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单元主题,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da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均采用“单元主题”的编排方式来呈现文本。教材在确定了各年级的主题后,再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每册的单元主题。这样的编排,有利于教师从大语文观人手,根据不同的单元主题,设计不同类型的主题教学,灵活采用教学策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着眼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氛围中学语文,用语文。
  
  一、重视主题。提升积淀
  
  在单元教学中,教师应以单元主题为切入点,最大限度地运用教学资源来组织教学。对于单元主题的理解,在接触到北师大版的教材时,我最初的理解是同一单元里,课文的思想是同一主题的,那么所选课文的思想及语文天地设计的思想导向都是一致的。如单元主题是“真诚”,所选的课文反映的都是人与人相处要真诚;单元主题是“规则”,课文所讲的亦是规则的作用及体现。然而,随着在教学中的思索,我觉得每个单元的这些主题,不仅仅是思想主题或知识主题,更是一种文化主题。借助主题,学生会发现,课文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一年四季、成长的经历,他们感受到生活在语文中,而语文也在他们的生活当中。在主题教学中,不仅仅要依靠文本,更要引导学生进入主题阅读的拓展和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积累。如学习“礼物”一单元,让学生谈谈自己最想把礼物送给谁,为什么要送给他;学习“火与光”,让学生举办“激光产品推销会”;学习《新月集》,给学生推荐泰戈尔的书……诸如此类,使语文的主题教学呈开放式存在,“从而让一个个主题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使母语文化能够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去”。
  
  二、活动延伸,体现探究
  
  语文教学,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活动的延伸是必不可少的。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从封闭的课堂走向社会,从“师”“书”单调的信息来源变为全方位的感受,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因此,在单元教学中,教师可设计相应的活动,使课堂向课外延伸,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成长。“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每个主题单元的学习中得到的收获也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允许他们独立去探究,自己去体会。
  例如,在第六册“书信”这一单元的教学中,结合我班所开展的活动,我向学生出示我代表全班所写的一封信——寄给云南黄茅岭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一封信(当时我们班开展了“给山区孩子一份爱”的活动,我发动全班学生捐赠衣物和学习用品,并把这些物品邮寄到了云南黄茅岭小学),这使学生一下子明白了书信的作用。在学完课文《送往小木屋的信》后,我费尽心思,找到了驻守在伊春的森林警察的地址,并请全班学生写信给他们。此项活动得到了全体学生的热烈支持,他们各施本领,洋洋洒洒写下了自己准备寄出的平生第一封信。信寄出后,我们果真收到了远自黑龙江伊春寄来的回信,学生们很激动,很快就回了信。但是,由于伊春的森林警察是写总回信的,学生们的热情很快就消退下去了。如何让这项活动延续下去呢?思索再三,我想到了“手拉手”的活动形式。通过和安溪蓬莱小学联系,我班和对方学校的三年级学生结成了“手拉手”中队,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手拉手”伙伴,学生们通过书信进行联系。有了一对一的书信往来,学生的写信热情高涨,从三年级开始,这项活动延续到六年级依然在进行,不少“手拉手”小伙伴还成了互诉心声的好朋友。这样的活动,使课文教学延伸到了课外,延伸到了学生的生活当中。
  
  三、人文工具,并驾齐飞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主题单元的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应该是和谐统一的。文字构成了文章的生命,文章体现了文字的力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吟咏人文之美,亦要带领学生顿悟文字之美,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如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的教学中,对“喜欲狂”的体会,对“放歌”、“纵酒”的推敲,不仅仅是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更是要体会杜甫那份爱国之情。又如,在第九册第十·单元“家园的呼唤”主题教学中,在学习了《鸟儿的侦察报告》后,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式,让他们在校园和家里作调查,写写《我的侦察报告》,使他们感受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及这种浪费给地球带来的危害。
  主题单元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教师应该通盘考虑整个单元的教学安排,把握单元主题的主体特点,将自己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之中。教师不能以课教课、以课授课,应博采众长,把单元的内容融会贯通,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意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深挖教材,并提出多维教学目标。这样的教材编排也给了学生新舞台,学生不能只满足于学科成绩,而是把课堂与生活相结合,把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来,尝到知识带给生活的变化和乐趣。
其他文献
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把语文课上成训练课也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训练并非指那些习题式的机械练习.本人以为,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突出重点  一篇课文包含诸多训练要素,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几乎无所不包,假如面面俱到,则显得杂乱无章,学生难以掌握。教师在教学中,每节课的训练都要
对一例犬细小病毒病从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随意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便可以发现,古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这数十首古诗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既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又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学习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从古诗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读出语言美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古诗的语言简练,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诵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声,悦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系列的新观念、新思想、新理念不断涌现,课堂中的动态生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的个性张扬、活力四射。这样的课堂是语文教师孜孜不倦追求的,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是充满生命力的。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一味地追求生成,一味地追求课堂气氛的和谐,面对学生的一些错误或无意义的生成,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加以正确地引导,而是一味地讨好学生,常常使自己迷失其中。  一、 莫在生成中
生猪的免疫抗体和疫病监测是调查猪病发生、传播的重要途径,采集的猪血样品的质量好坏更是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猪静脉采血方法,以期为广大防疫人员
本文以流动性较大的湖南湘西A县苗族为个案,探究流动对少数民族青年婚姻产生的影响及其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婚姻变迁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推进的进程,受中国经济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