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气候植被模型研究进展

来源 :地理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42次 | 上传用户:lingfangzhi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植被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模型研究是气候植被研究的重要手段。青藏高原以其特殊的自然环境特点,形成了气候与植被独特的适应机制,为许多通用气候植被模型所不能反映,加之所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相对较少,决定其为植被气候研究的重要实验场地。本文回顾了气候植被模型发展的相关历程,评述了每类模型的特点及其不足。从植被格局研究和植被生产力研究两个方面,对青藏高原的气候植被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模型研究是气候植被研究的重要手段,而青藏高原的研究在这方面还比较落后,同时对青藏高原气候植被模型研究中存在的
其他文献
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强大,从设计的标准到质量的要求更是在不断的增加。当开展一项公路工程建设时,因为工程工序复杂,任何一个小小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针对某公路工程实际情况,对其沥青路面养护过程中的预防性养护技术——稀浆封层技术的应用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要点,旨在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借鉴,保
本文在分析栾城县现代种植业结构演替基础上,对当地1984-2006年种植业系统能流动态分析表明:以秸秆直接还田为主的有机能投入从90年代中期占绝对优势,能流循环指数从1984年0.5持续提高到2000年0.62,无机能后期快速增长使有机能和无机能不断扩大的趋势有所趋缓。而粮食生产的能流动态分析除表明上述趋势外认为总体能效从1993年1.78下降到目前1.67并不显著,同时无机能增加主要是农机、灌溉
为探究自然发酵豆酱的滋味特性及微生物多样性,采用第2代测序技术及电子舌分析自然发酵豆酱在发酵过程中菌群结构与滋味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豆酱发酵过程中主要形成鲜味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基于压电陶瓷智能传感器的早期混凝土强度监测,是土木工程健康监测领域的热点之一。预先在混凝土内部埋置基于压电陶瓷的智能材料作为传感器和激励器,发送和接收信号。压电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