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研组团队建设 创建教师发展共同体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而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不断探索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建设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2004年秋季开始,基于学校教师队伍发展状况和学校教育质量,围绕学校和教师队伍长远发展目标及规划,我校开展了主题为“建设和谐团队”的教研组建设活动。几年来,学校探索出了一条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创建了教师发展共同体。
  通过观察、访谈,我们发现在我校教师观念中存在:教学工作是教师个人的“事”,教师自身发展更是教师个人的“事”,教师的教学活动普遍是“单兵作战”的状况,教研活动如“一潭死水”。基于这种情况,学校着手开展教研组建设工作,创设教师发展共同体。
  
   一、分析原因,抓住引领教师走进发展共同体的切入点
  
   造成学校教研活动“一潭死水”、教师的教学活动普遍是“单兵作战”状况的原因是学校原有的活动机制,如教师个人评优、评先等造成的教师间的竞争意识。在教研活动时,一些教师不愿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拿出来与人分享,更不愿意别人走进自己的课堂听课学习。
   如何打破旧思想对教师的束缚,成为了引领教师走进发展共同体的关键点。
  
  二、制定措施,引领教师主动走进发展共同体
  
  确定优秀教师引领机制。学校有一批优秀的教师,包括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学校为这些教师搭建了发挥能力、展示风采的平台。让这些有经验的教师帮带徒弟,通过听课、评课,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在教研组、学校教学研究活动中,让这些教师发挥学科专业能力,积极参加指导、评课,使这些教师的带头、示范、引领作用在日常教学工作,以及教学研究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作用的发挥,帮助其他教师解决了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让教师们体会到了集体教研的“益处”,从而使教研活动具有了“吸引力”。
  确定集体展示机制。为进一步打开教师心灵壁垒,学校变教师个人展示、评优为“教研组展示”活动,教研组推出的课,代表整个集体的共同研究成果。在学校开展的教研组展示活动中,看到的不再是教师个人忙碌的情况,而是整个教研组全体教师忙碌的身影,活动后的教学研讨交流在老师思想中真正成为了“对课堂教学”的研讨,而不是对“教师个人”的评议。
  
  三、搭建平台,让教师在集体中成长
  
  教研组开放周活动。教研组开放周活动分三个层面开展:一是常规的教研组内教学实践研究活动。同组教师间互相听课、评课,相互促进提高。二是教研组集体课堂教学研究展示课活动。组内推荐教师,代表本组研究最高水平对全校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三是对外展示课活动。开展“家长开放课”、“协作区研究课”等活动。
  区、市级教学研究活动。在积极开展校内教学研究活动的同时,学校积极拓展教师发展空间,让教师们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我校有20余位教师是区中心教研组成员,直接参与区中心教研组活动,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每学期都有不同学科教师在区级作研究课,不仅为授课教师提供了发展空间,而且通过组内、校内教师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一次次试讲、评课活动,使我校每位参与教师都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市、国家级教学实践研究活动。很多教师的论文、教学案例在市级获奖或在市级、国家级刊物发表,还有一些教师参与到国家重点课题的研究中,切实提高了自身的教学研究水平。
  我校开展的教研组建设,解决了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营造了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教研组文化氛围,使教研组成为了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共同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
其他文献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昔日以传播高效便捷、覆盖范围广泛而自骄的媒体广播,不仅要受到传统的报纸报刊、电视节目的竞争,还要面对日趋激烈的网络媒体竞争,尤其是当方便快捷的
西城区按照“三区战略”思想,以创建学习型社会为先导,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率先在所属7个街道各成立一所成建制的社区教育学校,金融街社区教育学校就是其中之一。  自2006年12月成立以来,我校在西城区教委和金融街街道领导下,充分发挥了社区教育的龙头作用,在“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实践中,主动将学校各项教育工作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之中,为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贯彻终身
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认真贯彻落实总行的改革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积极推进经营转型,不断优化经营结构和资源配置
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暨西城区社区学院是由西城区政府主办的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2000年,适应社会教育需要的变化和现代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变化,特别是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理念的逐步确立,西城区政府整合区内成人教育资源,将1958年成立的西城区职工大学(原西城区干部业余大学)和1986年成立的西城经济科学大学以及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西城分校、西城区财贸干部学校、西城区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组建成立了新的西
  海峡两岸经济的互补性,源于两岸在资金、资源、技术、人才、劳动力、市场、管理等经济要素等方面有所差异,从而产生地域间分工协作的可能性,发挥这些分工协作的可能性,推动两
通过介绍春季果园的园地整理、肥水管理、覆盖、果园间作和复合经营指导果园春季的地下管理工作.
一、引言rn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日趋科学和规范,但与国外先进项目相比,国内相当一部分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还较为粗放,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一些已
期刊
从多年的图案课教学中,我发现此学科要比素描、色彩、速写等其它学科易于被学生们所接受。因为图案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图案中的纹样、色彩都会刺激学生的眼。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作为北京市最大的城近郊区和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朝阳区面积470.6平方公里,适龄学生近14万人,另还有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如此广阔的区域内,面对如此众多的中小学生,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