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文创新素养之我见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ai110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无限的想象空间,蕴含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十分有利的因素。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好这些因素,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通过把握解读的“模糊性”、作品的“文学性”、语文的“人文性”、学科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情感、创新人格、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学科特点;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始终是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学段、各学科、多种教育渠道的齐抓共管,才能卓有成效。相对其他各学科来说,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想象空间,蕴含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十分有利的因素。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在充分把握语文学科特点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利用好这些因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一、结合理解的“模糊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会因人而异。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优化教学过程,在阅读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首先,读前注重激活学生思维。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与众不同、领异标新的问题。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思维矛盾,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新知识;其次,读时注重引导表达感悟。无论是学生的“疑问”和“感悟”,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思维成果,都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重视。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应用恰当的形式,诱导学生把自己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从而形成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碰撞;第三,读后注重鼓励多元理解。教师要告诉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是多元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并通过教师的评价,在学生中积极倡导一种敢于争论、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的精神。
  二、挖掘作品的“文学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问才能有思考,才有发现和创造。知识是在思考中增长的,在疑问时创造和更新的。而推动人不断深入地钻研疑问,获得勇攀高峰惊奇的是持久而稳固的兴趣和创新的热情。学生稳定的创新情感对其创新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学精品,文学性很强,十分利于学生创新情感的形成。
  课本中的作品有的语言机智幽默,富于情趣;有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还有的人物鲜明生动,令人神往。十分适合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特点。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語文本身的兴趣。同时,在师生共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尊重学生独特的解读,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鼓励和表扬,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认可,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因创新成功后而获得成就感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三、把握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与智力相比,自信、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创造力的制约更为明显。”换句话说,人的创新能力高低与人的某些个性因素有密切关系,这些因素包括:自信、自立、自制、好奇、恒心、勤奋、好胜、质疑等。而语文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延续,更是人文精神的传递。所以语文包涵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为培养学生创新性人格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营养。
  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课内外阅读材料等资源,深挖这些阅读材料中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将其内化,将人文精神根植到他们的心中。如著名人物的人格魅力,像乐观旷达、勇于尝试具有创新精神的苏轼;像敢于怀疑、敢为人先,终于研发出世界超级杂交水稻的袁隆平等等。而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批判性地认识一些不利学生创新人格形成的观念。尤其是汉语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深刻地打上了汉民族的文化烙印,在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性格中有许多不利于学生创新性人格培养的思想,如“老好人”式的中庸之道,谦虚谨慎,畏首畏尾,遵从权威等。教师引导学生站在21世纪的高度,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背景中去审视这些传统思想,从而培养自己敢于创新的人格。
  四、抓好学科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程专家一致认为,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通过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也就是说,学生创新能力需要在大量的语文创新性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广泛的教学资源。作为人际交往的工具,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锻炼和实践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教师要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多开展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语文实践学习活动。同时,教师更要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课外,跟广阔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创造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读书与实践相互融合的大语文教育。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引导查找资料的实践,培养学生通过图书、网络等收集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习惯和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教师要让学生寻找语文实践的机会。把自己的所学在生活中得到应用,如给亲友写对联,为商家写广告语,把新学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等。在具体的组织形式上,可以通过教师布置开放性作业,也可以是学生以自主、合作方式开展实践。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一块沃土,但是这项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追求卓越的精神,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情感、创新人格、创新能力的终极目的!
其他文献
传统文化对于中职教学管理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当前的中职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教师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作用,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对传统文化对于中职教学管理的
科技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校科技档案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新时期科技档案进一步发展测对策。
晚清时期,由于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导致了中西方贸易的不平等及大量的战争赔款,使得白银大量外流。为了挽救统治,对外应对赔款,对内镇压人民起义,清政府无奈的制订了通货膨
我区文物保护单位石泉庵石刻的云集洞左侧,有摩崖碑刻一幅,名《懒赞文》,其文如下:性定常自在,不在中内外;本自顿玄了,了然无挂碍。万事亦不贪,万物亦不爱。香也懒去烧,佛也
我国的鄂尔多斯盆地不但富含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资源,还赋存储量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页岩气开发是随着北美国家的开发而在世界范围内不断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却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学校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红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将会长期存在,因此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对策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城乡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
摘要:在素质教育中,书法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与任务。书法教育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与文化情操,学生在书法教学中能够感受到文化本身的魅力所在。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教学,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传授书法艺术。  关键词:小学书法 小学教育 教学方法  书法教育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不过,由于部分地区、部分学校不重视书法教育的作用,加之一些教师自身水平不够,种种因素影响了学生书
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对课堂教学过程与行为所进行的系统规划,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使学生以尽量少的时间和
东北行帅府扬威rn“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张作霖为了加强部队的战斗力,招聘了很多的武术名家,任部队的武术教官,张作霜的七姨太,是新城县城东胡家园人,他告诉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学习成为每一位学生认为是最困难的事情。应用题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而且还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当中如何进行应用题的有效教学展开了以下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1引言  现如今在国家强调的素质教育下,许多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应该学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