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服装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198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社会及服装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出发,就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效等方面作了简要论述,以期与同行们交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
  【关键词】高职服装专业 校内实训基地 建设与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大,但同时毕业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其原因在于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陕西省出台了《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出创新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举措, 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生产性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
  服装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根据服装企业生产特点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内在要求,积极探索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硬件及内涵建设,建成集教学性、生产性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实训基地,对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活力等有着重大意义。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为人才培养提供真实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载体或教学情境,使学生提前适应企业氛围,培养了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也可以减少实习材料耗费,既能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又能降低实习成本,达到学院、学生双方共赢。
  服装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满足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数量、质量方面的要求,必须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1.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
  服装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尽可能贴近服装企业生产第一线,努力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按照工作岗位对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服装行业对应岗位的基本要求。
  2.实行开放性的管理
  在规定的时间内,各实训室有专人管理,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随时到实训室进行训练,以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受影响。要让学生可以接触服装行业的新技术、新技能,让他们可以自主自发地学习,认真完成实训项目,实现实践教学的开放性。
  3.力争与其他专业、企业之间资源共享
  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尽可能做到与学院其他专业(如纺织)、服装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一方面能够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达到资源共享,提高投资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保障设施配备齐全,有效提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对促进技术交流和提高研发的综合能力。
  4.围绕核心技能训练设置实训项目
  实训的内容以核心技能训练为目的,以服装产品为载体,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企业文化和职业体验中,按照真实的生产要求生产实用的服装成品,按照企业员工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劳动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
  服装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
  服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2007年立项的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项目,同时也是陕西省中职培训基地重点建设项目。中央财政先后投入160万元,购进了包括JUKI(日本重机)电脑平缝机等近300台(套)设备,可同时接纳500余名学生进行各种专业实践活动。形成“校企共建,教师、学生、企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服装工程技术训练中心的运行实效
  生产性实训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处理并解决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训环节的教学。
  1.创新实践教学见成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组织实训,强调学生的参与,要使学生成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2013届毕业生主要通过课题组、科技创新小组等,实行导师制,同时有学院大学生创新基金的支持,并把课题研究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保证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
  2.职业技能培训结硕果
  服装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是陕西省服装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单位,每年5月份和11月份组织两次“服装定制工”的技能鉴定。2010年、2011年成功举办“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服装CAD板型制作与服装缝制大赛。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设计大赛中,荣获集体三等奖。近三年组织培训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高专服装专业技能大赛,共获得两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
  3.开展社会服务展风采
  服装专业实训环节的教学以实现有效服务社会为目标,在提高学生岗位技能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服装实训中心承接并高质量完成了2011年第一届和2012年第二届陕西教育暨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博览会上陕西工院服装展品和纪念品的制作任务;承担了2012年陕西省职业院校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节目的23套服装设计制作及展演任务,为多家企业加工标志绣花产品5000多件。
  结语
  校内生产性实训,必须体现“学做合一”,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训中能生产一定的产品,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降低实训成本。通过生产性实训,也可以锻炼一支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具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生在校期间就以企业员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毕业就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是陕西工院服装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郝文星.示范性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4):47-48.
  [2]孙连栋,李晓敏.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7):146-147.
  [3]王良春.学习车间——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56-58.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文章以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发展为大环境,结合企业、职业教育的现状,对高职建筑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培训”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企业顶岗 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 A  引 言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以‘双师型 ’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
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司的标准,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为老龄化的一个主要界标,则我国在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1]与2000年相比,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现代教育技术学》在大多数高师院校被确定为师范类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文章针对学习目标不明确、内容缺乏针对性、实践教学不充分等问题,从建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培养应
【摘 要】建筑模型是反映和展现设计过程及成果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建筑学专业唯一进行建筑实体造型设计的课程。文章对《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内容进行简化和调整,并提出了进阶内容——设计结合模型的新教学方案。通过改革方案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模型 教学方法 改革  建筑设计是一门复杂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最终的建筑形式往往又是建筑设计最直观的结果。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