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孩子打开数学之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f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开发和提高人的智力的重要学科,可常听家长讲:“孩子厌学怎么办?”“孩子做作业不专心,要我催很多遍才行。”等等。我认为,产生这些问题根源在于数学学习的兴趣问题。学生对数学不能产生兴趣,就难以进入数学之门,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呢?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语言精练,产生兴趣
  1.语言要形象生动。生动形象的数学语言可以弥补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寓教学于趣味之中,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2.语言要简练。教师的数学课堂语言要干净利落,清晰简明,抓住重点,不拖泥带水。教师要善于通过自己精炼的语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入浅出,一环扣一环,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易于掌握,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让教师授课的内容变得新颖、有趣。比如,在讲《圆的认识》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喜羊羊坐在一辆车轮是正方形的车子上颠簸,并设问:喜羊羊舒服吗?为什么?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提出:车轮应做成圆形的。接着再用动画显示:喜羊羊坐在一辆车轮是圆形但车轴不在圆心的车子上颠簸,设问:车轮已改成圆形的,为什么喜羊羊还不舒服?学生依据刚刚所学的知识很容易想到:要使汽车不上下颠簸,必须使车轴至车轮的距离处处相等,因此车轴必须装在圆心处。这样,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这样就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动手操作,促进兴趣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可以让学生通过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的图形,自己推导出面积公式。学习活动中运用了动手操作的环节,顺利地突破了这一难点,学生们在这一动手实践中既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兴趣。
  四、贴近生活,发展兴趣
  学习应是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小学数学应真正地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去,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发现、探究、认知和掌握数学知识。如,在教完“三角形稳定性”后,创设“修桌椅的活动”,教完“百分数”知识后,让学生调查实际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实际应用等。这样,学生感觉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进而养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作者单位 吉林省柳河县砬门学校)
其他文献
客观性是宪法解释的前提和基础,宪法解释的客观性不是科学意义或本体意义上的,而是交谈意义上的,因此这种客观性不可能是终极的和绝对的,而只具有相对意义.宪法解释的客观性
质量成本核算是企业开展质量成本分析、撰写质量成本报告、制定质量成本计划、实施质量成本控制以及反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绩效的基础。它是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用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中在学习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时,其中有关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磁场方向等相关问题,学生普遍感觉较难,不容易掌握。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悟出一种很好用的方法,在解决有关通电螺线管类习题时简单、好懂、准确,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上左;下右;通电螺线管;正面电流方向  在初中物理《电与磁》教学实践中,感觉到每届学生在学习右手螺旋定则时比较困难,不能灵活运用定则解题,一部分学
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计划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6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第一次卫星方案论证会.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原中科院自动化所)承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如果没有欢欣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负担。”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契机,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  学日渐普遍起来。多媒体教学虽加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下面是我对多媒体教学利弊所做
据《The Japan Time》2005年11月27日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宣布,在11月21日登陆失败之后,“隼鸟号”(Hayabusa)探测器11月26日第二次登陆“丝川”(Itokawa)小行星获得
5月22日,国防科技工业自动化测试技术研究应用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单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