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苷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reykao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牛蒡子苷对肿瘤细胞的体外实验,探讨牛蒡子苷是否对人肝癌细胞(HepG2)具有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HepG2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牛蒡子苷,培养72h,观查HepG2细胞的增殖率;倒置显微镜及投射电子显微镜观察HepG2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FCM)检测HepG2细胞周期及凋亡率;TUNEL法检测HepG2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结果:牛蒡子苷抑制HepG2细胞生长;阻滞HepG2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将STSE与物质循环的内容相结合进行教学探索的实践及作用
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实验教学的意义深远。调查发现,本市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开展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应引起重视。解决相关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中南大学病理生理学课程于2005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之后,遵照教育部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精神,将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促进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的课程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由国家包办,教育经费基本上靠国家财政拨款,缺乏成本效益观念,缺乏成本核算制度,缺乏经营管理理念,高校间缺乏市场竞争机制,资源得不到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办学
20世纪20年代,李大钊的统战思想经历了从最初的“民众大联合”,到建立与资产阶级民主派等其他各阶级的联合,到明确阐述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及联合策略,再到坚持和维护共产党在统
地方院校的病理生理学教学面临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特点,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我们依据“厚基础、重创新”的原则,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GPR4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40)是1种G蛋白偶联受体。最近,有3个研究组几乎同时发现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s)除了进入细胞内通过代谢反应和产生脂质衍生物分子调
从代数的结构和映射的特征出发,研究了套代数上的局部φ-导子,证明了套代数上的任意范数连续的线性局部φ-导子都是φ-导子,推广了已有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