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故事成就优质班级文化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就有故事。班级故事天天发生,只是班主任很多时候过多地在意班级制度而忘记了活生生的学生,只关注班级的外在形态而忽略了有喜怒哀乐的学生,只关注分数而漠视了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回忆曾经带过的班,班主任想到的一定是那些有个性的人,那些让人烦恼或开心的事。当毕业生谈及他们过去的班时,和你念叨的也一定是那些有趣的事,有你知道的,也有你不知道的。
  那些在学生中发生的事,它的形态、性质是多样的。这些故事的发生、发展及解决的方式和结果就逐渐衍生成班级文化。如何在班级日常生活中发现积极的、有价值的事,并寻找其中的精神,进而通过一定的方式把这些故事中的精神凝聚成班级的主流文化,这是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的首要事务。
  我们的故事与我们的小组
  班主任常用的教育方法是班会或者个别谈话。外力的引导也许有用,但一定是暂时的,唯有激发学生内在的自觉才是根本。我给孩子准备了一本“成长备忘录”,让学生每天写下今日的安排、收获、感言,一页页的记载构成了一个个成长故事,每日固定时间在小组中相互传阅,每个组员讲自己一天的收获、感言,组长对每一位组员进行点评。他们每天走进自我,去发现、去反思,最重要的是实现共享共生。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形成共识,在相互观照中追问自我,在平等交流中获得鼓励和尊重。个体在成长,小组共同的价值在生成,有利于每一名学生成长的小组合作、共享、共生文化在“我”的故事中慢慢生成。
  学生在他的备忘录上写:“我很努力,但我缺乏自信。”组内同学给他鼓励,组长写道:“你很优秀,相信自己。”
  “本周末放假在家,玩手机的时间太长。”一学生在他的备忘录上写道。组内同学为此展开专题讨论:要不要玩手机?什么时间玩?玩多长时间?组内形成了关于手机使用的公约。
  “今天迟到给小组丢分了,对不起大家。”“今天课上问题没回答出来。”“本周我们组被评为最优秀小组,值得庆贺。”“今天的运动会上我们小组获得的加分最多。”
  从课堂学习到校园活动,从校内到校外,每天,每一个学生都有故事。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是学生生活的全部,是学生内在精神的显现。在小组每一天的交流中,学生取得成绩时会有同伴欣赏;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时,他会觉得愧对同伴。不需要老师教育,同伴的鼓励便是最好的教育。于是,所有的优秀都会成为组员心中的向往和目标,所有的不足都会被组员摒弃。小组的生活变得鲜活、有价值、有意义,优质的小组文化在每天的故事中慢慢形成。
  我们的故事与我们的班级
  当每一个小组内的优秀故事在班级传播并受到全班同学“膜拜”时,当每一个学生都有变得优秀的可能并被师生共同关注时,班级的优质文化便慢慢形成了。
  晚自习前,小组学生在交流备忘录——讲自己的故事后,接着便是“讲精彩故事,叙精彩明天”的小班会环节,由一名同学代表本组讲本组的优秀成长故事,这是励志;让小组间相互激励,相互学习,是学会欣赏;让学生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好,更让每一个学生积极成为小组宣传的对象,为组争光。
  这是“小高考”备考中某一次学生的发言:
  一个“四A”同学王博的成长关键词——
  谦虚:每次考试他都是四A,但是他依旧很谦虚,认真听课写作业,认真规划每一天,从不盲目乐观。
  善问:在组内他时常会问我们问题,我们有问题时,他也不厌其烦地讲解。
  引领:他的态度、习惯引领了我们组的学习风向。
  分享:他的做法、想法会毫无保留地与我们分享。以前我的政治学科总是不及格,我尝试用他分享的学习方法后,现在能考70分了!
  一个小组需要核心人物,他引领全组的风向;他的故事也会引领全班,激发全体学生的成长激情。每一日的精彩呈现,是班级主流价值的汇聚,学生生活意义的获得,生命价值的展现。
  当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变得有尊严和有价值时,他们一定会朝着向往的目标奋进。这样,班级的日常生活变得生动、有价值,良好的班风在形成,学生在班级中不再是被看护的对象,而是主人。生活的意义有了,学习的乐趣有了,生存的价值有了,学生对自我生命的感知不再是老师的评价,不再是学业成绩,而是鲜活的自我存在。
  我们的故事与我们的成长
  讲述从普通走向优秀的成长故事,这是我班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书写优秀的成长故事,让这些优秀的故事成就优秀的班级文化。
  这是班上某位小组长写下的感言:
  在这人生最灿烂的时光中遇到你们,即便终会分别,这也是我的幸运。人生若能重头来过,我相信我们一定会依旧如此。
  我们6个人是一个整体,虽然成员经历过变动,但我们肩上的信念一直未变——最强小组。我们成功了。一年相处,我们6个人之间有过共同的欢乐。
  如果说我们的娱乐精神值得赞叹的话,那么我们协力所解决的矛盾,领悟小组合作的精髓,更是我们人生路上收获的带刺玫瑰。还记得当初我们因为小组分工而闹了矛盾。原本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自私自利,而没有人愿意去做。老班让大家讨论“小组合作需要什么样的情怀”,在讨论中,我们终于认识到我们每个人身上的错误。原本已经有了裂痕的友谊之石就这样在讨论中、在我们每个人的自省下得到了弥补。我们也愈发知道,如果我们抛下利益之见,甘于为小组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乐于为他人服务,那么,我们第八组必能走得更快,迈得更远。
  故事很丰富,日子很丰满。回首,每天的故事不再是恼人的烦忧,而是成长的收获,是内在激情的激发,是友谊的收获,是情怀的养成,是素养的形成。
  “规则明,秩序好;有阳光,会合作;善规划,能自主。”这是我基于“成长共同体”模式下的带班主张,是基于學生自主、合作理念下的带班实践,在这样的带班主张和实践之下,紧扣成长故事,演绎成适合并促进学生成长的优质班级文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
其他文献
1  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一切都会过去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文章,阅读量比预估数据差很多,特别焦虑和自责。  当天晚上,满脑子一直想着数据为什么这么差,领导会不会责怪我,同事会不会对我有什么看法,直到夜里两点还完全没有睡意。  但是第二天要上班,必须强迫自己睡去。苦恼之际,突然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  “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一切都会过去。”  于是,我便不断在心里默念这句话。  念着念着,竟然
多西15岁的时候,到加州一家数字发行公司做实习生。多西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所以老板麦克尔维来征询实习生们的喜好和特长,好为他们分配适合的工作时,多西始终犹豫不决。“我给你时间,你可以再考虑一下。”麦克尔维微笑着拍了拍多西的肩膀说。   很快,新来的实习生们都开始了紧张的工作,而多西因為没有分配任务而显得轻松多了。每天只需要简单地处理一些日常工作,还可以悠闲地喝咖啡,多西觉得这样的状态很好,并沉浸
1  前几天,有一则新闻让人寒心。在武汉市,一位14岁学生因玩扑克被请家长。母亲到来之后,怒气冲冲,抬手就给了两耳光。   他下意识地用手挡,但是他母亲并没有平息怒火,继续抬手戳儿子的额头。   母亲离开后,他默立了两分钟,突然爬上栏杆,一跃而下。   她母亲应该只是想教训下儿子,可没曾想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归根到底,还是没把对方的感受放在心里。   很多时候,对待外人,我们总是礼貌客气;对
教育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它不只意味着教给学生知识,也不只意味着培养学生能力,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人的文化价值观。通过教育,一个人会越来越看清楚自己是谁,喜欢的事情是什么,能够独立做出判断,知道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从而有意愿有能力去追求一种更加高远的精神生活。做到了这些,一个人就有可能更深刻地理解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容地看待生活中的种种苦厄变故,获得心灵上的平静。  正如《大学章句》所言:
美国媒介理论家尼尔·波兹曼曾表示,任何一种技术都既是负担又是福音,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利弊并存。进入互联网时代,教育逐渐迈向现代化、信息化,由技术而带来的负担与弊处尤其需要教育人警醒。  本周发生的两则新闻可谓形成了鲜明对比。“学生要不要使用手机?此事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说的算,还是该由孩子来决定?”为解决令许多人头疼的手机使用问题,南京一中国际部日前举行了一场“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利弊分析亲子辩论会”
编者按  前段时间,杭州市西湖小学府苑校区一名五年级学生的演讲视频在网上疯传。这名小学生的演讲主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他开口便直言:“我的梦想就是发财。”  有网友觉得这样的梦想太功利,也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应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能因为孩子的梦想不符合我们心中的设定就全盘否定。  理想信念教育,既是一个老课题,也是一个新课题。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歷史时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不同的阶段
元宵、端午、中秋……说起这些传统节日,您第一时间想到什么呢?现在,当年轻的一代吃着美味的汤圆、粽子、月饼的时候,他们是否了解这些食物背后的美好寓意、深切情感呢?有多少人还能静下心来幻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里热闹喧嚣的人间盛景,体会“清明时节雨纷纷”里绵绵不绝的哀切追怀,感伤“遍插茱萸少一人”里含蓄深沉的游子乡愁……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承载着无数国人的美好期望,蕴含着独
有一种花叫烟花,它绽开在黑暗的夜空,燃烧着空气中的原子;有一种灯叫指明灯,它照亮在茫茫大海之中,璀璨着黑夜的空间;有一种亲情叫陪伴,它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灵,拉近着父母与子女间亲近的关系。当你玩手机时,当你与朋友聊天时,当你刷微博时,请父母们不要忘记了多陪陪孩子,放下手机,让亲情常在。(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已经走入了每家每户。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能与亲朋好友视频聊聊天
在电影院里,我们大概都常遇到一种不愉快的经验。在你聚精会神的静坐着看电影的时候,会忽然觉得身下坐着的椅子颤动起来,动得很匀,不至于把你从座位里掀出去,动得很促,不至于把你颠摇入睡,颤动之快慢急徐,恰好令你觉得他讨厌。大概是轻微地震罢?左右探察震源,忽然又不颤动了。在你刚收起心来继续看电影的时候,颤动又来了。如果下决心寻找震源,不久就可以发现,毛病大概是出在附近的一位先生的大腿上。他的足尖踏在前排椅
01   我的成长经历有点复杂,是这个时代背景下某一类人群的缩影。   我出生于湖北大别山地区的一个农村家庭,虽然家乡距省会武汉只有100公里,可是却非常的贫困,二三产业甚少。   在这种丘陵地区无法实现农业大面积机械化耕种,靠勤耕苦做,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所需。去城市务工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选择,而我的父母也是与他们的同龄人一样,在我两岁的时候,把我一同带到了武汉。   生活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