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声音”:生命课堂的价值追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16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关系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本文从教师“从台前走向幕后”和“从旁观走向参与”这两个角度感悟教师角色的变化带来的“一群声音”的生机与活动,感受生命课堂中学生的成长。
  “一群声音”是指课堂中学生们的声音。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学生的声音,然而近几年来,传统的数学课堂却被“一个声音”(教师的讲授)占据主导位置,以“标准答案”为信仰不动摇,忽视了“一群声音”的力量。课堂原本属于学生,课堂是老师和学生沟通交流的场所,情感交流的圣地。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应摒弃传统观念,选择相信并尊重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知识的增长。
  1.教师授课从“台前”走向“幕后”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讲台是教师的“主阵地”,如今讲台不只是老师的“阵地”,学生也可以走向讲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看似形式上的改变,实际是学生从被动的听众到主动表达自己观点的转换,这样的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更生动有趣。
  学完《分数基本性质》后有这样一道习题:3/4 的分子加上1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多少?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会启发学生思考:分子3加上15,增加了5倍,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4也应该增加5倍,所以答案是20。一道习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不到一分钟就讲完了。为了听到“一群声音”,教师在练习时没有急于讲解,而是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题目出示后几分钟,学生就纷纷举手抢答。
  回答1:3/4的分子3加上15,增加了5倍,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4也应该增加5倍 ,所以答案是20。
  回答2:3/4的分子3 15=18,3到18扩大了6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4也应该扩大6倍是24,24-4=20,所以答案是20。
  回答3:用15÷3/4也得到20。因为15除以3得到分子增加的倍数,再乘分母4就得到分母应增加的数了,15÷3×4=15÷3/4,所以这个方法也可行。
  这就是来自“一群声音”的解答方式,我们课堂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教师给予学生答案。在数学课堂中,学生是老师教学的对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积极主动去体验和思索,大胆发表想法和见解,给他们营造创新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学生创新的火花才会被点燃,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2.教师授课从“旁观”走向“参与”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现如今课堂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讨论,思维不断碰撞,这期间,授课老师容易被游离于小组之外。
  在学完《解决问题的策略》后,笔者出示一道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甲队有30 人,调出1/5 到乙队后,这时甲乙两队的人数相等。求原来甲乙两队的人数比。通过小组讨论后,第一小组讨论结果:甲队调出的人数30×1/5= 6(人),乙队现在有的人数30-6 =24(人),乙队原来有的人数24-6 =18(人),所以原来甲乙两队的人数比是30﹕18=5﹕3。第二小组讨论结果:“甲队有30 人”这个条件可以不用;根据甲队调出 1/5到乙队,就是把甲队的人数看作单位“1”,把甲队的人数等分成5份,给乙队这样的1份,这时甲乙两队的人数相等,说明乙队现在有这样的4份。因为这4份中有1份是甲队给的,乙队原来应该有这样的3份,所以原来甲乙两队的人数比是5∶3。第三小组讨论结果:原来甲乙两队的人数比就是:分母∶(分母-分子×2)=5∶(5-1×2)=5∶3。因为根据“甲队调出1/5到乙队”, 那么甲队就有5份(分母);再根据“这时甲乙两队的人数相等”,说明甲队就应该比乙队多所给份数的2倍(1×2,分子×2)才行,那么乙队就应该有(5-1×2,分母-分子×2)份;所以原来甲乙两队的人数比就是:分母∶(分母-分子×2)=5∶(5-1×2)=5∶3。
  每个小组是一个群体,小组汇报交流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思维对话,授课老师应用心去体会,用情去指导,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形成互动、平等交流,这样老师就可以从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变为群体讨论的参与者。
  3.结论
  在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倾听,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就能听到“一群声音”,这样可以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也能让学生在老师的认可中充满自信和学习热情。这样老师表达的意义远远超过仅仅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从更深层次上讲,它给了学生们属于自己的人格尊严,点燃了他们思维的火炬,铸就他们有价值与信念的追求。仔细倾听学生们的每一次表达,他们同样感觉到来自教师的理解、宽容、尊重和关爱,使学生们从教师身上学会仔细倾听的态度,并让这份耐心的倾听态度无声地传递下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使学生们受到良好的熏陶。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带着微笑和赏识的目光面对他们,耐心听他们表达,这无疑是给予正在表达问题的同学莫大信任和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人欣赏,特别是被老师欣赏,是一种幸福,这样也能使教学课堂上的“一个声音”变为真正意义的“一群声音”,这才是我们所追寻的生命课堂。
  【作者单位:淮安市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一般老师习作教学的流程是:出题(出示习作内容)——讲解(习作指导)——学生习作——作后讲评——学生修改习作。一般学生的作文课是这么上的:听老师指导——思考、交流、讨论——习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速记”。可以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表现的地方。可见,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任何音乐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只有通过参与音乐活动,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连接,才能准确地表达和创造音乐,进而达到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目的。因此,音乐教学需要教师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心理需求出发,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在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过程中真情体验,大胆创新
防守能力是小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篮球课堂中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防守能力展开论述,提出了几种提升篮球防守能力的具体方法:提高防守意识;提高防守技术;提高防守战术。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篮球防守能力。  篮球比赛不仅要有进攻,更要有防守,只有有效地做到攻防结合方能最终获得比赛的胜利。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小学教师仅仅只注重于篮球进攻技术的教学,
听力作为外部语言转换为内部语言的一种主要输入方式之一,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增强听力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本文从直接和间接听力教学两个角度,提出目前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图式理论对于听力教学的启示,探讨和优化小学英语课堂听力教学的实践。  在我国“英语作为外语”的环境中,听英语是拓展语言输入的有效途径,可大量吸收新的语言材料,加深对所学
课题1:儿童英汉双语学习的认知过程研究,吉林省教育厅 十二五 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277号  课题2:小学科学双语教学建模研究,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编号12511B55  为了适应经济国际化进程,我国急需中西文化兼容的中英双语人才。在此背景下,我国小学双语教学方兴未艾。教学模式是联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具有可操作性和有序性等特点。成功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双语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也越来越多地被我们体育老师所采用,但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所采用的合作学习往往是比较表层的合作:简单分组后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虽然在教学中这样的合作学习已经帮助了我们的教学,但针对每个教材是否都适合,怎样的合作学习才能根据体育学科教学的特性更大潜能地发挥学生之间的这种合作作用,在教学的指导上我们的老师又应该怎样来处理和指导,这些都是让我们想要去深入地
蒙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大致相当。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蒙语口语交际训练,积极构建蒙语文体验教学。  无论在蒙语课堂中还是在课堂之外,我采用体验教学方式,就是在教学中把音乐、简单的动作、游戏、比赛等融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
随着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四基”后,数学活动经验逐渐成了老师们探讨研究的主题,尤其是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成了老师们研究的热点。经过研究,让学生经历有明确数学目标的数学活动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逐渐成了老师们的共识。但对于如何在数学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老师们的描述就相对模糊了。因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既有外显的行为操作活动,如“画一画”、“摸一摸”等,也有内隐的思维活动,如“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