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基础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分析和实践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ujia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向前,高中各科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物理一直是高中理科类学生较为主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高中教学任务当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在结合当今社会网络信息化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将网络课堂的教学特点进行了全面论述。在网络环境基础下,对高中物理教师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方式进行分析和阐述,为相关教师的实践与探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以人为本是新课标课改后教学实施设计当中的核心价值理念,让学生能够在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当中更加深入的融入到课堂之中,是全新教学模式核心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高中物理科目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实验学科,将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应用到教学课堂之上,能够对相关教师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有关网络环境基础之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分析和实践,越来越成为教学设计中的重点。
  1 网络环境对高中物理教学产生的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教育评价都以课堂为核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状态,教学效果并不乐观。但全球一体化趋势下,信息、网络技术日益渗透,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根本颠覆。加上学生存在个性化差别,对知识需求也有所不同。运用网络,能够让教师更好地交流心得和授课技巧,且且能够将枯燥、单一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地呈现出来,促进物理教学发展。当前,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能够将物理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让物理教学过程与方法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实现物理教学三维目标。
  2 网络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实践措施
  2.1 强化预备性,增强师生互动。
  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会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但教师无法了解和掌握学生预习效果。物理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客服这一问题。如在《电流的磁场》中,开展教学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视頻观看任务,让学生观看奥斯特实验视频,强调让学生观察指南针放到直导线附近时,磁针偏转现象。并让学生回答问题,如“视频说明了什么物理现象”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答案写到word文本上,发送给教师,教师通过此来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掌握学生的薄弱点。一般来说,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喜欢抽象、晦涩难懂的物理文字,喜欢生动、直观的内容。学生观看媒体视频回答问题,并发送给教师,教师获得即时反馈。教师根据此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更为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或者在牛顿第一定律学习中,教师可以将牛顿的生平事迹、影片等以多媒体形式展示,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收集相关资料,延伸对定理内涵的学习,从而增强高中物理教学效果。
  2.2 突破时空限制,实施远程教育。
  在网络技术支持下,高中物理教学要突破时空限制,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相比较传统教学来看,远程教育更具灵活性、且具有实时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随时与教师沟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物理知识学习兴趣。如对牛顿第三定律知识要点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周末为学生复习,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构建全班同学共同使用的网络平台。学生通过平台与教师平等交流,能够减少面对面沟通的顾虑,学生会提出自己存在疑惑,教师进行针对性解答,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还能够将物理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形成课内外联动效应,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
  2.3 创建轻松氛围,激发学生热情。
  高中物理知识理解难度较大,如果单纯依靠教师讲授,学生对于物理现象和概念的认识不够深入,过分强调知识点,简单重复知识点,需要学生予以机械记忆。该模式过于死板,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氛围下参与物理现象探究中,逐步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如在重力知识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收集资料,并将其制作成课件,如牛顿通过苹果掉落现象阐释重力起源,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展示。在课件的支持下,能够丰富学生对知识的形象记忆,且能够深化对重力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搜索到与重力相关的益智题,以游戏等趣味性形式吸引学生参与,提高教学有效性。
  2.4 重现物理实验,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物理教学中涉及大量实验,其中一些实验难以在课堂上实现。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强大的投影功能,提高实验演示可见度,强化实验教学效果。或者利用动画技术模拟实验物理现象,如分子运动、电荷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等,以此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学生观看模拟实验过程,感受和体会物理实验细节变化过程,参与到物理知识发展脉络当中,通过对实验现象发生全过程的分析,从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此外,还可以在仿真实验的指导下,强化实验条件控制与注意事项,指导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成功率,增强学生自信心。
  3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网络环境下,传统高中物理教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技术具备的优势显而易见。故物理教师要认识到网络技术的先进性,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积极开展教育活动,为学生构建轻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构建网络沟通平台,增强师生之间交流,实现远程教育。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注意学生学习状态,及时调整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使得网络环境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能够发挥到最佳效果,不断教学质量,实现物理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翔东,郭相成.学案导学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64.
  [2]陈云彩.自主互动学习型模式探究——以高中物理“动能、动能定理”教学实践为例[J].亚太教育,2015(07):67.
  [3]卢琳.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高效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才智,2013(21):113.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二中学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021008
其他文献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是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建于1958年,现为一校三区办学。近年来,学校逐渐确立了“博雅教育”的办学理念,明确将“博雅精神、儿童世界”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树立了“博雅精神、英才少年”的育人目标,努力以文化建设为路径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与全面发展。  一、在理性反思中启动学校文化建设  2012年,学校在管理、课程、课堂与教师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在重新审视学校中习以为常的各种现象
目的 观察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CBD)血清淀粉酶同工酶谱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 2 1例存在胰胆管连接异常 (PBM)的CBD患儿术前血清 ,取其中 13例术后血清、14例胆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