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分层,显性收获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l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对于高中英语教学亦不能外,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实践证明隐形分层教学能够在保护所有学生学习自尊心的基础上,促进所有的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内最大程度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分层教学 学生
  一、高中英语分层教学意义分析
  1.1有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下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一刀切”,导致教学未能做到因材施教;一种是分快、慢班,严重挫伤了“慢班”学生的学习自尊。班级内部隐性分层教学法,是在班级内部,客观地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具体学情,按照阶段性英语水平将学生分成A(优秀生)、B(达标生)、C(学困生)三层实施教学的一种做法,在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问题的设置,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学生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由于分层的隐蔽性和动态性,学生的学习信心不会受到任何负面影响,在学生个体都得到发展的基础上,教学质量自然提升。
  1.2促进教学相长
  从学生角度看,将一个班上的学生分成3个层次,每个学生的在课堂上都有人性被尊重的感受,有利于多元化发展,每个层次的问题都有,让每个学生课堂上都有思考活动的参与。
  从教师角度看,要实现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对教师讲课的跨度和深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备课的层面被拓宽了,工作量和难度都增不少。从教学实践方面看,课堂组织形式呈现出多元化,不同难度的课堂提问以及练习面对哪些学生,这里面蕴含着教师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灵活的教学艺术,
  总的来说,将学生分为多个层次势必促进教师多面性的发展,教师也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教书匠”向探究式教学的“研究者”转变。教学过程中,给每个学生创造了语言发展机会,教师自身知识的欠缺也得到了修补,专业修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实现教学相长。
  二、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实施策略分析
  2.1分层设置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过渡均衡化,优秀的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容易导致学生集体走向平庸化,分层教学将学生隐性分为了三个层次,那么教学的目标设置也应当是分层次的,目的在于让A层学生能够“吃得饱”,这个层次的学生要吃饱,必然涉及到英语知识面的拓宽度和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个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设置上应适当加大阅读量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技能训练的要求;对于B层的学生应该注重知识教授的全面性,查找他们的弱项,并及时地给予专项训练,查漏补缺,尽量缩小与A层的学生之间差距,促进语言知识和应用水平的提升;对于C层学生应重点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机,目标在于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知识点上强调知识的基础化,务必让他们上课时有所参与,能接收并消化最为基础的知识。
  在教学目标分层制定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好教学内容,从学生主体性来看,备课上应将课堂的起点调低一些,设置在C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目的在于让全班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知识教学的重点要放在B层上,兼顾到C层的学生,问题的选择应满足精讲精练的基本原则,教学的拓展和提升也应该重点放在B层,兼顾到A层的学生,采用少讲多思考的方式,开挖B层学生的潜能的同时提高A层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2.2分层提问
  “问题”是课堂的载体,课堂上势必有多个提问,教师的提问内容和提问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处理恰当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反之则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形成或恶化,因此,提问艺术是我们应当重视的问题,分层教学模式下,课堂提问的设计,笔者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含学生的具体学情,教材的具体要求,现场的课堂氛围等等,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问题的回答中有所收获,这里说的收获不局限于回答正确,有时回答错了进一步追问下找到正确思路所带来的满足感更强。提问后的理答环节更是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个答案,必须搞清楚每一层学生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2.3分层作业
  教学的效果如何,练习和作业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反馈形式,也是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高中英语教学亦不例外。在隐性分层教学模式下,英语作业布置应该多元化,有层次感,采用综合题、提高题和基础题的形式呈现,在要求上不要求全部做完,设置必做题,然后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将自己能够思考和切入的问题完成,这种人性化的作业布置方式,有效地消除了学生为了完成作业敷衍了事的作业习惯,A、B、C三个层次的学生都会尽量去思考,完成自己能够独立思考和完成的作业,当然要保持分层作业的效果,教师在作业的批改和评价上应当也是分层的,对于B、C层次的学生每天选择一定的学生面批,鼓励他们多思考。
  参考文献:
  [1] 舒汉斌. 中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思考[J]. 吉林教育, 2009(1).
其他文献
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学生的语言学习意识和能力是在母语与外语比较分析过程中而形成,通过外语的音、形、义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形成综合性的语言学习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得出:(1)对比分析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是发挥母语正迁移作用的有效方法;(2)对比分析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形成有效学习意识和能力;(3)对比分析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是指导学
【摘 要】 本文从学生的写作现状、相关的写作理论出发,详细论述了过程写作教学的实施,即创设真实情景,创意造句,激发写作兴趣;一句多译,灵活表达,提高文章风采;连句成篇,过渡自然;进行小组合作互批,强化学生写作技能等。  【关键词】 过程写作教学法 小组互批 过渡自然  1. 英语写作的现状  无论是占高考近五分之一比重的写作试题,还是日益全球化的现代社会,对人才在外语尤其是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
【摘 要】 本文从导学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引导价值意义来探析其运用的途径和方法,旨在阐述该种对优化阅读理解过程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导学案运用能有效融合阅读引导和任务探究学习过程,增强学生语言表达实践运用能力。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导学案 预习 探究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任务,注重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学习思维和感知,有助于促进他们知识技能内化生成。将导学案运用于阅读教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已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然而,很多学生即使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即便英语笔试成绩过硬,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却会“一时语塞”甚至“哑巴英语”。外籍教师带着以英语为母语的优势,走进了我国的英语课堂。他们给英语教学尤其是学生的口语教学注入了一股清新空气。这为我们抓住契机,充分利用好外教资源,将中西式英语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有力地提
【摘 要】 近年来,英语作文备受关注,然而,学生在书面表达上倍感能力欠缺,本文针对“别让汉语式英语”误导学生来浅析高中英语书面表达。  【关键词】 英语作文 书面表达 措辞  现阶段英语写作教学已成为高中任务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学生要根据情境提示和要求写出文理通顺、语句准确的作文。相当于汉译英。却又比汉译英更具有灵活性。因此,只有用正确的心态看待英语书面表达,才能充分发挥已有的水平,写出更
Xi’an: It’s famous for the remains (遗迹) of the Qin Dynasty and the terracotta (陶瓦,赤土陶器) soldiers: It’s in Shanxi Province in northwestern Chi-na.
【摘 要】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英语作为一门时代性、生活化、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的语言学科,强调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语言的实践量,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此,笔者尝试着将生活化的新闻语料适时地输入英语教学,灵活运用于语义和语境的应用现场,提高了学生语言输出的有效性,突破了语言障碍、展现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为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英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关键词】 新闻语料 英
【摘 要】 本文分析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无效互动的现象,指出建立信息沟是有效互动的前提,并提出在教学设计时设置信息沟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互动 互动设计 信息沟 有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改变,一种新型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互动教学
一、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词汇是语言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过去二十年间,不管是在第一语言习得还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词汇的地位已上升成为语言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探究词汇知识对第二语言能力的作用,许多研究者开展了相关的实证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结论各不相同。本论文从词汇知识的两个基本维度—广度和深度入手,就词汇知识和二语综合语言技能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调查,旨在帮
【摘 要】 语音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而音标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同时结合笔者教学实际,对当前新课标下初中音标教学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音标教学 调查分析 拼读 记忆单词  音标作为语音教学的基础,与语言其他方面的技能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提高语言整体水平的关键。然而,纵观义务教育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