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情感培养意识引导行为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iiuuffuuyyaa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幼儿教育是人生成长教育的起点,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使之具有感恩意识,是幼儿时期情感教育的关键,也是《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的教育目标之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精粹,在传统节日中渗透感恩教育,是进行幼儿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同样也是情感模式初步定格的重要时期,因此完善有效的情感教育在幼儿时期尤为重要。《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德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初步形成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可见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让幼儿懂得“爱”是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在幼儿的心灵中播下“感恩”的种子,促使幼儿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感恩之事,不仅有利于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
  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又称为“爱的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是一种文明,又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
  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是让孩子对周围给予自己关爱的人心存感激。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懂得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帮助别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珍爱自己,包容他人,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
  二、借助于传统节日进行幼儿感恩教育
  1.利用环境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激发幼儿感恩之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时期的情感塑造和人格的形成与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渲染节日气氛的环境,并通过环境的熏陶,让幼儿感受到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感恩文化,从而在孩子的心灵中萌发出感恩意识。
  比如,端午节期间张贴民众赛龙舟、历史人物屈原等图片或者端午节由来的连环画等等,彰显端午节爱国与团聚的节日主题,激发幼儿对爱国人士——屈原的敬爱,培养幼儿的爱国情结。国庆节期间,张贴各民族小朋友齐欢聚、手拉手载歌载舞的图片,展现中国发展历程的图片以及中国的壮丽山川美景等等,使幼儿感受到祖国的伟大,萌生爱生活爱祖国的情感。
  2.教学活动与节日相融合,培养幼儿感恩意识
  要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首先要让幼儿体会到“恩”,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厚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文化,所以教师可根据节日的主题,整理出一套依托于节日文化进行幼儿感恩教育的教学活动。如妇女节、母亲节等,可在幼儿之间开展“调查妈妈”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眼睛观察妈妈为工作、为生活忙碌的情形。回到幼儿园,教师组织孩子们互相介绍“我的妈妈”时,有的孩子说:“我的妈妈是一位医生,经常在半夜会被叫去看病,觉都睡不好。”还有的孩子说:“我的妈妈是一名汽车厂的工人,经常加班到很晚,工作很辛苦。”孩子們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知道妈妈的辛苦是为了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再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使孩子们更加明晰地知道要好好学习,努力向上,以此来回报妈妈,在孩子们心底泛起了浓浓的爱母之情。
  3.开展节日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感恩行为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基于幼儿时期的心理特征,针对幼儿时期进行的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道理层面,要把心怀感恩之情付诸行动,不仅要怀感恩之心,更要行感恩之事,只有这样,幼儿才能真正体会到“感恩”的内涵,并铭记于心。如重阳节,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感恩重阳,老幼同乐活动”,邀请爷爷奶奶来园,讲当年的故事以及抚育孩子们成长的经历,让幼儿感受到祖辈们的伟大和无私奉献的养育之恩,接下来让孩子们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并为老人捶背、洗脚,亲手为老人剥橘子皮等。
  4.培养幼儿感恩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随着全球化环境问题的突出,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懂得感恩大自然,是幼儿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如3月21日世界森林日,可以开展以“热爱森林”为主线的“绿色课程”活动,期间,可以和孩子们一同观看有关环境保护的科普片,如《美丽的大兴安岭》,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到森林提供人们生命所需的氧气,并能够净化环境,使孩子们认识到“森林”“绿色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节假日,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参观植物园、生态园等,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在一系列绿色课程的熏陶中,幼儿了解了森林资源形成的漫长过程,绿色环境对生活的重要性,由此形成了爱护森林、保护绿色环境的感恩意识。
  三、结语
  “感恩教育”又称为“爱的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是一种文明,又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以节日为载体的感恩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10%氟钼酸铵溶液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探讨氟钼酸铵溶液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牙本质渗透实验及扫描电镜技术对21颗离体牙分别用10%氟钼酸铵溶液、
在临床中常遇到四环素牙患者需要做烤瓷修复,要求修复体的颜色与口腔内余牙基本一致或近似。对于四环素牙的牙体缺损、牙列缺损患者,金瓷修复体的颜色很难做到与邻牙协调、与对
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和同伴玩棋类游戏,感受动手动脑的快乐。下棋过程中,包含了一些或隐或显的数学内容,如:数量、空间方位、前后次序等等。那么,如何使快乐下棋的过程成为幼儿快乐学数学的过程呢?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一、挖掘现有棋类游戏中蕴含的数学内容  幼儿园大班开展的棋类分两类,一类是市上提供的现成游戏,如:五子棋、跳棋、飞行棋、斗兽棋,一类是教师自制的游戏棋。在现成的棋类游戏中,可以渗透以下
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难点,也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家庭关爱的缺失和教学辅导不够,他们在学习习惯和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在心理上缺乏自信,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良好习惯。学校和家庭要从学习和行为习惯教育开始,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农村出现了大量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管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缺乏必要的关爱,
高效的提问能够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课堂气氛。教师要重视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提问时要把握问题的价值性、面向全体学生、有趣味性、梯度性和发散性,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高效的提问能够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提问的作用,准
目的本实验设计了单个种植体即刻种植即刻负重的动物模型,目的在于研究种植体周围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取8只成年狗,体重10~15 kg.分别拔除每只狗的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同时,各
受应试教育的强烈影响,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水平一直有待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小学数学要转变教学理念,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学本身就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有足够的兴趣才能产生正确
数学,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可以说我们从一出生就和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来没有离开过数学,或者说我们根本无法离开数学,数学和我们的关系就像水和鱼之间的关系一样,因此我们要学好数学,而要想学好数学以及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就需要从小学抓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本文从建立民主和諧的交往方式、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建立融洽友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出发,旨在帮助小学数学老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