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都活在一个错误的记忆世界里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zlh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柴静在她的自传性作品《看见》中,引用了同行白岩松的一句话:“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听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记忆好像跟我们撒了好大的谎,偷换了事实的容颜。
  其实不止如此,现实生活中我们还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分明记得出门带了钥匙,结果却没有;以为东西放在一个地方,事实上却放在了另一个地方;明明没发生的事以为已经发生了,而做过的事却固执地说没做过……为什么我们坚信不疑的记忆总是错得离谱?难道是我们的记忆出了什么问题吗?记忆会被篡改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主客观因素在作怪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可以被分为编码、储存和提取3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经常会因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记忆偏差,记忆被偷偷篡改。
  加拿大的认知心理学家约翰·安德森在1978年做了一个实验,让两组被试分别从购房者和窃贼的视角阅读一个关于房子的故事。实验发现,前者更能回忆出天花板的裂缝、潮湿发霉的地下室等信息;而后者更能回忆出价值不菲的硬币收藏、未上锁的门、房屋周围防护物的高度等信息。这说明,个体的主观角度不同对信息的记录和提取就会不同。
  专注记忆研究的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拉夫特斯发现,有时只需改变一个词就足以引起记忆偏差。她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被试观看一个车祸的视频,然后问他们都看到了什么。一组被试被问到“当两车相碰(hit)时,它们的时速有多少”;另一组则被问到“当两车相撞(smashed)时,它们的时速有多少”。一周后,又问他们车祸场景中是否有破碎的玻璃碎片,曾经听到“撞”这个词的一组被试中,回答有玻璃碎片的人数相当多,而另一组中回答有玻璃碎片的人数就非常少。这说明客观的引导词不同会产生不一样的记忆。
  美化记忆为哪般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谈论最多的篡改现象,大概就是对往事的回忆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记忆在不经意间被篡改,快乐被无限放大,而一些不快与伤心则逐渐被淡忘,看上去像是选择性记忆的作用体现。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针对记忆和遗忘提出过“动机性遗忘说”,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会忘记悲伤的事,是因为个体潜意识里在进行自我维护,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而美好积极的记忆,则在日后的回忆中被反复提取不断强化,每每回忆起来都仿佛能从中获得激励,更有信心和勇气来面对生活。当然,也有人会沉溺回忆,因为他们对现状不满,想要逃避现实。
  有些记忆纯属虚构
  如果说记忆因主客观因素会导致记忆偏差,我们尚且还能理解,但如果记忆能够从无到有地虚构事实,就真是令人瞠目结舌。难道记忆根本不可信吗?
  虚假记忆最早被注意是由于发现犯罪现场的目击证人的证词并不一定可靠,虽然证人十分确信自己当时看到的情况是真实的,但常常会因为情景信息的混淆而导致错误指认或错误描述。例如,证人对犯罪现场的细节根本没有看清,但在回忆时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填充。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就认为,虚假记忆是大脑中负责处理记忆的部分区域活动增强所致。
  虚假记忆不是一种病态,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可能发生这种情况,特别是对童年时期经历的场景的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记忆在记录生活时是一台糟糕的摄像机,每个人都是自己记忆的导演,剧情的发展取决于我们想要它是什么样。
  痛苦的记忆可以被删除吗
  虚构是让记忆从无到有,那么记忆还能从有到无地被删除吗?近期,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成功地擦除并重建了大鼠的记忆,深刻地改变了大鼠对过去事件的反应。
  实验中,神经科学家用光信号刺激大鼠的一组神经元,让这些神经元对光信号敏感,同时,对大鼠的脚部进行电击。大鼠们很快便学会将光信号的刺激与电击的痛苦联系起来——当它们感受到光信号的刺激时会感到恐惧。研究人员发现,当光信号刺激大鼠的神经元时,大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增强了。然后研究人员再以低频的光脉冲信号刺激同一组神经元,来削弱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从而起到擦除记忆的作用。果然,当大鼠再次感受到光信号时,没有表现出之前的恐惧状态,这说明大鼠脑中与痛苦有关的记忆已经被擦除了。
  而该研究最让人感到吃惊的发现在于,在大鼠被擦除记忆后,重新使用高频率光脉冲信号再次刺激同一组神经元,它们竟能够恢复之前的记忆,再次表现出恐惧的状态。
  如今,科学家正在寻找更多的消除痛苦记忆的方法,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人类应激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就发现,可以通过抑制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帮助人们“忘却”痛苦记忆。
  其实,不管记忆是好是坏,在编码、储存和提取时发生了怎样的偏差,进行了怎样的篡改,我们始终只会忘记该忘记的,记得想要记得的,活在自己构筑的世界里。记忆的真实性在很多时候都大打折扣,这一事实听上去挺让人悲伤的,但也不失为一种庆幸,那就是教会我们要更好地活在当下,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活出自己本来的样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改良水囊压迫止血方法对宫颈妊娠出血患者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从我院接诊的宫颈妊娠患者中抽取7例,采用由一次性子宫造影通水管改良而成的连串式水囊,治疗清宫术围
期刊
出生缺陷、胚胎停育、自然流产、死产、死胎以及畸胎都是造成不良孕产的因素。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孕产史的常见原因之一。本研究对2005年1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遗传咨
期刊
随着核心素养在学科课程改革中的深入落实,相关评价也应作出改革.与传统的三维目标评价相比,对生物核心素养的评价更为抽象,不易操作和测量.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我也吃过顶精致的一顿饺子。在青岛顺兴楼宴会,最后上了一钵水饺,饺子奇小,长仅寸许,馅子却是黄鱼韭黄,汤是清澈而浓的鸡汤,表面上还漂着少许鸡油。大家已经酒足饭饱,禁不住诱惑,还是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上溯先秦,下逮现代,群贤辈出,代有传人,其专著数以千计,创造了光辉的学术成就,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理论和经验。近千年来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和延续作出很大贡献。因其具
期刊
字的结构也称“结字”,指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呼应、避就等关系。著名书法大师启功先生说:“写好字的关键是结构。”这一讲我们就来谈谈左右结构字的组合变化规律。左右结构
“健壮”与“健康”是一组近义词。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表示人身体好,没有疾病。  “健壮”侧重表示身体健康而强壮有力。用于人,多指青壮年;也可用于动物。如:那人长得高大健壮/草原上牧草肥美,牛羊健壮。  “健康”侧重表示人身体好,没有生理缺陷和疾病。可用于不同年龄的人。如:孩子长得很健康。  “健康”还比喻为“事物发展正常而顺利”的意思,如:使青少年科技活动健康地发展起来;也可比喻为“某些抽象的事物
贯彻服务战斗力的宗旨,发挥医疗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和条件,主动靠前保障官兵健康。军队院校门诊部可对所属官兵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对门急诊患者建立电子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