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管理工作中应注重的问题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3202004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提出施工企业应加强合同管理、制度建立、提高安全意识、材料管理及绿色施工,使建筑施工管理能够更好地为建筑产业发展服务。
  关键词:施工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当今社会经济及其它方面飞速发展不断,建筑行业已逐步成为我国的重点建设产业之一,为了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求和扩展建筑市场,应该对建筑施工这一关键领域加强重视,强化建筑施工管理,从而为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行业与管理的基础。目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主要应强化关键问题:
  一、加强合同管理,为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前提与保障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工程的主要合同,施工企业的经营成败与所签订合同的质量和实施合同水平直接相关,动态的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的一项至关重要的管理工作。
  在当前建筑市场处于卖方市场,承发包交易中存在着向发包人倾斜的有关问题,从而使承包人承担较多的风险,此等问题的存在客观影响了合同双方对所签订合同的有效实施及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同时,施工企业在合同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从而进一步而进一步的影响了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
  合同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合同管理要围绕双方约定的事项进行开展相关工作,要重视合同双方的利益和分配。
  二、构建良好的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进行良性循环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规章制度是在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它是企业职工参于生产经营活动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础。
  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质量、进度、合同等问题,施工企业在给予充分重视的基础上,要逐步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实现管理目标责任制,进行责任层层落实,尤其是对于一些关键环节,必须保证其施工的规范性和高质量,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按照目标责任制的划分要求,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由于需要多个工种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并且涉及到多种多样的建筑材料和施工人员,因此质量与安全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是相对复杂和繁重的,如果控制措施贯彻不力,就很难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水平。对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保障体系,要通过完善、合理的控制措施为施工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场管理授权制度不规范、不完善导致部分管理水平不高的人员直接充当一线管理人员,导致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不足,现场管理与施工进度脱节。这就需要相应的法律严格限制建筑施工管理行业中的各项行业行为。只有做足立法工作,行业才能实现“有法可依”,这也是完善施工管理制度的前提。
  由于建筑施工的特殊性,有些企业对规章制度的建立认识存在不足、规章制度的建设滞后、轻视施工问题的存在,这对建筑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来讲无疑是巨大的打击,甚至会影响到建筑企业多年积累的社会信誉与市场声誉。
  三、注重安全生产,让安全出效益
  建筑行业常讲“安全生产重于天”, 安全生产是一种责任,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更是对员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每一次事故的警笛,都揪人心弦,每一次惨痛的事故,都给亲人心头留下永久的痛,安全生产牵动人心。安全生产,不仅仅关系你自己,更多的是关系到你我他。
  安全生产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真谛。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
  作为施工现场项目经理及其他管理人员,要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从自身角度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安全第一,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的正确理念,坚决克服“重生产,轻安全”的错误思想,切实摆正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不安全不开工、不安全不建设、不安全不运行”,确保生产安全。
  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全员参与,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抓安全生产工作,努力增强全员的安全环保意识,提高全员的安全环保素质,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思想转变,从而有力促进安全环保形势持续稳定发展。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项目部及一线作业人员普遍存在着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及施工作业心存侥幸心理,管理人员对安全隐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四、搞好材料和设备管理,从源头保证工程质量
  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是其承揽工程项目并实施机械化施工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它起着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降低材料费用,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作用。以土建工程而言,材料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60%~70%,所以材料管理的目的就是贯彻节约原则。因此,要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储存、保管、领发、使用等各种环节加强管理,减少材料损耗,降低材料费用,以降低工程成本。
  在很多施工现场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材料、工具以及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缺乏专门人员的监管,这些现象也将直接增加施工成本和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五、深入贯彻绿色施工理念,走持续发展道路
  随着全球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绿色施工的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很多业主或者施工方为了降低施工成本或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注重绿色施工理念的实施,甚至存在很多违背国家行业规范或制度规定的问题,也影响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有的房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国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浮尘污染、光污染以及水污染等,这不仅造成了对周边环境的破坏,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也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总之,房屋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我们只有充分重视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当策略,多加强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才能有效规避或快速处理各种问题的发生,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开展和预期效益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王茂友.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华建设.2012 (3)
  [2] 吕志宣.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土方施工需注意的安全问题.中国科技纵横.2012(5)
  [3] 刘素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 (6)
  [4]李春梅.试析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
  [5] 宋雪君. 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分析. 城市建筑.2014(33)
  作者简介:
  周朝国、男(1965.5-)、汉族、重庆万州人、副教授、建筑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进步,建筑行业也不例外,现今我国的建筑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国民经济进步的支柱性产业,并且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这对于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笔者对桩基础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阐述了其在建筑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桩基础技术;应用  但社会的发展进步使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条件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所以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在不断改革进步的潮流下,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高低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电厂市场竞争力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对降低电厂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社会效益的提高以及电厂电力系统技术的整体提升有着极大的作用。  1.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目前存在问题  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主要指的是使用网络通信技术、利用工程软件以及相关通信协议等先进技术来实现电气系统的自动控制
阿莫那什维利极力反对学校设立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手段。然而在现实的教育领域中,没有分数是不可能的,但是应当避免分数成为左右学生、教师乃至教育决策者的工具,避免其评价功能
摘 要:卷烟制丝工艺有着极强的连续性和相关性,只有对所有的工序进行全面控制和把握,才能保障整个加工过程的稳定性。本文从制丝工艺控制的意义入手,探讨制丝线中加料回潮、烘丝等几个质控关键点的过程控制,以及控制不当会引起的质量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产品设计、原料、工艺、设备等因素对质量控制的影响,笔者提出若干工艺质量控制理念,通过不断创新工艺控制技术,提高烟草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制丝工艺;质量控制;
摘 要:安全工作是建筑施工的重中之重,安全关系到施工作业人员以及整个项目的生命财产安全,落实安全责任制,推行安全文明施工,实现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水平和工程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安全 建筑施工 制度  1.引言  安全施工应以预防为主、综合考虑,全员管理,安全第一,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原则,在整个安全管理中,使全体参与人员自觉地共同遵守,保证安全施工。  2.安全现状  2.1低素质施工人员
摘 要:地铁车站是地铁建设的重要内容,地铁交通有快速、准确、安全、舒适、便利、载运量大、不受路面交通和天气干扰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发展城市交通的首选。我国地铁建设经验溃乏,如此大规模的建设也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本文对影响安全施工角度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地铁车站;施工安全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全国地铁建设规模逐步增大,地铁施工事故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设备管理信息化是设备管理的必然趋势,生产设备是生力的产重要组成部分与基本要素,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设备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十分有意义的。重点对目前国内关于电力行业的设备管理方面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做了深入分析,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对设备管理的历史以及我国电力行业设备的分析,以及信息化的现状,并对于这个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