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E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培育有价值的人才。而现代社会中"高分低能"、"花拳绣腿"、思想价值观扭曲、找不到自己人生定位的大学生比比即是,这种现象多源于自小以来传统教育的古板浇灌意识。因此,现代教学应该突破传统思想桎梏,改变亘古以来根深蒂固的师生角色和授教方法格局,将主动权交还学生,尽最大可能发掘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自主能力。正如那句古话所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学生死板的教条和应试知识,不如传授他们可以受益终生的学习思维和思考方法。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构建和思维意识成长的关键时期,自主能力培养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也尤为重要。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自主能力的培养,首先要突破学生的兴趣点
  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老师尚且不爱自主行动,更何况自制力本就不高的学生们?因此,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关键就是老师对学生兴趣点的把握。真正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兴趣才能推动学生探索新知识,发展新能力。比如真实生动的情境、学生关注的舆论焦点、学生间敏感而又好奇的话题,这些都能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做足,不能只关注学校和教育界的事情,更要关心时事、走进学生内心,才能抓准学生的兴趣点。老师对这些兴趣点要进行分类、比对、思考,把握好其积极向上、有探究价值、能实现潜在教育意义的一面,并将其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身为老师,要在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努力做一个思想前卫意识时尚的老师,要用睿智的头脑深谋远虑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仅仅盯着成绩和升学率。
  二、要清晰界定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目标
  自主并不是放任和过度自由。在自主的界限内,应给学生提出一个可现实的梦想标的,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追求的目标点。自主的是探索过程和方式,目标是学生要始终坚持一致追寻的结局。就像人生需要目标一样,在学生自主能力培养中,每一步都应有小目标,只有一步步脚踏实地,才能实现以后人生的大目标。而为了更好地带领学生实现目标,老师确定的目标必须深思考究,过高会让学生够不着,过低则让人提不起兴趣,这就需要把握好上述的学生兴趣点;同时,老师应制订相应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正能量,稍有进步就要即时予以表扬,激励学生自主追求更好的表现。
  三、充分发挥老师在学生自主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学生自主能力培养中,老师的引导相当重要。而这种引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引导,一是课堂上的引导。
  1、精神引导:老师不能让学生剑走偏锋。
  培养过程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走弯路然后指导他们思考并探索正确的道路,但绝对要避免学生走上歪路。走歪路浪费的不仅是时间,更会给学生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埋下祸根。比如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某一项作业或任务,直接利用网络寻找答案,这会让学生走向一条拒绝自主和过分依赖网络的不归路。身为老师,要火眼金睛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一旦发现不良端倪,必须扼杀在摇篮中。相反,如果学生是利用网络的力量,互相研究发起探讨,大家同心协力来探索答案,这样的行为就值得鼓励。因此在学生自主能力培养中老师的精神引导作用非常重要。老师必须站在超越传统思维的高度,做学生的正确精神领袖,引导学生在对的路上和可控的空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
  2、课堂引导:老师应抓住课堂时间展开自主能力培养及教育。
  课堂是老师的主战场,也是跟学生正面交锋最多的地方。因此要充分发挥课堂上的关键40分钟,拒绝做无用功要提高效率,努力营造一种学术探索的氛围,激发学生自主的兴趣,开展自主训练指导,调控课堂积极性,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意识,让课堂变得生动活跃。密密麻麻的知识点讲解,不及简明扼要的纲要提醒,青出于"寓教于乐"而胜于"寓教于乐"。在轻松开放的氛围中,学生自主参与,不知不觉就会掌握了课堂知识,学习中的自立能力也会得到培养。课堂上,要改变传统师生角色,不是老师讲述填鸭式的知识点,而是学生主动发现探索知识点,学生做主角,老师做配角,营造班级学校一种主动求学的氛围,主人翁式的学习精神会让学生更具探知欲,也可实现学生自主创造能力的最大化开发。
  四、明确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实践点
  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不是简简单单的学习能力培养,更重要的是自身价值观、人格素质、意志力以及与他人合作能力的自主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主教育的目的,让每个学生都爱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老师应尽力肯定学生在自主能力开发中的小幻想,哪怕个别学生观点特立独行,也要平心静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给予正面积极的引导和肯定。老师要学会赞美学生勇于质疑的心,只有坚持这样的开放氛围,学生才会大胆主动,才能发挥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潜在作用,无形中塑造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正确理解、平等和谐的相处态度、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和协作团结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整体品质。
  通过培养自主能力教育出来的学生,从短期来看,会有更强的自学能力和思考意愿,能顺利适应未来的大学生活并能在大学中实现自己的求学价值;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学生会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而不是传统意义上教育出来的被动"书呆子",这类学生往往在走入社会后也会不断自主的学习和思考,更能适应社会需求,工作中他们主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也会帮助他们铸就事业的成功、实现人生价值,这才是国家教育的真正意义。
其他文献
"深层次互动"是针对目前教学活动中的"浅层次互动"提出的。一些课堂教学中的"一问一答"式浅层次互动,不仅伤害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伤害了教师对新教育理念的信心。"深层次互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思维品质、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有利于重拾教师的教育热情,坚定教师对新理念的信  心。  所谓"深层次互动",我们认为深层互动的前提是:有问题,没有问题就不需要互动,更谈不上深层互动。其次是:有方法,在
经常听到身边的班主任因为学生违纪而请家长之后的感慨:如今不仅学生难管,就连家长也不肯好好配合。家长不配合的原因大多是班主任与之沟通的方式不恰当所致。班主任请家长必须做到"四忌"和"四要",才能得到家长的通力合作。  一忌不分轻重,动辄就请。小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犯错违纪是正常的。犯错后大可不必兴师动众,把请家长当作灵丹妙药,尤其忌讳不分错误的轻重,一犯错就以请家长相要挟的做法。殊不知,学生最反感班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我们的教育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的出现,让我们的学校教育变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现在,课堂文化被人们重视起来了,它已经悄然走进我们的课堂,并且为我们的课堂吹来了一股清新的改革之风。现将我对课堂文化的理解与大家做以交流。  一、更新育人理念  面对教育中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师要坦然接受,积极适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摸准教育发展的脉搏,承担起身为一个教师的神圣使命
批评是老师对有错误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批评不是万能的,批评的水平往往直接决定批评的效果。如果批评使用不得当,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批评后的思想工作非常重要,我认为老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鼓励帮助挽回已造成的"影响",重振精神  由于学生还未成熟,缺乏自我克制与分辨是非的能力,  自尊心很强,一旦受了批评,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老师能以鼓励性的语气批评学生,能
阅读可以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走近我们;阅读,让我们记住历史和时间......让学生爱上阅读并成为伴随终生的好习惯至关重要。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力差等特点,加上缺少生活的经验,导致了他们阅读量少,阅读的积极性不高等事实。那么应如何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下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做好"点灯人",让学生向往阅读  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成
第一部分:uNGAL和uIL-18对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uNGAL)和白介素18(uIL-18)对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
我是一名中职院校的老师,从事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已经二十四年了。深深的体会到中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艰难性。是老师、是父亲、是朋友。一个称职的班主任,是把家庭-学校-学生连接起来的纽带;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最主要的环节。班主任工作辛苦复杂,要管理好一个班级,需要班主任付出艰辛的汗水和无私的爱。官职虽小,管事不少,尤其是在现实的社会中,培养一个有文化、懂技术、走正道的学生是多么的不容易
【摘 要】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教学的协调统一都依赖于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要在各项工作中,善于采取各种教育措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使班集体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培养干部 班会 集体活动 相互沟通  二十几年的教师生涯中,我一直连续担任班主任。说实在点,谈班级的管理经验,我真的是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