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作为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而培养学生自己会识字更为重要。
本人认为,在教学中有几点是必须要注意的:
1.把握音形义的各自重点,不要平均用力。(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音难攻音,形难攻形)
2.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识字的方法规律。3.加强直观教学,尽量激发兴趣。
至于怎样调动积极性,那就要老师来随机应变了,本人认为,老师犹如演员,要尽可能利用生动的语言、体态、实物、挂图等加强直观教学,还可以画简笔画、编顺口溜、猜字谜、学生自己编字谜等教学手段,对识字教学的枯燥无味应有所帮助。
识字教学其实有很多种方法,又在近年来的工作、学习中又学了一些方法,现把有关识字的内容整理如下:
一、从我国识字教学的主要流派看新课程识字教材的科学编排
1、我国识字教学的主要流派
(1)分散识字 ,特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
(2)集中识字,特征:同音归类 ;突出字形、兼顾音义 ;“基本字带字”。区别 :分散识字:注重生字在语言交际中词、句的联系,即在词、句等上下文的纵向关联中识字。 集中识字:在字的形、音、义诸方面的关联中完成认识,即在字与字之间的横向关联中识字.
(3)注音识字: 先学拼音后识字,寓识字于读写之中,“边读书,边识字”。 先阅读拼音课文,再阅读汉字注音课文,进而阅读汉字难字注音课文,最后阅读汉字课文。 (4)部件识字 (5)字族文识字 (6)字根识字 (7)字理识字 …………
我总结出“文本——词——生字——新词——新文本” 这样一条识字链。首先,随着文本的出现,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读音;在读词的过程中强化读音、感受字义;在单独识字的过程中,完成字形的识记,巩固字的音、形、义,体现 “认读字音——了解字义——认清字形”的梯度认知要求,让学生轻松认识生字。 接着,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把生字放到新的语言环境(新词、新文本)中, 提高生字的复现率,进一步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识字教学“三步走”: (1)初读课文侧重字音,要用多种方法读字音。将“读准字音”与“正确读课文”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2)再读课文侧重字义,要用多种方法解字义。如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借助插图以及利用直观实物去理解等。 (3)总结课文侧重字形,要用多种方法记字形。识字教学识记字形是难点,教师在总结全文后,可集中进行字形分析的指导。分析字形不应字字力量均等,方法一律,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生字字形的难点,无论是“编字谜”还是“做游戏”,最终还是要以养成儿童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为目的。
二、对识字教育的基本认识:识字观念素质教育化; 识字教育课程多元化;识字教育内容生活化;识字教学方法综合化。
识字观念素质教育化: 教育观念要实现从小学识字教学到小学识字教育的转变。识字教育课程多元化 :识字教育课程应该成为生活性十分强的综合课程,而不是脱离生活的学科课程模式。 低年级确实应当把识字教育放在优先的地位,但是,它不应当是语文学科一家的事,要其他并行的所有学科也都承担识字教育的任务,开拓识字教育的“课程源”是十分必要的。识字教育的“课程源”:生活资源 ;来自学生的“识字源”;“古有桃花源,今有识字源”(识字剪报、识字简报、小名师题库、‘字多星’);图书资源(走进图书室、走进书城、读给学生听)。识字教育内容生活化 ,识字教育不应脱离生活、脱离儿童迫切需要识字的“渴望”而先学拼音,要先学一定量的字,使儿童识字的“渴望”得到初步的满足,激发起“多学”的积极性。创设丰富多彩的识字情景,将枯燥的认识、记忆变成愉快的生活经历,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教学方法综合化: 1.整体策划、高度综合的单元识字模块: 2.摸底排查(寻老朋友找熟字) 3.分类自学(生活环境识新字)4. 随文攻关(课文学习攻难字)5.复现巩固(归类巩固巧记字)(快乐阅读复现字)
第一册89页8个生字的处理建议:
衣——被、袖、裹(基本字带字)
本——未、末、朱(字理识字)
冻、冬——寒、冷、冰、(冶)
变——业、又(找结构)
地——他、她、池(形近比较)
色——巴(减笔画)、把(加偏旁)
要让学生学好生字,在课堂上,必须让学生会读、会记、会用。尤其是教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记住字形,方法有很多,例如:加减法、数笔画、猜谜语、编儿歌、想意思等。当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自主地识字时,老师的压力才稍为减轻。会用就是指导学生会组词,会造句。另外,由于学生遗忘性大,所以,课后的听写(包括课堂听写和家庭听写)是每天必须安排的作业。只有不断的反复练习,学生才会掌握得牢固。
本人认为,在教学中有几点是必须要注意的:
1.把握音形义的各自重点,不要平均用力。(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音难攻音,形难攻形)
2.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识字的方法规律。3.加强直观教学,尽量激发兴趣。
至于怎样调动积极性,那就要老师来随机应变了,本人认为,老师犹如演员,要尽可能利用生动的语言、体态、实物、挂图等加强直观教学,还可以画简笔画、编顺口溜、猜字谜、学生自己编字谜等教学手段,对识字教学的枯燥无味应有所帮助。
识字教学其实有很多种方法,又在近年来的工作、学习中又学了一些方法,现把有关识字的内容整理如下:
一、从我国识字教学的主要流派看新课程识字教材的科学编排
1、我国识字教学的主要流派
(1)分散识字 ,特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
(2)集中识字,特征:同音归类 ;突出字形、兼顾音义 ;“基本字带字”。区别 :分散识字:注重生字在语言交际中词、句的联系,即在词、句等上下文的纵向关联中识字。 集中识字:在字的形、音、义诸方面的关联中完成认识,即在字与字之间的横向关联中识字.
(3)注音识字: 先学拼音后识字,寓识字于读写之中,“边读书,边识字”。 先阅读拼音课文,再阅读汉字注音课文,进而阅读汉字难字注音课文,最后阅读汉字课文。 (4)部件识字 (5)字族文识字 (6)字根识字 (7)字理识字 …………
我总结出“文本——词——生字——新词——新文本” 这样一条识字链。首先,随着文本的出现,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读音;在读词的过程中强化读音、感受字义;在单独识字的过程中,完成字形的识记,巩固字的音、形、义,体现 “认读字音——了解字义——认清字形”的梯度认知要求,让学生轻松认识生字。 接着,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把生字放到新的语言环境(新词、新文本)中, 提高生字的复现率,进一步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识字教学“三步走”: (1)初读课文侧重字音,要用多种方法读字音。将“读准字音”与“正确读课文”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2)再读课文侧重字义,要用多种方法解字义。如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借助插图以及利用直观实物去理解等。 (3)总结课文侧重字形,要用多种方法记字形。识字教学识记字形是难点,教师在总结全文后,可集中进行字形分析的指导。分析字形不应字字力量均等,方法一律,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生字字形的难点,无论是“编字谜”还是“做游戏”,最终还是要以养成儿童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为目的。
二、对识字教育的基本认识:识字观念素质教育化; 识字教育课程多元化;识字教育内容生活化;识字教学方法综合化。
识字观念素质教育化: 教育观念要实现从小学识字教学到小学识字教育的转变。识字教育课程多元化 :识字教育课程应该成为生活性十分强的综合课程,而不是脱离生活的学科课程模式。 低年级确实应当把识字教育放在优先的地位,但是,它不应当是语文学科一家的事,要其他并行的所有学科也都承担识字教育的任务,开拓识字教育的“课程源”是十分必要的。识字教育的“课程源”:生活资源 ;来自学生的“识字源”;“古有桃花源,今有识字源”(识字剪报、识字简报、小名师题库、‘字多星’);图书资源(走进图书室、走进书城、读给学生听)。识字教育内容生活化 ,识字教育不应脱离生活、脱离儿童迫切需要识字的“渴望”而先学拼音,要先学一定量的字,使儿童识字的“渴望”得到初步的满足,激发起“多学”的积极性。创设丰富多彩的识字情景,将枯燥的认识、记忆变成愉快的生活经历,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教学方法综合化: 1.整体策划、高度综合的单元识字模块: 2.摸底排查(寻老朋友找熟字) 3.分类自学(生活环境识新字)4. 随文攻关(课文学习攻难字)5.复现巩固(归类巩固巧记字)(快乐阅读复现字)
第一册89页8个生字的处理建议:
衣——被、袖、裹(基本字带字)
本——未、末、朱(字理识字)
冻、冬——寒、冷、冰、(冶)
变——业、又(找结构)
地——他、她、池(形近比较)
色——巴(减笔画)、把(加偏旁)
要让学生学好生字,在课堂上,必须让学生会读、会记、会用。尤其是教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记住字形,方法有很多,例如:加减法、数笔画、猜谜语、编儿歌、想意思等。当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自主地识字时,老师的压力才稍为减轻。会用就是指导学生会组词,会造句。另外,由于学生遗忘性大,所以,课后的听写(包括课堂听写和家庭听写)是每天必须安排的作业。只有不断的反复练习,学生才会掌握得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