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课改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情境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13050621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境教学法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重视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它不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课堂“活”起来,而且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方式,让师生之间相互启发,达到融为一体、和谐共振的境界。
  【关键词】思想品德;情境教学;新课改
  情境教学就是通过选用典型材料,创设特定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这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新时代的思想品德课老师,要学会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一、运用情感体验以营造良好的情境
  新课改强调:在教学中创造有利条件,提升学生们的道德水准,丰富其情感体验、感悟以及理解社会的道德价值观,进一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与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教学《不以规矩 难成方圆》时,要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让学生们能够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这就要求学生们掌握相关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常识,能够学会更好地调节个人心理并能理解他人的心理,从而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进行思考,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角色互换。不妨设计这样的情境:老张是一名企业员工,每一天都能准时上下班,每月能领取不多的定额工资,但是看着别人都在买车、买房,他就希望能够天上掉馅饼。果然这一天来到了,老张在下班路上看到地上有一只皮箱,里面是满满一箱的钞票。这时假如你是老张,你会怎么办?有学生回答说可以据为己有,反正又没人看到;有学生认为反正没人发现,还是存到银行里;还有学生觉得应当交一半给警察,还有一半留给自己。我在综合了学生们的观点后进行总结,让他们懂得,捡到钱就应当全额上交,否则就是有违道德的。从而明白社会应该有“不以规矩 难成方圆”的道理。
  二、在创设活动情境中培养良好习惯
  思想品德教学,明理是基础,导行是关键。所以,我们在要求学生明确道德要求、提高道德认识、增强道德信念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学生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懂得怎样按道德规范去做,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运用情境导行,就能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初中生年龄还小,对直观的事物感兴趣,对感兴趣的东西才关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在道德行为中加入学生的形象,促使他们把行为与道德规范相对照,努力的去实践道德规范。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学习《成长不烦恼》时,就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文明交往方面的視频,同时播放《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然后让学生自己表演小品《买书》,虽然只是一件平凡小事,却让学生懂得文明交往就是要懂得尊重人、会礼貌待人,掌握一定的交往艺术,以及与人沟通的技巧,进而提高交往能力。通过这样创设活动情境,运用情境导行,让学生知情明理,进一步激发道德情感,从而养成良好品德行为。
  三、在创设的故事情境中提高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教学需要通过生动具体的事例来体现道德要求,通过道德认识来教育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不妨运用生动的故事来渲染这个情境,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以情激情、以情动人的教育目的。例如:在教学“责任与角色同在”时,就讲述故事:年轻的护士第一次担任责任护士工作,一次为有名的外科专家做助手。在一个复杂的外科手术中,大家都很辛苦的干了一天。这位责任护士始终没有离开手术台一步。就在准备对伤口进行最后缝合时,这位女护士突然严肃地对专家说:“大夫,今天用了12块纱布,可您只取出了11块,还有一块没去处呢”“不可能吧,应该取出来了。”专家断言到。“现在大家都累了,立刻开始缝合伤口”“不,不行!我清清楚楚的记得,手术中共用了12块纱布。”“准备缝合吧!”这时女护士毫不示弱,几乎大声喊叫起来:“您是医生,应该认真的检查。”这时,这位专家冷漠的脸上才泛起一阵欣慰的笑容,举起第12块纱布,向在场所有的人宣布:今天起她已经是我合格的助手了!故事中护士强烈的责任心令同学们深受感动。生动的故事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观,比任何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
  四、在巧妙的设问中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能动参与者。教师要做到精心设问,巧于提问,尽量使其入境。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学实践证明了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情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认识问题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发展是硬道理”一课时,学生回答之所以“发展”是因为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这显然无法全面解释发展生产力的原因。这时教师作出这样的评价:你回答的不错。从我国的国情角度来看,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这是我们要坚持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原因。从其它角度看,还有哪些原因呢?这样的设问使学生关注更有用、更全面的回答,更有可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迁移,从而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实现问题的价值。巧妙的设问,对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能力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无限的生机与可能。
  【参考文献】
  [1]巩子坤.论情境认知理论视野下的课堂情境[J].课程·教材·教法,2005,(08)
  [2]梁耀胜.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情境教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3)
  [3]门秀萍 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大庙中学)
其他文献
为了应对武乡县特殊的土壤气候条件,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果园抗旱措施,包括果园秸秆覆盖、穴贮肥水加覆膜、节水灌溉、栽培管理、促进保水与降低蒸腾、严防病虫等。
1972-73赛季:尼克斯对手场均平均胜场:60NO.1那年的NBA东西区都各有四支球队进入季后赛,尼克斯首轮击败52胜的子弹后,就在东部决赛遇到凯尔特人——绿衫军显赫的队史上,常规赛
【摘 要】词汇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老师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没有一个好的词汇量,便学不好英语。但是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存在一个记忆单词的困难的问题,或现在记住了单词,但是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老师应该采取什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关键词】初三英语;单词教学;策略分析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不善于或不愿意记忆单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好的课堂导入就是教师采用简洁的语言或辅助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会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本文就如何开展中职英语课导入进行讨论。
农户可持续生计框架是脆弱性评价及可持续性科学领域重要的分析工具,首先对农户可持续生计框架和脆弱性评价进行概念阐述,通过分析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在脆弱性评价的作用,发现农
【摘 要】自主学习知识、能动探究问题、积极创新思维是新课标下学生所应具备的三大学习能力。初中生作为具有特殊心理发展特点的客观存在体,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进行行之有效的深入引导。本文作者根据新课标要求及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所运用的教学理念、所设计的教
【摘 要】加强教材文本的解读,深刻领会教材的本质内涵是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本文从分析日常教学中存在的教材文本解读缺失与不当现象入手,分析原因,提出了深入解读教材文本的具体策略,即析透题目,解读文本的核心;熟读内容,解读文本的框架;联系生活,解读文本的深度;划清边界,解读文本的外延,并结合教学实践加以分析,论证深入解读教材文本是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的前提与基础。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材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加之水质污染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在目前农业生产条件下,依靠现有技术已经很难继续提高农业单产和农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