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得道路桥梁的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施工单位积极提升施工技术,并随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进行变化调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道路桥梁的质量产生影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加强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问题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道路建设是国家最主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它的迅速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我国的道路建设更显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道路桥梁的质量问题往往是由于施工人员的麻痹大意造成的,对于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应该得到重视的问题,施工人员没有予以必要的注意。为此,对于道路桥梁的施工问题,有关人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遵照规范施工,把好质量关,保证其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其使用功能的完整。
一、目前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现状
(一)意外风险概率较高
道路桥梁施工严格意义上来讲,是由多种施工项目共同完成的。一项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方面有很多,不仅仅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专业的施工技术,同时也要求其具备防御风险的各种能力,保证其施工质量。
(二)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
在建筑施工行业中,由于大多数的施工人员都没有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很多施工人员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与培训,在一个工程项目上的不同岗位之间进行任意的流动,有些甚至出现不同地区,不同项目上的人员流动,这就严重影响了道路桥梁的施工建设,进而不能形成一支好的施工队伍。
(三)施工生产周期长
建筑施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施工周期较长,有些施工项目甚至出现间断式的停歇。道路桥梁施工建设,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建设而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此,必须严格的按照施工周期进行施工,这也将有助于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进而减少施工中更多质量问题的出现。
(四)桥梁的结构病害
桥梁结构强度直接关系到桥梁的质量安全,桥梁结构强度必须达到标准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承载各种重力的作用力。另外,桥梁各个部分的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大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整体平衡,保证其稳定性。但由于其自身条件所限,材料自身的离散型,作用荷载的随机性都对桥梁的长期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桥梁的裂缝
桥梁裂缝的形成一是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差;二是在施工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不规范,随意性大,单凭经验不按标准规定进行配比操作;三是在浇筑灌浆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振捣过猛或不足,使混凝土结构整体不均匀,局部骨料沉塌,混凝土干膜后出现蜂窝、麻面状;四是在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混凝土在水化热自干过程中受到混凝土结构不均衡的预应力制约而形成裂缝。
二、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桥梁结构质量管理
首先,施工单位要仔细精确地做好测量工作,放线定位工作要做到准确无误,不能出现丝毫偏差,在桥墩、桥台施工完成后,要将桥梁的平面位置完全确定下来;其次,由于桥梁结构形式很多,施工工序和技术较复杂,要求的施工工艺较精确,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从混凝土的振捣、养生到预应力的张拉等都要严格管理和控制,以确保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再次,还要着重注意桥梁外观的美观平滑。
(二)桩基施工的预防措施
首批灌注混凝士的数量要与导管首次埋置深度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相符合,混凝土进行水下灌注时要保持连续性,中途不可有停顿现象,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要控制在以2~6m之间。当混凝土拌和物运输到施工点时,要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和坍落度,如果没有达到标准的,可以再次拌和,经过二次拌和后,仍不达标的,禁止使用。混凝土灌注的桩顶标高要高出设计桩顶高,通常适宜在1~1.5m,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上层低强度软弱层清理凿除。
(三)重视结构的耐久性问题
在桥梁施工建设中,耐久性和使用性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桥梁在建设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及其因素的影响出现腐蚀现象,或者因为外界承载力过大,导致因压力过大而出现裂缝,再有则是桥梁施工建筑材料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而逐渐的变质出现质量问题,这些都会影响桥梁的使用性能,故此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对这方面的防控,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不能出现由于施工手段的缺陷或混凝土振捣不均而引起的外观质量欠缺。
三、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由于经济和科技都在不断的进步,因此,道路桥梁的施工技术也要随之不断进步,用新型的施工技术和新型建材来替代传统技术和传统建材,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路桥工程的质量,并同时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
(一)智能化
在以后道路桥梁建设中,对其适用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施工过程中将高科技的检测系统、通信系统和预警系统等设置在道路桥梁的内部,实现对施工过程中的全程监控,为施工人员提供便捷的测控数据,更加保障使施工的质量,这些智能化的系统可以检测施工过程中构筑物整体以及受力部位的受力情况,若有材料或施工工艺方面的不足可及时提供报警,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同时智能化的系统还可以为日后路桥使用状况提供检测,以保证道路桥梁的安全使用。
(二)結构加固技术方法更新
传统的结构加固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新建道路桥梁的结构要求,因此结构加固技术必须要不断进步,在实际施工中,可以通过改变道路桥梁的结构体系,使道路桥梁的受力部位得以改变,提升其承载力,也可应用喷射混凝土技术,通过将以一定比例配置好的混凝土喷射到预先锚固好的钢筋网上,通过混凝土的硬化使原始路桥受力部位与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层得到有效结合,由此来提升路桥的受力面积,减轻局部压强,从而提升整个构筑物的荷载能力,另外针对传统钢筋易锈蚀现象,可适当采用碳纤维来用作预应力筋掺杂在混凝土中,利用其高强度与抗腐蚀性能来对路桥外表面进行加固与保护,提升桥梁的使用寿命。
(三)节能化
在我国道路桥梁建设中,很多节能型的新材料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使用工业废弃物如聚乙烯塑料等制作而成的建材,逐渐取代传统建材;其次,用低合金钢来替代普通钢筋,提高钢筋的力学性能;再次,防水材料朝着复合材料的方向发展,以适应各种施工场合管理技术更加体现代化。
四、结语
总之,道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由于其特有的灵活性和优越性,
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道路建设又是国家最主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又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充分正视当前实际情况,做到事事谨慎,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思想与理论,减少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从而才能保证道路桥梁的质量,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 宫再福.关于道路桥梁施工中问题和对策的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8:173.
[2] 侯智佳.探讨桥梁施工技术与管理[J]. 民营科技,2013,11:131.
[3] 高亮亮.浅谈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J]. 民营科技,2014,0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