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技术与地震工程

来源 :世界地震工程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hiji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仿真是以系统科学、相似技术、信息技术与应用领域有关的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专用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真实或设想中的系统进行动态研究的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具有可行、安全、经济、方便等特点,因而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由于强烈地震的罕遇性、突发性、瞬时性、破坏性和复杂性,观测、试验和分析等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些限制。仿真方法能够解决一些其他方法不易解决的问题,可以作为上述方法的有益补充。分析了仿真技术在地震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其适用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其他文献
国家体育馆双向张弦屋盖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是国内外首次进行的如此大尺寸空间结构的试验,作者进行了竖向和水平的二维地震动输入的振动台试验,通过对试验得到的结构在二维地震动作用下的加速度、应变、内力响应的分析,为评价国家体育馆屋盖结构在二维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及今后同类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试验数据,同时结果表明双向张弦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大跨度结构体系。
巨型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是一种新型的巨型结构体系,是在吸取巨型框架结构体系和巨型桁架结构体系优点的基础上被提出的。对巨型框架-支撑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
首先利用遗传算法全局寻优的特性找到LQR控制中的最优权系数,然后得到控制力的状态表达式u=-GZ,在此基础上利用简化的模糊推理算法设计Takagi-Sugeno模糊控制器,对某城市高架
本文考虑曲线梁桥在竖直方向的弯扭耦合以及水平方向的弯曲、轴向变形,导出了曲线梁单元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传递矩阵。给出了用传递矩阵法计算曲线梁桥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
通过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的有限元分析,并借助脉动试验和跑车试验,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桥自振频率略高于理论计算值,结构动力
从地震工程技术的应用、地震防御和应急救援以及防震减灾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综述了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大城市防震减灾对策。通过对这些对策的认识,对于提高我国大城市防震减灾对策有积极的意义。
利用复变函数法与多极坐标法对中间是半圆凹陷、一边是斜三角形凸起和一边是等腰三角形凸起的组合地形对SH波的散射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将求解区域分为3个部分,再分别构造不同
采用非线性地震波动反应分析方法,将坝体、地基、库水的强震反应本质上作为满足体系中接触面边界约束条件的波传播问题,在时域内以显式有限元方法求解。在不同概率水平的地震波
路段作为交通系统的主要部分,它的破坏将会严重影响交通流量,甚至会使整个交通中断。本文讨论了路段的震害现象、原因和影响因素等,简单介绍了公路的地震破坏评估方法。根据唐山和海城地震中铁路震害的统计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铁路在各烈度下的震害评估模型,并分析了其评估结果的合理性。
推导了后张顶底角钢梁柱节点的初始刚度及极限承载力的一般公式,并利用ANSYS建立了其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该节点在地震荷载下的受力特征。分析表明,后张顶底梁柱节点具有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