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w_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程导入
  师:同学们,我这里有几则谜语,大家来猜一猜。
  谜语一:一群孩子排成排,黄黄身子软心肠,去看个个像弯月,吃到嘴里甜又香。
  谜语二: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谜语三: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儿子多,个个黑脸庞。
  生:香蕉、葡萄、西瓜。(生边说,边展示水果)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有一切能量的原动力,教师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上从实际出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导入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上好这一节课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口语交际训练
  师: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自己爱吃的水果。请大家看看老师手中的这根香蕉,请你们说一说它的样子。
  生1:香蕉弯弯的。
  师:你真会观察,用词真准确!谁能说得更好?弯弯的香蕉像什么?
  生2:弯弯的香蕉像月亮。
  师:是吗?月亮有时是圆圆的,有时是弯弯的,我们应该用哪个词来形容弯弯的月亮呢?
  生2:香蕉弯弯的,像月牙。
  师:你能自己纠正,真了不起!以后,我们说话要做到用词准确。谁还愿意说?
  生3:香蕉弯弯的,像小船。
  生4:弯弯的香蕉像镰刀。
  ……
  师:我们已经很清楚香蕉的形状了。大家再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
  生5:香蕉是黄色的。
  师:你能说出几个表示黄颜色的词语吗?
  生5:淡黄、土黄、橘黄……
  师:你选择哪个词来准确形容我手中的这根香蕉呢?
  教师出示:香蕉穿着( )色的外衣。
  生5:香蕉穿着淡黄色的外衣。
  生6:我平时见的香蕉还有许多小黑点,应该说:香蕉穿着淡黄色的带小黑点的外衣。
  师:现在你能连起来介绍香蕉的形状和颜色吗?
  生6:香蕉弯弯的,像小船,香蕉穿着淡黄色的带小黑点的外衣。
  师:连着说两个香蕉,是不是有点啰唆了?你能把第二个“香蕉”换成别的词吗?
  生6:换成“它”字。香蕉弯弯的,像镰刀,它穿着淡黄色的带小黑点的外衣。
  ……
  师:刚才,我们交流时只是调换了括号中的词语。现在看谁的本领大,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香蕉的形状与颜色。
  生7:弯弯的香蕉像黄色的小船。
  师:你可真了不起!老师奖励你一根香蕉。听了大家刚才的介绍,我真想尝一口香蕉,可是怎样才能吃到香蕉呢?
  生8:把皮去掉。
  师:(演示剥香蕉)你能把“去”换成一个更形象的词吗?
  生8:剥。
  师:这个“剥”字用得真好!瞧,这果肉多诱人啊!它是什么颜色的?
  生9:黄色的。
  师:谁能用一个更准确的词语来表示呢?
  生10:米白色。行吗?
  师:这个词真好!(凑上去闻)让我们闻一闻,香蕉的味道怎么样?真香啊!你们也可以剥开香蕉皮,闻一闻,尝一尝。
  几个学生品尝。
  生11:真香啊!又甜又香!
  师:“又……又……”这个句式用得真好,把香蕉的香甜都说出来了。
  学生陶醉,回味滋味。
  师:香蕉味道怎么样?(板书:味道)请你们说一说。
  出示:剥开果皮,露出( )的果肉,尝一口( )。
  生12:剥开果皮,露出米白色的果肉,尝一口,又香又甜。
  生13:剥开果皮,露出米白色的果肉。尝一口,真甜。香蕉真好吃!
  师:你还加了一句赞美的话,真棒!
  学生继续热情地交流。
  师:现在,老师提更高的要求,请大家连起来介绍一下香蕉。我们可以加上一句:我最爱吃( )。(出示卡片,生连起来交流一段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增强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互动交流。这次训练,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营造了愉悦、宽松的交际环境。教师激励性的语言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多种活动,如指导学生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使他们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三、创设情境
  师:如果老师到你们家去做客,你们愿意把自己爱吃的水果介绍给我,让我品尝吗?我们先试着练一练。
  师:(生邀请师)谢谢你邀请我到你家去做客。
  师:这么多水果,我都不知道吃哪种好。请问哪种水果最好吃?你能给我介绍吗?
  生:这里的西瓜最好吃。西瓜又大又圆,它的皮是绿色的,上面有墨绿的花纹。切开西瓜,就能看到红红的瓜瓤和黑黑的瓜子。咬一口,又沙又甜,好吃极了。西瓜不但能给人消暑解渴,还能给人带来营养。
  师:说得真好!听了你的介绍,老师真想马上吃一口。
  师:你还想不想当小主人,请大家到你家做客?
  生:(兴奋地)想!
  师:那好,让我们开始行动,邀请我们的客人。
  教师设计的口语交际创设了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情绪也随之高涨起来。学生们兴致很高,主动参与,乐于表达,勇于表达,而且学会了怎样表达,怎样待人接物,怎样与人相处。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教师注重采取多种形式,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在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反复经历、体味,给学生充足的语言实践时间和空间。课始师生交流,课中同桌交流,课尾师生、生生交流。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群体间的互动,关注到每个学生,正是双方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倡构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这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内在需求。而合作型学习模式凭借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也逐渐走进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中学生参与度、学习内容、小组协调性方面的内容仍值得反思,教师应把握语文合作学习的趋势,合理调控引导,精选合作内容,促进语文教学长足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 反思与趋势  [中图分类号] G623.2 [
[摘 要]处于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开始强调自我,自主意识大大增强,逐渐进入第二逆反期。他们适度的逆反是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正常现象。但如果逆反过度,则会给家长和学校老师带来很大的困扰,给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带来损失,甚至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当有小学生诘问“凭什么让我去!凭什么让我干!”时,班主任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就此问题展开分析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逆反;案例;策略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体,面对未知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情感、意志和行为认知。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教师要注重情感教学,通过媒体导入、主题滋润、互赠祝福、目标引导等策略,改变以往“死教书”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情感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7-0046
鲁洁教授曾经说过,品德课程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课程。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引领学生的生活,就能让品德课魅力无穷。  一、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让教学添亮色  学生已有的生活,是教学的起点。教师在教学《大好河山任我游》时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让学生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学生当然是满怀自豪地说出了家乡的名胜古迹:春秋淹城、天宁寺、天目湖、茅山等。当教师把常州的名胜古迹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出来时,学生对家乡的美
[摘 要]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經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取科学知识。只有经过这样的经历,学生的思维才会随着手指的舞动而跳跃起来。  [关键词]科学探究;探究式学习;开放性引领;实验;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4008802  《折形状》是苏教版《
[摘 要]本土文化是教育取之不竭的“宝藏”,尤其是在美术教学中,我们难以抵挡本土文化元素的诱惑力。现通过以新疆的本土文化元素为例,对把握教材意图、利用本土文化元素丰富教学内容以及创设本土文化情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更开放的美术课堂教学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本土文化 教材 教学内容 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很强的学科,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仅靠自己去理解、去学习数学,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不仅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方式,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
[摘 要]边读边写的方法,不失为小学作文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将读作为打开小学生认识作文的突破口,让学生从读作文中积累素材,学习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并灵活运用于写作中,这样能有效提升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 作文 读 写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08  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领悟读、写两种方法的精妙,并将这两种
口语交际,是人们一生中使用得最多的表达手段和交流方式。在未来,随着生活节奏、工作节奏的加快,通讯工具的发展,口语交际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运用将更加广泛和频繁。人们的书面表达也大多以口语交际为基础,甚至可以说,一个人可以不会书面表达,但不能不会口语交际。但是,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往往过分注重书面表达的训练,忽视口语交际的训练。这种教学安排是不利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的。苏教版教材不仅在
[摘要]将传统校园文化活动改造成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结合实践活动课程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它有助于学校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和“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涉及活动主题的产生和学情定位、活动组织和活动过程、活动达成的目标等。  [关键词]实践活动;寻找春天;活动指导;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2008702  一、活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