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课堂 创新的灵魂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t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道出了初中英语教师在短暂3年时间及有限40分钟课堂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成功迈进英语殿堂。从崭新的生本教育理念、别样的授课,融入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使学生英语学习更富有成效,使课堂更富有魅力。
  关键词:生本教育;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注重的不是教师的精彩表演,而是体现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活学、活用”的效果,即看学生掌握了什么内容,在实践中能用多少知识,哪怕是学生获得的一点小小的进步和一点小小的收获,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对象,以学生为本即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重视学生的体验与参与。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仅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课堂有效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尝到甜头,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燃起学习英语的欲望,树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下面,笔者以初中“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 6 Period One Section A 1a-1c”为例,谈谈生本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生本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一位美籍教师评价道:一个拥有50人左右的班级,在40分钟内让学生有机会练习英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中国的英语教师太伟大了,因为每节英语课学生练习仅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笔者在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小舞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将生本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操做如下所示:
  1.前置性作业呈现:别样的出场,奏响主旋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布置好前置性作业,将课堂上要讨论的问题设计精当,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作业,先学——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那么学生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就有了想在同伴面前“炫耀”和“展示”自己的欲望。
  笔者设计前置性作业时让学生知道:要自学的内容是什么、自学怎样进行、理解的程度如何、最后达到什么要求。前置性作业的完成是让学生有备而来,这样才能感染、激励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英语学习,使“差生也可以起舞,好生则让舞姿更高一筹”,激起学生对所学知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七年级上Unit 6 Period One :Section A 1a-1c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具体如下所示:
  (1)自学课本:要求根据单词表试着拼读新单词。
  (2)了解知识:会读出和拼写食物单词。
  (3)我的发现:如何询问对方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并如何回答?
  (4)我的感受:我对新的句型了解多少?
  (5)我的例子:询问他人早餐喜欢吃什么?
  学生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完成,尝到学习英语的成功带来的快乐,这样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令课堂面貌为之一新。
  2.小组合作学习:别样的教学,享受成功的喜悦
  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应做到:主动参与、相互支持、积极配合,自觉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并进行有效沟通,对个人形成的成果进行小组集体加工完善。小组合作学习具体操作如下:
  (1)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人(成绩层次好、中、差组合搭配)。
  (2)每组确定组长(主持人)。
  (3)组长分配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4)小组讨论,讨论过程中组员可有不同的意见和提出问题,同时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交流并予以解决。
  (5)在小组展示结束后,全班讨论、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是为学生创设良好自主学习的情景,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取长补短。
  3.教师的点拨:别样的授课,引领恰到好处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标准的执行者、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还是教学活动中的精心组织者、学生学习知识的出色指导者,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使每位学生积极投入整堂课的活动中,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则起到引领、点拨和导演的角色,同时也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4.小组讨论、合作
  评价性习题A、B题,让学困生(指成绩较差的学生)小组合作后,用板演或口答形式对这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若学困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对这节内容都清楚了,教师也不用花时间了;若学困生做错了,引导中等生为主分析并要求讲清楚错误原因,最后优等生做归纳评价。
  笔者运用生本教育融入有效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时真正做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不同地提高。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心智活动中每一次智慧火花的闪现,善用生本教育理念,使有限的45分钟课堂教学体现出高效率,以开启学生学习英语兴趣那扇创造之门。
  二、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要求教师打破以往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课堂模式,向课堂要效率——即有效课堂教学。从上面的“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 6 Period One :Section A 1a-1c实施”中体现了:学生课前的前置性作业的完成,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时,人人都有足够时间开口、个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下面,谈谈生本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1.转变作业的方式
  课前预习是为了教师顺利地教,前置性作业不等同于课前预习,前置性作业的完成以学生为主体,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上面的“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 6 Period One :Section A 1a-1c前置性作业布置实施”中体现了笔者将要讨论的问题设计精当: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难易程度适中,力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分析与解决的问题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乐于探究。
  2.转变课堂的模式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在课堂教学中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从上面的“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 6 Period One :Section A 1a-1c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中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时:首先,学生要学会倾听,并对他人的踊跃发言作出评价及讲述自己不同的观点。其次,要求学会质疑,听不懂时如何请求对方复述。第三,要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并加以改正、补充。最后,全班交流时,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自己小组的意见。小组合作学习以点带面、兴趣提高、增强信心、体验成功,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以充分、有效地发挥。
  3.转变教师的作用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改变以往、摆脱既定目标执行人的角色,把原本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上面的“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 6 Period One :Section A 1a-1c教师的点拨实施”中体现了:课堂上教师是“导演”,而学生由原来的“观众”摇身一变成了“舞台的主角、表演的主人”。教师起到引领、点拨的作用。笔者实施了生本教育理念,把學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再也不占其他的时间。
  作者简介:吴弘志(1971.4—)男,浙江省绍兴县人,中教一级,本科学历,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现任教于浙江省绍兴县湖塘中学。
  (作者单位 浙江省绍兴县湖塘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结课是课堂快要结束时,以精炼的语言,通过归纳总结、首位呼应、设置悬念等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地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的过程。完善、精要的结尾,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也使学生享受到教师教学独具匠心的教学魅力。  关键词:加深印象;首位呼应;质疑问难;归纳总结;达标巩固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对一堂优质课来讲,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2010年,芬兰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即“Me
摘 要:2004年深圳的课改全面铺开,其中科学课程的综合性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了压力,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让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丰富起来以弥补学科之间的知识不足呢?从地理教学知识与技能成长的背景、前提和关键三方面阐述合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合作;地理;知识与技能    2004年秋季开始,新课程体系在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各起始年级全面实施,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浪潮。深圳作为经济改革的前沿地带,同样也担当
摘要:探讨了在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采用的措施是情景交融教学法,具体分为根据诗词的意境进行简单作画和从画作之中品出诗词两种方法。  关键词:兴趣;鉴赏力;初中古典诗词教学;应对措施  古典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如同璀璨的夜明珠一样熠熠发光,将文人的诗情与感触,通过整齐的句式和灵动的韵律表达出来。读者在阅读时,被经过千锤百炼的语言、形象的意境深深感染,陶冶
摘 要:好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受益终身。因曰:“一窍通,百窍通。”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农村初中英语老师,深知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之大。从语音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对语音教学的影响、马承老师的“小三位一体”教学法的形成、“小三位一体教学法”的内涵、“小三位一体”教学法的具体操作程序以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效果等方面阐述了“小三位一体”教学法,旨在倡导老
2012年9月4日(星期二)上午8:45进入七年级某班,听了一节数学课,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上课教师对许多环节的处理独到而富有技巧,便随手记录在听课笔记上,课后反思这节课,觉得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便整理成下列实录与随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课堂片段实录与随想  片段一:“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节,活动与思考。哎,没准备好吗?怎么黑板没人擦?”此时一女生从小组出来,很不好意思地跑到讲台上去擦
孤儿学生,由于过早失去家庭教育,失去父母双亲的启蒙引导,过早地、不同程度地接触社会,自身会累积一些不良习气,如小偷小摸行为。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并灵活机智地采取一定的措施,就会失去最佳教育时机,小而言之,会葬送孩子的美好前途,大而言之,终将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而教育这样的孩子除了给予足够的关注之外,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天早晨,一名男同学来办公室悄悄告诉我:
摘 要:校园文化是一种根植于校园的精神积淀,其重要程度已和传统的课堂教育并驾齐驱,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和摄影活动便可形成相互促进的统一体。语文教学内容应注重人文教育,为摄影活动提供精神基础;摄影活动对语文综合能力的推动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按下快门的瞬间,定格了生活中的语文美,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陶冶了美的情操,促进了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摄影活动;校园文化
争与让的迷茫    问:受传统文化影响,我从小就教育孩子要谦让。但后来我发现,我的孩子遇事总是一味退让,尤其是遇到有的孩子很“独”,不懂与人分享时,我的孩子总是吃亏、被欺负的一方。我感到气愤,又感到迷茫。或许真的是时代变了,在这个竞争的社会,我该教育孩子是“争”还是“让”呢?  方宏林   答:无论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做到既不霸道,也不过分忍让。同时,也要教会孩子这一点。  强与弱,原本不是过错
摘要:《别董大》是一首送别诗,但却一扫缠绵幽怨的送别老调,表现得雄壮豪迈、慷慨激昂、鼓舞人心,体现出高适开阔的胸襟以及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诗的语言之精练,境界之高远,都堪称典范。教学中,应抓住三大关键,简化教学,突出重点,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友情;珍惜;想象;别董大;愁  《别董大》是高适与老友董庭兰久别重逢、短暂聚会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诗中意境点明了二人当时的处境:才子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