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最牛的风投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kaoyouyaozh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8日,哈佛大学宣布收到本校历史上最大金额的单笔捐赠——由香港晨兴基金会陈乐宗捐的3.5亿美元。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从此更名为陈曾熙(即陈乐宗的父亲)学院。
  根据《时代》的采访,这一切都源于陈家的小厨房。
  在战乱年代里,他的母亲热心公共卫生事业,把很多孩子接到家里种疫苗。
  但是针头供不应求,消毒后反复使用变得越来越钝。
  经常会扎得孩子们哇哇大哭,听得让人毛骨悚然。
  在此家庭氛围中,陈乐宗与公共卫生结下不解之缘,并于1970年代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得博士。
  他是哈佛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顾问委员会(Dean’s advisors)成员,2012年应邀在全院毕业典礼上发言,还教了一门冬季课程。
  他用这近40年的持续关注与3.5亿美金的捐赠,
  证明了一条哈佛大学300多年的秘诀——校友是一所大学最宝贵的财富。
  哪个学生是潜力股
  大学招生就像风投看项目,短时间内每人要看400~500份材料。独具慧眼的招生官就像投资人,会从考分、简历、以及补充材料里,选出最有潜力的申请者。衡量潜力的标准不是短短四年里完成学业,更不是有能力支付学费的“现金牛(cash cow)”,而是能够在未来用聪明才智、社会影响力、现金捐赠等为母校带来成百上千倍的高回报。对这样的“潜力股”,大学不惜提供丰厚的奖学金来招揽。以我在哈佛教育学院读博为例,五年学杂费全免,还通过专门的校长奖学金获得一笔生活费。而我只是每年数千名获得资助的哈佛学生之一,资助额度也小于理工科的同学与本科生。
  打开哈佛本科学生资助网站,会看到几个放大的数字:70%以上的学生都获得资助,100%的学生毕业时不需还贷,20%以上的学生没让家里出一分钱。最后这个数字间接反映了哈佛里“不拼爹”的学生所占比例,因为年收入在6万5千美元以下的家庭都不需要出一分钱。为什么大学愿意倒贴钱来提供奖学金给这些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因为如果学生在校期间体验好,靠这张文凭又能获得理想工作,日后成为校友,一定会心甘情愿地加倍反哺母校。在我眼里,哈佛、斯坦福这些大学才是历史上最成功的风投,每年从世界各国招数千名年轻人,通过提供奖学金的方式“入股”,为他们配备最强的导师,通过论文或课题去解决问题并创造价值。在日后募集的校友捐赠远远超出当年学校补贴的奖学金数倍,更别提其他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社会资源与热心支持。
  除了大学以外,波音、苹果等企业也加入到这场人才争夺战(talent war)。
  2014年秋季,波音公司在佐治亚理工学院、普渡大学等5所高校里发起一项用无人飞机进行灾后救援部署的竞赛。竞赛为期一年,学生成果将由业界专家与学者共同组成的委员会进行评审。优胜者将会获得在波音实习或工作的机会。波音发起这次竞赛的目的在于解决员工老龄化(1/4的波音员工接近退休年龄)的危机:“这个世界充满竞争,想一想50年前那些根本不存在的酷炫工作,微软、苹果、谷歌——都是我们强劲的竞争对手。”
  波音提到的这些竞争对手和没提到的对在校大学生的争夺也毫不手软。刚把Gears of Wars(战争机器)卖给微软的游戏开发商Epic Games宣布:所有选修游戏开发课程的大学生都可以免费使用它最新的3D引擎Unreal Engine 4(虚幻4)。目前这个引擎已在美国60多所大学与职业学院的计算机、艺术、建筑、虚拟及可视化等课程中,广泛使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回报,这些大学和学院会帮Epic Games编写教材,培养游戏开发人才。此外,凡是每季度收入超过3000美元的游戏,都会缴给Epic Games5%的版税。如果说波音采取的是“竞赛 奖学金”的传统方式,Epic Games用的就是“免费开放 收入提成”的新手段。
  靠的是社会资本
  苹果更是把这场人才争夺战推向了低龄化,它瞄准的不仅是大学生,还包括青少年。2012年,苹果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的参会年龄降到13岁。今年的开发者大会上,共有200人获得了价值1600美元的奖学金以免去会议注册费,一半的奖学金获得者年龄都在18岁以下。他们在参会期间逛旧金山,参观苹果总部及斯坦福校园,还参加了高强度的编程马拉松。早先我们已经听说——17岁把自己开发的移动阅读应用Summly以3000万美元卖给Yhaoo的Nick DAloisio;19岁开发ios系统越狱神器的大神Nicholas Allegra。每年从这百名拿着苹果奖学金的少年们里,又会产生多少明日的传奇?
  如果说大学与企业直接用奖学金来收买人心,那么公益机构用的就是很难以金钱来衡量的使命感与社会资源——做的事情有没有意义?加入一个怎样的群体?
  以《大学生》采访过的美丽美国(Teach for America)为例,它招募应届毕业生,把他们安置到教育水平落后的学校去担任两年教师。2012年,美丽美国共收到48000份申请,最终录取了5800人。来源主要是美国各大名校,贡献了88名毕业生的伯克利大学排在了第一。与普通的支教不同,美丽美国的影响力不仅局限在这短短两年里的课堂,更在于往届的支教老师(可被看作美丽美国的“校友”),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之后,他们始终关注教育,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来解决教育不均衡这个社会问题。它目前共有30000多名校友,其中既有影响政策的州议员、州教育厅厅长,也有进行教育创新的KIPP学校创始人,还有法律、商业、艺术、媒体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大学一毕业就加入美丽美国的这段共同经历,把这些志趣不同的人粘结起来,未来不管是升学、求职、投资、创业,还是读书、爬山、打球、聚会,他们都会在这30000多人的“校友网络”里找到同伴或向导。在这场与研究机构或营利型企业较量的人才战争中,公益机构要想胜出,靠的不是货币资本,而是社会资本。   打的是国际人才战争
  如果我们把视野拓展到整个国际社会,而不是局限在哈佛大学、苹果、美丽美国这样的个别机构,以奖学金来进行人才争夺更加具有长期的战略意义。
  让我们来看看已经有百年历史的罗德奖学金(Rhode Scholarship),它被《时代》、美联社等誉为“世界上最高荣誉也最难申请的奖学金”。1902年,根据牛津大学校友罗德的遗愿,从原英国殖民地国家里遴选出52名优秀的青年人(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美国),资助他们在牛津大学完成一年的学业。到2013年,罗德奖学金的规模扩大到83人,人数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加拿大、南非和澳大利亚。获奖者可以用一到三年的时间,攻读牛津大学提供的任何课程,包括双学位、硕士、独立研究等。历届罗德奖学金获得者里包括美国总统克林顿,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加拿大总理特纳等40多位国家领导人,还有30多位将军,70多位跨国企业CEO,10多位诺奖得主,50多位世界一流大学校长,20多位奥运冠军,100多位科学家与发明家……罗德奖学金加强了原英国殖民地国家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英国这一“老牌帝国”与美国这一“新兴领袖”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科研等方面的传承与合作。如果我们把罗德奖学金获得者的国籍分布在世界地图上做个投影,你就会看到原先英国殖民地的完整版图。而且这幅图还有动态的变化,会反映出当时的国际形势与英国的战略需要。比如,德国的青年人也可以申请罗德奖学金,但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被中止;1993~1995年东欧剧变期间,罗德奖学金向这些国家开放;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原先仅有的一个奖学金名额被取消(十年后,这个名额恢复但改由香港本土的基金会提供资助)。这就是一场活生生的不见硝烟的国际人才战争。
  清华苏世民学者项目(由清华大学和美国黑石集团主席合作设立),会不会带来下一个百年里世界格局的变化?
  从2013年开始启动,这个项目就备受关注。从资金来源看,苏世民(Schwarzman)投资一亿美元,加上其他募集到的资金共3亿美元。从社会资源看,顾问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阵容强大,前者包括布莱尔、萨科齐、基辛格等各国政要,后者包括哈佛、耶鲁等名校师资。从招生来看,2016年入学的首批苏世民学者预计为100人,此后增加到每年200人,其中20%来自中国大陆,45%来自美国,35%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从项目设计来看,是学制一年的研究生课程,以经济管理、国际关系、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为主。作为华尔街私募之王的黑石集团创始人,苏世民认为世界经济的重心在从欧洲转移到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在启动该项目的视频结尾,他充满信心地说:“中国在过去只是国外大学里一堂可有可无的选修课,在将来它将成为一堂核心的必修课程。”中国在未来的世界格局里将扮演着必不可少的关键角色,而每年培养出来的200名苏世民学者,就是黑石为赢得下一轮国际人才竞争战的提前布局?与清华的这次合作继续了黑石在房地产、酒店、能源、技术等其他领域投资的一贯风格:眼光独到,动作大,避免了互联网、游戏等“热门”行业,而是放眼与政府和大型企业建立友好关系,以获得长期回报。难怪它会被誉为“连对手都很想与之合作”的投资方。
  在如此激烈的人才战中,我们是否具备并证明了自己的潜力,让大学、企业、公益机构、国家都争先用奖学金、竞赛、实习机会、工作录用、留学深造来“收买”?如果这些机会一个都没有降临到你头上,那么赶紧行动起来,变成最抢手的那个人。学理工科的多关注波音、苹果等举行的竞赛、开发者大会、编程马拉松等;学文科、社科的多留意具有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关心在这些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政府部门、公益机构、基金会、国际组织等。
  想一想,从莱特兄弟的飞机上天到人类登上月球只用了60多年,你现在手握的一台智能手机已经拥有了比当年完成登月计划时的NASA更强大的计算能力。你打算用这么强大的工具,还有你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去加入一个怎样的群体?共同完成一件怎样的事情?给你身边的人乃至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怎样的改变?你早晚总要承担起照顾身边的人这个重任,早晚总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希望你成为“潜力股”,加入一个伟大的机构,为解决一个人类的难题贡献了自己踏实的一小步。
  责任编辑:尹颖尧
其他文献
“同学你好,发现你上个月餐饮消费较少。不知是否有经济困难?如有困难,可电话、短信或邮件我。”2013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一名女生因减肥,5月饭卡餐饮消费较少,结果收到校方一条关怀备至的短信,在网上引发热议。  这条短信来自华东师大的“生活预警系统”——通过了解学生一卡通消费情况,来寻找有经济困难的学生,从而进行一对一的“隐形”资助。同学表示赞赏:“这样的预警系统让冰冷的数据有了人性之美。”  秘密
临震预报做不到啊  Q:网上有时看到有人质疑地震学科,你怎么看?  A:地震预报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工作,科学的研究是基于大量的数据处理的,不能仅凭几张简单的图,几个数字就得出结论。地震带就那几条,有的人今天画几个圈儿,明天画几个圈儿,三四天就画个遍。然后,即使发震时间和预报时间差了十多天,震中差了几百公里,震级差了将近一级,他们也说是精确预报。这是算命,并不是预报。擅自预报地震是违法的,有些时候是会
我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不中不西、不文不武的“四不像”。我在美国住了40年,今年已经78岁了。我学的是资讯科学,但对文学很有兴趣。当我要出书的时候,出版商把我的自我介绍包装成了——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中国读书人。这个目标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糊里糊涂当上校长  1956年,我大学毕业。梅贻琦校长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成立了原子科学研究所。那个时候,还没有原子科学这一学科。学电机的、物理的、化学的都可以去
在大学里,跟我的交际圈子一道蓬勃发展的,还有朋友圈。  我和尹小姐的友谊就源自于它。  开学那天,我和爸妈拖着箱子抱着纸袋走进寝室时,看到的是一个懒洋洋地伸着长腿看美剧的女孩,那就是尹小姐。看到有人来了,她暂停了视频迅速起身,喊了叔叔阿姨好,笑容却像融到一半的雪糕一样僵硬。  就这么相敬如宾地过了两个月,当校门口的餐厅从卖小龙虾到改卖羊蝎子时,我小心翼翼地问尹小姐,要不出去吃火锅吧。热气腾腾的火锅
2012年春节期间,方舟子和韩寒之战在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写这篇文章时,此事还没有结局,我不想评论事情本身,只想结合自己的专业,从逻辑学的角度简单地谈谈方寒事件中,方寒二人在论战中所犯的一些逻辑谬误。这些也常发生在其他论战中。    人身攻击    人身攻击是通过诋毁对方的技能、才智、品格或人格,来否定对方论题。这属于直接人身攻击,也叫因人废言。例如:公共汽车上,大家正排着队伍按先后顺序有秩序地上
家里的房顶掉了漆,报了装修公司来修。上门的是一位35岁左右的师傅,穿戴干净利落,补起漆面像绣花一样仔细,补完后居然看不到一点点修补的痕迹,与之前担心的“补过一定很难看”的想法大相径庭。师傅说:“现在的工作分工很细致,像我们这个工种叫美容师,既然是美容,就不是简单地来刷个白漆能了事儿的。”我问师傅:“现在人工这么贵,你们出手一次一定价格不便宜吧?”师傅说:“现在的工人,都贵着呢,分工又细致,普通技术
专栏作者。忙时卖命,闲时卖萌,业余吐槽,专业做梦。专栏随笔零落于《南方人物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  但小利坚决说他没遇到过我,还说如果不是我在说梦话,就是让兔精给勾去了魂儿。  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人,如果没有想象力,就像一个没有双腿的人去参加赛跑。我知道这个比喻有点拙劣,可是在想象力这个项目上,我早在六岁那年就达到了人生中的巅峰。  如今已经没人能证明我这个说法,除了那只兔子。  六岁那年第一
对新疆的认识是在姥姥那儿积攒起来的。儿时的记忆里总是抹不去对渺无人烟的戈壁滩的想象,非常向往姥姥故事中的火焰山、天池和那神奇的雪莲……内心尤其敬佩那些生长在沙漠深处的胡杨,更是惊叹胡杨那“生而不死千年,死而不倒千年,倒而不朽千年”的杰出品格。长大后,听着《达坂城的姑娘》、《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更让新疆成为我梦想的地方。  听姥姥说她是当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的一员,在那个火热的年代,哪里是党和人民的
我曾带过管理培训生,发现越是拔尖的学生,越有问题,他们的问题不在IQ(智商)上,而在EQ(情商)上。    过五关斩六将闯进管理培训生之前,同学们的人生道路往往很顺,是家里的宝贝、成绩又好,但在企业,如果不能处理挫折,不会做人,是很难生存的。很多人都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的,心想:“这家伙工资比我们高两三倍,除了英语外,有什么比我们好?”要是他们一张扬,很可能就完蛋了。  曾有位研究生,大家一会儿称
考虑到自己的爱好和实际分数的限制,我决定报考齐齐哈尔大学的历史和哲学专业。但是,父母坚决反对,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历史和哲学专业就业前景不好,而且就业面窄,毕业了如果不继续深造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保送落榜已经让我对父母心存内疚,我再反驳父母只会让他们伤心。经过和父母多次商讨后,我选择了自己认为感兴趣,父母又满意的专业——新闻学。  从小我就很喜欢文学,在我看来,新闻学算是文学类专业,毕业以后,我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