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每年寒暑假我就到上海姑妈家去小住,最吸引我的是床前墙上镜框里的那张照片。因为,这是一张我的祖父褚辅成先生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我们少先队员所敬爱的国家领导人一起在飞机前的合影,这是多么的光荣啊!
后来,我从父辈们那里知道祖父是一位了不起的好人(小孩子只以好人坏人来区别人),他是上海法学院院长,也是我们中国八个民主党派之一的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二伯父褚凤仪是上海财经学院副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法学院更名为上海财经学院),也是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会委员。慢慢长大后,我逐渐知道九三学社是由大学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民主党派。年少的我心里便下定决心好好学习,长大也要成为九三学社的一员。
然而,1966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当时我正好在嘉兴一中读高二,和所有老三届学生一样,我们被迫中断学习,成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下乡知青。我的大学梦被打碎了。
1975年9月,当时,知识青年顶职返城工作的政策已经下来,我父亲刚好是那年1月退休的,于是我得以顶职进嘉兴民丰造纸厂当了一名工人。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随后,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中央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这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正了名。
为解决“文革”造成的技术人才短缺问题,民丰造纸厂在1977年年底决定利用其在我国造纸工业中的技术实力,开办民丰职工大学。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工大机械班学习,后转为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第一届毕业生,并成为民丰设计室的一名机械工程师。
大约在1984年前后,我们设计室从湖州调来了一位建筑设计师,名叫殷国信。他是民丰厂当时唯一的九三学社社员。在殷工的努力下,民丰厂参加九三学社的人逐渐增加,1985年左右,成立了九三学社民丰支社。听说殷工是九三社员,我倍感亲切,但当我讲起祖父褚辅成先生是九三学社创始人时,他以为我是在开玩笑。但他还是很认真的,当天中午回家吃饭时就把九三学社社章拿来给我看,证明社章中没有把褚辅成列入创始人名单中。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和家乡人民开始意识到我们需要做点什么了。
祖父褚辅成先生是一位爱国先贤。他所处的年代,正是我国从封建社会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浴血奋战的年代。翻开我国近代史,不难发现,在很多历史重要关头,他都积极奔走其中,甚至被一些历史学者称之为“政治明星”。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褚辅成担任浙江省代省长,由于和共产党代表宣中华合作较好,以致被蒋介石怀疑为共产党人。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宣中华被杀害,褚辅成也被关押在南京,险被杀害。自此他离开浙江政坛,开始了长达21年的上海法学院院长生涯,以期培养法学人才,实现“依法治国”的愿望。国民参政会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祖父任驻会参政员。抗战后期,他以上海法学院院长身份参与了重庆爱国知识分子组成的爱国团体(现九三学社前身)活动,是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成立时主席团成员之一。
我于1990年参加九三学社,亲眼见证了九三学社嘉兴历届市委会顶着压力,为弘扬褚辅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作的艰辛努力。祖父墓前曾有块石碑,刻有祖父亲撰的墓志铭,表达了他自1936年离开家乡,为把日寇赶出中国,敢于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革命精神。墓在“文革”时期被毁,墓碑被砌筑在南湖乡(现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庄兆宇水渠边,日复一日经受渠水冲刷,一些字迹已经模糊。看到这样的情景,时任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秘书长的张和珍女士深感痛心,她请人将这块墓碑从水渠中挖出,放置在自家的自行车库里保护起来。
万事开头难,经过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多年艰难不懈的努力,1995年12月22日,褚辅成先生的衣冠冢终于在嘉兴公墓落成。那块饱经风雨坑坑洼洼的墓碑静静伫立在墓旁,它是历史最真实的见证者!时任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主委的丁慰慈先生在落成仪式上多次哽咽、难以续语的情景,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挥之不去。
在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的提议下,2003年经过中共嘉兴市委、市政府批准,将褚辅成先生1904年创办的西南湖小学(原名南湖学堂)和南杨路小学合并后的南杨路小学更名为辅成小学。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更是千方百计筹资,为孩子们设立“辅成奖学金”(这是嘉兴市学校中的首创),至今已连续十一年,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多年来,嘉兴各界有识之士一直在为建褚辅成纪念馆奔走呼吁。2002年,褚辅成史料陈列室开始筹建。在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赵伟之的帮助下,当时视力已近失明而封笔的启功老先生,竟特例给“褚辅成先生史料陈列室”题写了室名。2006年5月,褚辅成史料陈列室终于对外开放,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全国乃至韩国的参观者,发挥了历史正能量,也为进一步促进中韩友谊发挥了作用。 2010年褚辅成史料陈列室被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命名为“浙江省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实践教育基地”, 2014年7月被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命名为“浙江省统战系统廉政文化教育基地”,2015年6月被九三学社中央命名为“九三学社全国传统教育基地”。
2006年开始,九三学社中央决定实施社史工程,王天松同志承担了褚辅成先生的年谱和传记编写工作。
2011年,王天松先生撰写的《褚辅成文存》和《褚辅成文摭补》出版。2012年《褚辅成年谱长编》出版。时任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作序写道:“今天的人们,知道褚慧老的人恐怕是很少的。但若倒回上个世纪前半叶,则‘褚辅成’三个字可谓大大的有名。 刘冬生(时任嘉兴市政协主席、现任嘉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在《褚辅成文存》序中,曾经把褚辅成的历史地位概括为:民主革命的先驱者,民主宪政的先行者,禁烟禁毒的不屈斗士,联省自治运动的推动者,关心民众疾苦的慈善家,造诣颇深的经济学家,谋国忠公的爱国者,九三学社的主要创始人。我认为是较贴切的。对于九三学社而言,褚辅成是1945年1月筹备创社时的召集人之一(另两位是许德珩、张西曼),5月正式创社时三位主席团成员之一(另两位是许德珩、税西恒)和五位常务理事之一(其余四位分别为许德珩、税西恒、张雪岩和潘菽),可见他在九三学社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由于褚辅成在新中国成立前即已去世,更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对于这样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仅对其生平少有宣传介绍,有关研究亦十分缺乏,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在改革开放已经40多年的今天,如还不能尽快将这位已离世70余年的前輩事迹发掘出来,公诸于世,‘发潜德之幽光’,作为后人,我们是无法向历史交代的。”
2013年5月27日是祖父诞辰140周年,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精心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褚辅成先生学术研讨会。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参加会议并对褚辅成先生作出了高度评价。
随着对褚辅成史料的不断挖掘,资料越来越丰富。2017年,在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的提议下,经中共嘉兴市委市政府批准,扩大褚辅成史料陈列室展陈面积,并由嘉兴市政协、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和嘉兴市文化旅游局联合,对褚辅成史料重新收集整理加以充实。经各方协调并不断征询褚辅成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前后九易方案,终于在2018年5月,陈列室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对外开放。这次重新布馆工作,在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的努力和关心下,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在百忙中为陈列室题词:“辛亥元老,民主先驱,矢志报国,终身不渝”,充分肯定了褚辅成先生的功绩。
2019年,《褚辅成生平史料陈列》画册问世,把褚辅成史料陈列室变成了一个流动的陈列室,这将更有利于扩大褚辅成先生的社会影响。
现在,我们可以告慰祖父的是,您所参与创建的九三学社,在75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在中共中央统一战线理论指导下,正在您终身追求的依法治国和民主强国的事业中发挥着她的参政党作用。
(作者为褚辅成孙女、九三学社社员,民丰集团退休职工)
责任编辑:尚国敏
后来,我从父辈们那里知道祖父是一位了不起的好人(小孩子只以好人坏人来区别人),他是上海法学院院长,也是我们中国八个民主党派之一的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二伯父褚凤仪是上海财经学院副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法学院更名为上海财经学院),也是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会委员。慢慢长大后,我逐渐知道九三学社是由大学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民主党派。年少的我心里便下定决心好好学习,长大也要成为九三学社的一员。
然而,1966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当时我正好在嘉兴一中读高二,和所有老三届学生一样,我们被迫中断学习,成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下乡知青。我的大学梦被打碎了。
1975年9月,当时,知识青年顶职返城工作的政策已经下来,我父亲刚好是那年1月退休的,于是我得以顶职进嘉兴民丰造纸厂当了一名工人。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随后,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中央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这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正了名。
为解决“文革”造成的技术人才短缺问题,民丰造纸厂在1977年年底决定利用其在我国造纸工业中的技术实力,开办民丰职工大学。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工大机械班学习,后转为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第一届毕业生,并成为民丰设计室的一名机械工程师。
大约在1984年前后,我们设计室从湖州调来了一位建筑设计师,名叫殷国信。他是民丰厂当时唯一的九三学社社员。在殷工的努力下,民丰厂参加九三学社的人逐渐增加,1985年左右,成立了九三学社民丰支社。听说殷工是九三社员,我倍感亲切,但当我讲起祖父褚辅成先生是九三学社创始人时,他以为我是在开玩笑。但他还是很认真的,当天中午回家吃饭时就把九三学社社章拿来给我看,证明社章中没有把褚辅成列入创始人名单中。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和家乡人民开始意识到我们需要做点什么了。
祖父褚辅成先生是一位爱国先贤。他所处的年代,正是我国从封建社会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浴血奋战的年代。翻开我国近代史,不难发现,在很多历史重要关头,他都积极奔走其中,甚至被一些历史学者称之为“政治明星”。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褚辅成担任浙江省代省长,由于和共产党代表宣中华合作较好,以致被蒋介石怀疑为共产党人。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宣中华被杀害,褚辅成也被关押在南京,险被杀害。自此他离开浙江政坛,开始了长达21年的上海法学院院长生涯,以期培养法学人才,实现“依法治国”的愿望。国民参政会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祖父任驻会参政员。抗战后期,他以上海法学院院长身份参与了重庆爱国知识分子组成的爱国团体(现九三学社前身)活动,是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成立时主席团成员之一。
我于1990年参加九三学社,亲眼见证了九三学社嘉兴历届市委会顶着压力,为弘扬褚辅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作的艰辛努力。祖父墓前曾有块石碑,刻有祖父亲撰的墓志铭,表达了他自1936年离开家乡,为把日寇赶出中国,敢于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革命精神。墓在“文革”时期被毁,墓碑被砌筑在南湖乡(现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庄兆宇水渠边,日复一日经受渠水冲刷,一些字迹已经模糊。看到这样的情景,时任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秘书长的张和珍女士深感痛心,她请人将这块墓碑从水渠中挖出,放置在自家的自行车库里保护起来。
万事开头难,经过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多年艰难不懈的努力,1995年12月22日,褚辅成先生的衣冠冢终于在嘉兴公墓落成。那块饱经风雨坑坑洼洼的墓碑静静伫立在墓旁,它是历史最真实的见证者!时任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主委的丁慰慈先生在落成仪式上多次哽咽、难以续语的情景,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挥之不去。
在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的提议下,2003年经过中共嘉兴市委、市政府批准,将褚辅成先生1904年创办的西南湖小学(原名南湖学堂)和南杨路小学合并后的南杨路小学更名为辅成小学。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更是千方百计筹资,为孩子们设立“辅成奖学金”(这是嘉兴市学校中的首创),至今已连续十一年,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多年来,嘉兴各界有识之士一直在为建褚辅成纪念馆奔走呼吁。2002年,褚辅成史料陈列室开始筹建。在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赵伟之的帮助下,当时视力已近失明而封笔的启功老先生,竟特例给“褚辅成先生史料陈列室”题写了室名。2006年5月,褚辅成史料陈列室终于对外开放,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全国乃至韩国的参观者,发挥了历史正能量,也为进一步促进中韩友谊发挥了作用。 2010年褚辅成史料陈列室被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命名为“浙江省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实践教育基地”, 2014年7月被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命名为“浙江省统战系统廉政文化教育基地”,2015年6月被九三学社中央命名为“九三学社全国传统教育基地”。
2006年开始,九三学社中央决定实施社史工程,王天松同志承担了褚辅成先生的年谱和传记编写工作。
2011年,王天松先生撰写的《褚辅成文存》和《褚辅成文摭补》出版。2012年《褚辅成年谱长编》出版。时任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作序写道:“今天的人们,知道褚慧老的人恐怕是很少的。但若倒回上个世纪前半叶,则‘褚辅成’三个字可谓大大的有名。 刘冬生(时任嘉兴市政协主席、现任嘉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在《褚辅成文存》序中,曾经把褚辅成的历史地位概括为:民主革命的先驱者,民主宪政的先行者,禁烟禁毒的不屈斗士,联省自治运动的推动者,关心民众疾苦的慈善家,造诣颇深的经济学家,谋国忠公的爱国者,九三学社的主要创始人。我认为是较贴切的。对于九三学社而言,褚辅成是1945年1月筹备创社时的召集人之一(另两位是许德珩、张西曼),5月正式创社时三位主席团成员之一(另两位是许德珩、税西恒)和五位常务理事之一(其余四位分别为许德珩、税西恒、张雪岩和潘菽),可见他在九三学社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由于褚辅成在新中国成立前即已去世,更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对于这样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仅对其生平少有宣传介绍,有关研究亦十分缺乏,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在改革开放已经40多年的今天,如还不能尽快将这位已离世70余年的前輩事迹发掘出来,公诸于世,‘发潜德之幽光’,作为后人,我们是无法向历史交代的。”
2013年5月27日是祖父诞辰140周年,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精心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褚辅成先生学术研讨会。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参加会议并对褚辅成先生作出了高度评价。
随着对褚辅成史料的不断挖掘,资料越来越丰富。2017年,在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的提议下,经中共嘉兴市委市政府批准,扩大褚辅成史料陈列室展陈面积,并由嘉兴市政协、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和嘉兴市文化旅游局联合,对褚辅成史料重新收集整理加以充实。经各方协调并不断征询褚辅成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前后九易方案,终于在2018年5月,陈列室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对外开放。这次重新布馆工作,在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的努力和关心下,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在百忙中为陈列室题词:“辛亥元老,民主先驱,矢志报国,终身不渝”,充分肯定了褚辅成先生的功绩。
2019年,《褚辅成生平史料陈列》画册问世,把褚辅成史料陈列室变成了一个流动的陈列室,这将更有利于扩大褚辅成先生的社会影响。
现在,我们可以告慰祖父的是,您所参与创建的九三学社,在75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在中共中央统一战线理论指导下,正在您终身追求的依法治国和民主强国的事业中发挥着她的参政党作用。
(作者为褚辅成孙女、九三学社社员,民丰集团退休职工)
责任编辑:尚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