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设计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学以致用,所以教育是源于生活,同时也为生活服务的,可见教育离不开生活,特别是针对新兴的信息技术而言,更是如此。本文主要阐述如何更好地将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这一课程推向生活化的教育,主要在信息技术教育的生活内涵,信息技术生活化的转变过程,以及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的具体策略等方面加以介绍。
  “中国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句话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先提出来的,他告诉我们一种新式的教学理念,那就是生活化的教育。而这也正是我们新课标针对小学教学所提出的要求。追求各科的教育要紧密地联系实际情况,做到教学生活化、社会化、实际化,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而言,更是如此,因为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它的技术性和生活性极强,特别适合老师们对于小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教育。这也就成为老师们所以坚守的原则,来共同实践学生教学工作,实现真正的教学目的。
  一、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的深层内涵
  众所周知,信息化已经变成一种不可回避的趋势,信息技术教育也成为推动整个教育发展的重要技术。虽然这一发展还只是在初期,但是我们绝对不可以有半点马虎,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教育。对待小学生的教育就好像是对祖国的每个花朵,需要精心栽培,不可怠慢。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快,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1.生活化教学的影响
  信息技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涉及日常生活的大部分内容。这也体现出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地提高信息技术的完整性,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性,将其尽早地融入小学生课堂的重要原因。我们可以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来呈现学生生活化的各个方面,所以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不可以将信息技术教学与生活实际分开进行,唯有这样,才可以达到最好的教学目的。
  2.信息技术生活化
  信息技术生活化就是要关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与此结合起来。我们知道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包含知识的生活化,关注的主题不是人,而是让每个孩子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校园生活与家庭生活的快乐与充实。当然老师也需要具体的问题具体解决,针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模式,将生活化做到最好。
  二、信息技术生活化的具体转变方法
  1.生活情景的嵌入
  小学信息技术老师需要善于拿捏信息技术文化,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文性,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于知识的渴望与追求。老师应该在帮助学生调动积极性的同时,和学生一起来进行知识的探究,一起合作学习,养成一种良好的 学习习惯。这样,学生的课堂效率也会不断地提高,使课堂充满活力。
  2.生活情境的类比
  信息技术是一门比较抽象的技术,在老师的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是很容易理解的问题,搞得学生们一头雾水,所以面对这些程序性极强、日常接触较少的操作,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时就需要老师来积极地引导学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生活情境的类比,这是因为,很多信息技术都是有一定的生活原型的,随着电脑的不断普及,我们只要将很多复杂难懂的知识进行知识的类比,就很容易让小学生理解,比如一开始就可以告诉学生,这些计算机硬件可以形象地用身体的各部分作来比喻,例如“鼠标”“键盘”可以看作是我们的“手”“眼睛”“鼻子”,而“音箱”“显示器”就理解成人的“嘴巴”,等等。
  3.信息技术教育的策略
  我们该如何设计好信息技术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呢?这一点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在美国,人们常说,:“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它也就是要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唯有亲身实践,才能更加透彻地搞明白一件事情。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课程,当然也适用于这一结论,信息技术学习活动是信息技术课堂的载体,更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将信息技术这一课程推向生活化的原因之一,信息技术教学灵活,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达到不同的目的,使生活有机地融入其中,才能更加完美地发挥信息技术应具备的特殊功能。
  其次,还要创造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才能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使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在课堂上的问题,为此,教师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完成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但是,强制性的解决方法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是教师们遇到的又一个难题。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都比较丰富,但他们的认知能力往往是通过感知事物的形态来获得的,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通过运用多媒体来营造一些有趣的场景。比如在进行办公软件和画图软件的操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些软件插入一些有趣的图画和动画,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同学们既掌握了课堂知识,又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得教师的教学事半功倍。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设计已然能够使小学生从单调的信息技术学习中解脱出来,作为老师,也要善于将多姿多彩的生活融入课堂,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同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其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永安市北门小学 福建】
其他文献
肢体语言就是指通过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的思想的一种沟通方式。肢体语言是通过肢体动作表示无声语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阿尔伯特·梅拉宾的研究表明,沟通的55%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的,38%是用声音完成的,只有7%是用语言表达。生活中我们需要使用肢体语言,教学中也不例外。只要你稍加注意就能在我们的课堂上发现它的存在和作用。   一、正确认识和使用肢体语言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的教学
概念是指具有共同关键属性的一类对象、事件、情境或性质。美国哈佛大学兰本达教授曾经说过:所有的概念建立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浩瀚的事实中探求意义,探寻一个概括
科技进步在带给了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拓宽了人们之间文化的传播途径。多媒体的应用,尤其是将多媒体应用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之中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分析将多媒体以怎样的方式体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具体采取哪些措施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借助多媒体的力量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让孩子在放松的环境中不仅仅学好了语文,还能接受现代科学技术的熏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成果在各个方面都得
职业教育外延发展、规模扩张时代的结束,意味着内涵建设、优化发展的后质量时期的来临,它标志着职业教育已由快速发展阶段进入“爬坡过坎”阶段。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再思考职业教育从何而来、去往何处、从何而往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新的转型期,只有想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成为职业教育的“明白人”,职业教育才能真正立足新的起点,重新上路。  高职教育从何而来?第一,从经济发展需要而来。高职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
矛盾论的观点认为,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孔子曾言: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上,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学生存在个人兴趣、知识接受能力之间的差异,要想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学习效果,需要针对个体学生的特点采取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因材施教,达到最优的自我学习目的。  一、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每个
小学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发展的一个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享双方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互相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寻找新的发现的一个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互动教学是以多元互动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方式,通过互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问题,同时也能加强学生们对相关知识的记忆。  一、与小组互动,碰撞思维  小学数学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有很强的规律技巧性
5月18日,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成立50周年的日子,此前,本刊记者走访了该社负责人,了解到高教社50年不平凡的历程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就。据这位负责人介绍,成立于1954年的高等教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