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的预防控制方式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1例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46例)与参考组(45例)。参考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通过微信随访、针对性健康教育及防控等方法实施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结核知识掌握情况、肺结核控制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肺结核知识掌握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肺结核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参考组,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肺结核预防控制中通过全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防控可提高患者肺结核知识掌握情况,对肺结核防治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肺结核;预防控制;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053-02
肺结核为全球面对的肿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人们健康…。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肺结核防控的重视,我国肺结核防控取得一定成效。然而作为呼吸道传播疾病,肺结核传染性极强,因此通过治疗肺结核确诊患者,在源头阻断传染源有着积极意义。我院在部分肺结核患者预防控制中通过微信等方式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取得显著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1例肺结核患者,均经病理学、分子生物学诊断,符合2017年《肺结核诊断标准》[2]。排除乙肝病史、重要脏器严重障碍、肺外结核、癫痫病史、糖尿病及精神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与参考组(45例)。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24-75岁,平均(50.98±7.77)岁;文化水平:初中以下23例,中专及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8例。参考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3-75岁,平均(50.70±7.60)岁;文化水平:初中以下21例,中专及高中16例,大专及以上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參考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在每次治疗时告知患者肺结核传播途径、治疗方法及生活方式指导等。观察组通过微信随访、针对性健康教育及防控进行干预,具体如下:(1)由中心骨干工作人员共同肺结核健康教育小组,小组成员均接受相关培训及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岗操作。在患者首次确诊并接受治疗时,告知患者或家属主治医生及护士微信号、手机号等,添加患者进入肺结核健康教育微信群,由专人负责管理微信,定时在微信群推送肺结核相关知识,以图文、视频及文字等方式使患者更加直观的了解知识。每周三组织病友交流会,对患者自我护理及治疗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鼓励病友之间沟通交流体会,增加其治疗信心及积极性。(2)监控治疗环境,在患者接受治疗时加强健康宣教,使其明白肺结核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做好自我隔离及监控。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他人说话时保持一定距离,打喷嚏时用纸巾捂着嘴巴,禁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房间内定时通风。(3)用药指导,通过微信监督与每周随访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严禁私自换药。结合患者年龄特征、个性特点等制定针对性的用药方案,告知患者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立即反馈给医生,医生综合评估后确定是否更换药方。
1.3 观察指标
(1)干预前、后分发我中心自拟《肺结核患者自我防治知识掌握量表》,包含肺结核传播途径、主要症状、结核病检查方法、防治措施、治疗管理以及国家医疗补助政策等,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知识掌握情况越好。(2)记录两组痰菌转阴率及转阴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符合正态分布,以t检验分析对比;计数资料以x2检验分析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肺结核自我防治知识掌握评分为(93.08±2.88)分,参考组肺结核自我防治知识掌握评分为( 83.28±3.10)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15.628.P=0.000)。
2.2 两组痰菌转阴率及转阴时间比较
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为86.96%(40/46),参考组痰菌转阴率为68.89%(31/4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330,P=0.037);观察组痰菌转阴时间为( 25.55±4.04)d,参考组痰菌转阴时间为(40.09±3.78)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17.719,P=0.000)。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药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结核病得到有效控制,然而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获得性肺结核患病人数在全球仍占第2位,严重影响居民健康,阻碍社会与经济发展。肺结核患者作为传染源,其对疾病及防治认知的提高对于疾病防控有着积极的意义。要玉霞等[3]在研究中发现我国人们对肺结核发病机制、传播方式以及防治知识不了解为肺结核传播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取相关知识,并形成良好行为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往临床在肺结核宣传教育时,主要在患者短暂的治疗时进行,时间短暂而知识繁多,患者难以消化、牢记,因此宣教效果不佳。近年来微信在人们沟通交流、信息传播中成为主要媒介之一,具有随时随地且成本低等优势,因此我中心近年来在肺结核健康教育中结合微信这一媒介,通过视频、图片等进行宣教,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且痰菌转移率及转阴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见,通过全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对其治疗依从性的提高产生积极作用,从而有效改善预后。
总之,在肺结核的防控治疗中以微信为主要媒介,实施全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知识掌握能力,对疾病的防控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昱颖,雷世光,宋沈超,等2010-2014年贵州省肺结核报告患者合并HIV感染状况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 4): 337-340
[2]陆普选中国最新肺结核诊断标准要点解读(附视频)[J]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18.3(01):63-64
[3]要玉霞,邢进,黄玉平,等河南某县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普及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3): 207-209,236
【关键词】肺结核;预防控制;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053-02
肺结核为全球面对的肿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人们健康…。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肺结核防控的重视,我国肺结核防控取得一定成效。然而作为呼吸道传播疾病,肺结核传染性极强,因此通过治疗肺结核确诊患者,在源头阻断传染源有着积极意义。我院在部分肺结核患者预防控制中通过微信等方式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取得显著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1例肺结核患者,均经病理学、分子生物学诊断,符合2017年《肺结核诊断标准》[2]。排除乙肝病史、重要脏器严重障碍、肺外结核、癫痫病史、糖尿病及精神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与参考组(45例)。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24-75岁,平均(50.98±7.77)岁;文化水平:初中以下23例,中专及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8例。参考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3-75岁,平均(50.70±7.60)岁;文化水平:初中以下21例,中专及高中16例,大专及以上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參考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在每次治疗时告知患者肺结核传播途径、治疗方法及生活方式指导等。观察组通过微信随访、针对性健康教育及防控进行干预,具体如下:(1)由中心骨干工作人员共同肺结核健康教育小组,小组成员均接受相关培训及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岗操作。在患者首次确诊并接受治疗时,告知患者或家属主治医生及护士微信号、手机号等,添加患者进入肺结核健康教育微信群,由专人负责管理微信,定时在微信群推送肺结核相关知识,以图文、视频及文字等方式使患者更加直观的了解知识。每周三组织病友交流会,对患者自我护理及治疗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鼓励病友之间沟通交流体会,增加其治疗信心及积极性。(2)监控治疗环境,在患者接受治疗时加强健康宣教,使其明白肺结核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做好自我隔离及监控。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他人说话时保持一定距离,打喷嚏时用纸巾捂着嘴巴,禁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房间内定时通风。(3)用药指导,通过微信监督与每周随访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严禁私自换药。结合患者年龄特征、个性特点等制定针对性的用药方案,告知患者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立即反馈给医生,医生综合评估后确定是否更换药方。
1.3 观察指标
(1)干预前、后分发我中心自拟《肺结核患者自我防治知识掌握量表》,包含肺结核传播途径、主要症状、结核病检查方法、防治措施、治疗管理以及国家医疗补助政策等,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知识掌握情况越好。(2)记录两组痰菌转阴率及转阴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符合正态分布,以t检验分析对比;计数资料以x2检验分析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肺结核自我防治知识掌握评分为(93.08±2.88)分,参考组肺结核自我防治知识掌握评分为( 83.28±3.10)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15.628.P=0.000)。
2.2 两组痰菌转阴率及转阴时间比较
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为86.96%(40/46),参考组痰菌转阴率为68.89%(31/4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330,P=0.037);观察组痰菌转阴时间为( 25.55±4.04)d,参考组痰菌转阴时间为(40.09±3.78)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17.719,P=0.000)。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药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结核病得到有效控制,然而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获得性肺结核患病人数在全球仍占第2位,严重影响居民健康,阻碍社会与经济发展。肺结核患者作为传染源,其对疾病及防治认知的提高对于疾病防控有着积极的意义。要玉霞等[3]在研究中发现我国人们对肺结核发病机制、传播方式以及防治知识不了解为肺结核传播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取相关知识,并形成良好行为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往临床在肺结核宣传教育时,主要在患者短暂的治疗时进行,时间短暂而知识繁多,患者难以消化、牢记,因此宣教效果不佳。近年来微信在人们沟通交流、信息传播中成为主要媒介之一,具有随时随地且成本低等优势,因此我中心近年来在肺结核健康教育中结合微信这一媒介,通过视频、图片等进行宣教,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且痰菌转移率及转阴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见,通过全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对其治疗依从性的提高产生积极作用,从而有效改善预后。
总之,在肺结核的防控治疗中以微信为主要媒介,实施全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知识掌握能力,对疾病的防控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昱颖,雷世光,宋沈超,等2010-2014年贵州省肺结核报告患者合并HIV感染状况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 4): 337-340
[2]陆普选中国最新肺结核诊断标准要点解读(附视频)[J]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18.3(01):63-64
[3]要玉霞,邢进,黄玉平,等河南某县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普及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3): 207-209,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