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经济才有中国经济学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ac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23日,由董辅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等五家单位发起并组织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评选活动正式揭晓,“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以88票高票获奖。
  这是由于光远、厉以宁、成思危、张培刚、刘鸿儒、江平、萧灼基等著名学者担任组委会委员;全国148位经济学家、著名大学经济院系主要负责人、主要经济和学术媒体负责人以记名通信投票的方式,对11个参选经济理论进行表决,通过两轮评审专家投票,组委会公开计票后得出来的结果,它基本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和看法。有媒体评论说,这次评选是中国经济理论界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学研究成果的一次梳理和盘点。
  除了作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经济理论之一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之外,本次评选活动梳理和盘点出来的代表性经济理论还有:过渡经济学、国际经济大循环理论、股份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
  如果单纯站在中国经济学范围内来看,这些经济理论思想和顾准最早对于计划经济的反思一样,确实是具有历史性的创新,而且在中国改革实践中确实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杜润生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以自己的远见和勇气,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开辟了理论先河,其贡献无论如何肯定都是不过分的。
  但是,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对于发生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实践或理论的评价,仅仅囿于中国范围之内,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审视才能真正厘清。
  自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首次确立经济学的完整体系以来,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流派纷繁复杂、蔚为大观。从古典革命到边际革命;从凯恩斯革命到经济自由主义的复兴;再到国家干预主义的重新抬头,被各国政府普遍接受并纳入施政方针的理论创新比比皆是。在一国范围内产生、应用、发展并取得全球影响的经济理论流派也如过江之鲫,从德国学派到瑞典学派、从奥地利学派到再到二战后兴起的发展经济学各流派,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但是,如果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包括过渡经济学、国际经济大循环理论、股份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内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理论创新,与全球经济理论创新群星相比的话,如果说中国的经济理论创新同样明亮,但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如后者耀眼,这是肯定的。
  当然,这样比较可能并不公平。正如1492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国际贸易由地中海向大西洋转变,从而触发英国的兴起,到18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才导致了《国富论》出版一样。自此以后,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中心,一直是随着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而转移;小的经济流派的创新,也随着不同国家经济的崛起而产生。这样,在伴随英国革命兴起的新兴工业国家——德国产生了德国学派,在奥地利产生了奥地利学派。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中心决定性地由伦敦转到纽约,经济理论创新的中心也随之到了美国。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二战后伴随着巴西、墨西哥、埃及等发展中国崛起而兴起的发展经济家理论创新。一句话,经济理论的创新是随着不同国家经济实践的创新而诞生的,经济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前提。
  改革开发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从全球经济发展史来看,更多的还是处于学习和借鉴阶段。因此,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更多地处于引进和消化阶段,与中国经济相辅相成。所以,今天,我们对于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应当感到可喜,但我们更寄希望于未来30年中国经济理论必将产生世界级影响的新的创新,正如我们对于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实践的成就感到自豪,但我们更寄希望于未来30年中国经济实践必将取得的更大成绩一样。
  可以相信,在中国将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国经济的能量在未来30年内得到更多释放的时候,世界经济理论创新中心应该也应当会发生新的转移。
  
  赵水忠
  资深财经评论家、财经作家。十二年高端财经媒体从业经验,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商业和管理变革的战略、方法和方向,出版过三本专著
其他文献
建议创新实施创新项目起用新人调动创新潜力调整组织结构,吸引创新人才公司管理招募独立董事进入董事会在董事会内设立审计委员会征集员工建议,提高公司管理的透明度培训雇用
台湾进入民主化社会后,选举异常激烈,各政党为了获得更多的选票和抢占更多的政治资源,在选战市场分得一杯羹,常常会推出一些形象清新、有活力、极易“吸睛”、话题性较强和容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强化城市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对城市的正常排水与坏境保护都具有极为重大且现实的意义。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公共和私营部门在标准化领域的合作是非常有效且有益的.当此类合作跨越国界时,知识的获得就会更加广泛,得到的回报也就更多样了.ASTM国际标准组织日前举办了民用核电强化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公路建设一直以来是社会稳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石.由于现在公路发展已经在我国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公路上的工作人员应该要认识到公路经
时近年底,“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专题非常有声势。2009年共和国60周年纪念又将开始。回望过去这段时光,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一年几乎长于过往十年。经济环境在金融海啸的涤荡之下,一片萧杀。作为中国人,当然乐见祖国在“改革开放”的光环护佑下,风景独好。然而,30年对一个全新的市场经济体系,毕竟还是成长阶段。这个时刻的发展总结,显得尤为必要。  今年在中国发生了众多的大事件,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世象做出了注释
危房改造是一项社会关心、群众关心的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是促进改善民生、改善民居、促进社会德定和社会主义建设。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危房改造的惠民工
我国的财税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攻坚之难,在于对改革模式本身缺乏深度反思,导致改革模式本身的升级转型严重滞后.纵观世界各国的改革历程,有些改革模式能够引导改革者“做正
期刊
科学技术是国民第一生产力,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能力.高新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是知识经济的支柱,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新技术企
提高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地下室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首先对防水混凝土的防水原理进行介绍,并在分析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对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