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最近发展区”在化学平衡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x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师教学时将“最近发展区理论”渗透在化学平衡的教学中,使学生能理解抽象的、超现实的和化学平衡相关的知识,形成学生对于化学平衡具体化的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维果斯基 最近发展区 化学平衡状态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化学平衡的移动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学习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习与发展是一种社会和合作活动,它们是永远不能被“教”给某个人的。它适用于学生在他们自己的头脑中构筑自己的理解。
  以素质教育为背景的我国当前教学改革倡导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发展式教学观。这一观点认为:教学的本质是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所倡导的教学观恰好与之吻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指导、激励、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应采取相应的手段,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教学方法、手段,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和新技巧。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在“最近发展”区域。因此,教学方法、手段应考虑“最近发展区”,即要准确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并为其达到新的知识层次而提供发展平台。 那么如何将“最近发展区理论”应用于高中化学化学平衡(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呢?
  一、教学首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材”应该考虑教材本身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两方面的因素。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1.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3.勒夏特列原理的归纳总结。学生的情况是在进行必修1学习时,了解了可逆反应的定义,知道了几个可逆反应,如氨气和水的反应、二氧化硫和水的反应。在学习了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后,知道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充分利用教材,拓展教材内容
  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的前提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可逆反应在现实中确实存在,教师可以将蔗糖(或食盐)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做成三维动画效果,通过这个动画学生有了新的认知:在饱和溶液中溶解和结晶是同时进行的,因为溶解和结晶的速率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结晶平衡,是动态平衡。这时,教师可例举一些动态平衡,比如学生在进行一些物理或化学实验时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或药品的质量时,当药品符合所称质量时,天平就处于平衡状态,但这种状态是可以被改变的。是动态的。再比如,大自然的一些生态平衡:挪威政府为了保护有重要狩猎价值的雷鸟,便采用重奖的办法,鼓励人们大量的捕杀雷鸟的天敌,如各种猛禽和狐狸之类,以为这样便可促进雷鸟大量繁殖。然而,结果却出乎预料,由于大量天敌被捕杀,导致雷鸟中的球虫病及其他疾病急剧增加,致使大批雷鸟相继死去,数量明显下降了,这就是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被人为的破坏了,这个事例说明某些条件发生变化平衡会被破坏。
  三、结合生活或工业生产的实际问题,深化认识
  教师可例举工业生产中的实例:高炉炼铁之迷迷解的过程: 在19世纪后期,人们发现高炉炼铁所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相当量的CO,有工程师认为,这是由于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不够长所造成的,于是在英国耗费了大量资金建造了一个高大的炼铁高炉,以增加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可是后来发现,用这个高炉炼铁,所排出的高炉气中CO的含量并没有减少。事实证明Fe2O3 3CO2Fe 3CO2 是个可逆反应。
  四、将课本上的实验深度挖掘利用
  学生在认识到可逆反应确实存在的同时,对化学平衡状态也有了一些认识,化学平衡状态研究的是可逆反应,最直观的反应就是二氧化氮平衡球中发生的反应2NO2N2O4,将平衡球放在空气中,平衡球中气体颜色不变,将平衡球一头放在盛冷水的烧杯中,一头放在盛热水的烧杯中,学生会观察到盛热水的一边红棕色明显加深,这说明之前平衡球处于平衡状态,也就是2NO2N2O4反应一边生成N2O4,与此同时生成NO2。平衡球中颜色不变,说明生成NO2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相等,同时说明此反应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N2O4,放置在空气中的平衡球颜色不变,说明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的转化是固定的,也就是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同时说明温度改变会使原平衡破坏,建立新的平衡。
  五、顺势而为,发展学生的下一个发展区
  化学平衡如何移动?由前面的平衡球实验,学生已认识到温度可以使平衡发生移动,且升高温度平衡移向吸热反应方向。那么其他的外界条件能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呢?由本章第二节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学生很容易就能想到除了温度之外浓度、压强、催化剂可能都会使平衡发生移动。浓度改变使平衡移动结论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课本26-27页的实验2-5、2-6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学生可直接得到浓度改变如何使平衡移动的结论。
  压强的改变对反应体系中的液体或固体几乎没有影响,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是因为压强的改变使某些反应体系的气态物质的浓度发生了改變。如何影响呢?以工业合成氨为例进行说明,大量事实证明,增大压强,会使混合气体中氨的含量增多,也就是加压有利于平衡向气体总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催化剂只改变速率,不影响平衡。勒夏特列原理的结论,教师再稍加引导学生就可得出。
  化学平衡常数虽然不是本节内容的重、难点,但它是后续要学习的电离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的先锋和基础,学生已明白化学学科中常数的意义,教学中要强调两点:1.表达式的写法;2.K是温度的常数,只随温度变化。和K相关的计算及其应用需要学生多加练习。
  这样进行化学平衡的教学,使教学的深度和难度为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所能接受。同时考虑了学生整体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合理的处理了教学中的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进度符合学生整体的“最近发展区”。
  对于一个班的学生来说,有的学生认知能力强,兴趣广泛,思维敏捷,记忆力强,他们不满足按部就班的学习,迫切希望教师传授给他们未知的知识,要求更有深度的延伸。教师应根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的特点,实施针对性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善长于较具体、形象的思维。所以教学应根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进行相应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学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依据“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是必要的。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尽管某些学生的水平达不到我们教育者的要求。依据“最近发展区”进行化学教学能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也使学生学有所乐,促进学生在点滴教学中提高化学素养。只要教师多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必定能让学生各有发展,这样才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人人学有用的化学,人人学习必需的化学。
  【参考文献】
  [1] 黄秀兰 维果斯基心理学思想精要[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4.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宁夏育才中学)己又是一个何种形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面向世纪,高中化学教学走向素质教育、综合教育、人文教育,其教育目的不再是培养只会背诵化学概念和原理,能解答化学试题的知识型、应试型的人,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一定化学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广泛适应能力并具有一定创造性的能力型、应用型的人。因此,教学改革的先导理应为课堂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实施的转变。  【关键词】高中化学 知识点 广度 艺术性研究 准确把握  引言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并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就成了当前初中教师需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初中化学课堂兴趣化、生活化、信息化、探究化进行策略论述,希望能为我国广大初中化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课堂 兴趣化 生活化 信息化 探究化  引言  在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中,化学教师需充分利用具有兴趣化、生活化、信息化、
【内容摘要】在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下,学生机械接受数学训练,头脑中很难产生问题意识,探究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而问题导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探究知识,形成数学思维。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希望能给初中数学教学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 运用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采用的是教师
【内容摘要】核心素养是在新课改背景下针对学生素质教育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它明确了新理念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方向。教师要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围绕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优化设计并实施学科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 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更加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核心素养教学,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有助于优化学
【内容摘要】板书以凝练的语言,直观的方式,不仅清晰明了的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主线和课程设计的思路,还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生物课程的核心素养。如何使板书设计更加生动有趣,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需教师不断钻研教材、整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布局,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 板书设计 生物课程  人工智能时代日新月异,新技术,高科技的发展使众多的老师丢弃了板书的书写,而板书是师
【内容摘要】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现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逐渐摆脱了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对学生的培养也逐渐转移到综合素质的教育上来,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以生本教育为理念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对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发挥学习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有极大作用。本文首先通过对现如今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介绍,然后重点对基于生本教
【内容摘要】在中小学生体育足球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足球能力和水平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就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事物有所兴趣,才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能力,积极地投身到某件事物的学习研究之中。因此,体育老师在平时的体育足球教学中。应该及时地对学生的足球兴趣进行培养,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增加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 足球教学 兴趣培养 存在问题 具体方法 
【内容摘要】国家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完善美术教育体系,由此来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从而拓展学生的能力和未来发展空间。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被世界所认同,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国画,已经成为初中美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跟有效的开展国画课也是每个初中美术教师值得探索的问题。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初中美术 国画课教学 教学方法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
【内容摘要】随着新范式课堂改革的深入推进,我校确立了符合学生特点的“一科多模”教学模式。笔者通过自身实践和体验认为,“先学”作为教学的起点,预学案的设计尤为重要。  【关键词】预学案 设计 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逐渐成为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实际教学中许多人认为:先学就是预习的另一种说法,主要是为了“老师顺利地上课”而布置的,所以主要是浅表层次的学。
【内容摘要】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然而很多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却忽视了对词汇词性的强调,所以很多学生在背单词时根本不关注词性,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只知道一个单词的大概意思,却不知道该怎么用,在什么样的语境中应该用这个词的什么形式。这样的词汇教学不能说是无效的,至少也是低效的。在本文中笔者旨在强调掌握词汇的词性对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以引起广大英语老师在教学中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关键词】词性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