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小说中的苏北书写及其影响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_thre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飞宇的小说《玉米》、《平原》、《地球上的王家庄》,通过对泰州兴化农村的描写,给读者呈现了一幅极具苏北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图。事实上,众多的江苏作家中,毕飞宇小说中的地域特色往往容易被忽略。不足为奇,相较于苏南(江苏南部)的富庶、景观的秀丽,苏北则显得相对逊色。苏童、叶兆言、格非等作家对江南的独特呈现,也让更多的文学接受者们忽略了作为江苏重要组成部分——苏北的存在。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毕飞宇小说中有关苏北地理 Bi Feiyu’s novels “Corn”, “Plain” and “Wangjiazhuang on Earth”,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Xinghua rural area in Taizhou, give the readers a landscape picture with grea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North Jiangsu. In fact, among the many Jiangsu writers,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in Bi Feiyu’s novels are often easily overlooked. Not surprisingly, compared with the rich southern Jiangsu (southern Jiangsu), the beauty of the landscape, northern Jiangsu appears to be relatively less. Su Tong, Ye Zhaoyan, Ge Fei and other writers presented unique Jiangnan, but also allow more literary recipients who ignored the existence of Jiangsu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Jiangs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geography, Bi Feiyu’s novels about Northern Jiangsu geography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妊娠并子宫肌瘤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站80例妊娠并子宫肌瘤病例,根据入站次序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心理护理),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抑郁与
目的:探讨和分析精神科开放病区的管理对于患者治疗以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在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于2010年12月20日访问中国之后,社交网络再次被资本添了几把“大火”。以KPCB为例,就在马克扎克伯格中国行的第五天时,对外宣布对Twitter进行了新一轮金额为2亿美元的投资。此外,KPCB在2011年初再次以520亿美元估值从Facebook公司员工和早期投资者手中购买了价值3800万美元的Facebook股票,而在此之前,高盛以及俄罗斯投资公司DST
老年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应特别做好护理与防范工作,通过全方面的护理,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通过高建群其人与作品,发现高建群本人即有杜梨树之意象。陕北的革命叙述逻辑主要体现在苍凉贫穷、黄土精神、革命叙事三个方面。文章对《最后一个匈奴》中的主要人物黑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