该专业设置的最初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我们要注意加强对于该门专业的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同时,结合试点教学、试验教学等措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实现教学目标。此外,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解决学生的就业压力,使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太多担心与顾虑,可以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从而更多的掌握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为督促学生能够更好学习,还可以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标准,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督。过去教学更多关注的是理论知识的讲授,而此门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删减理论知识的内容,添加更多的动手操作课程,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思维创新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总之,在今后的中专教育中,对于应用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大试验性授课内容,更多启发学生的思维创新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只有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参考文献:[1]李博,胡建军.《机电系统创新设计应用于研究》[M].北京:北京工程工商学院出版社出版.2008[2]李建军.《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3]王庆丰,张永平.《独立学院学生应用电子技术能力培养》[M].科学技术研究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