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社团的高校使命教育研究

来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61005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使命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与高校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高校使命教育融入学生社团活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走出虚拟的网络空间、回归丰富的现实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基于学生社团开展高校使命教育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即明确扶持理论性社团的鲜明导向、巧用“三法”做好融合大文章、把准学生社团发展方向、激发社团发展内生动力。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家风问题发表了系列高屋建瓴、视野宏阔、思想深邃的重要论述,特别强调了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红色家风.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百年构建的红色家
集成电路是“现代工业的粮食”,江苏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重镇,产量约占全国的1/3。当前,制约江苏集成电路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在于产业链要素、组织、能力、治理等方面协同性不足。这就需要聚焦协同,着力完善要素支撑,优化分工布局,强化技术联系,加快国产替代,推动集成电路与各产业深度融合。  一、江苏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度不足的主要表现  生产要素不协同,主要体现在资金部分错配和人才结构不合理。
为了确保全球经济的复苏,促进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畅通,破除不必要的疫情防控制度壁垒,需要加快健康码跨国互通互认的国际协调,从而促进人员与物资的有序、安全流动。[1] 2020年11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正式提出建立基于核酸检测结果,以国际通行二维码为形式的“健康码国际互认机制”,并希望各国参与。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与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紧密契合,为抗击新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可以从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丰富大学英语教材的人文内涵、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健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管理体系等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场域,已逐步由“样板房”演化为“新常态”。文章以全国八所高校为样本高校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极少数教师育人意识有待提升、思政课育人价值有待充分挖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有待提高、课程思政建设配套支撑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高校要在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体制机制、提升教师育人意识与能力、灵活供给配置课程思政要素、加大配套投入支持保障等方面着力,以解决存在的系列问题,推进课程思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