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D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优化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ohu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重症感染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将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参数与体外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参数结合起来的PK/PD在提高抗菌药物疗效、阻断细菌耐药性产生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抗菌药物的PK/PD特点,就其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药物选择和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期刊
明确感染的病原菌对于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极为重要,然而细菌感染往往临床诊断容易,病原诊断困难,因此采用经验治疗的概率高。本文将针对细菌感染的临床和病原诊断,经验与病原治疗的概念作扼要介绍,以期帮助临床医师能更好地理解细菌感染的诊治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目的评估持续质量改进项目的落实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控制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EICU>48 h的所有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尿液样本送检主动提醒系统模块于2014年1月1日全面使用,导尿指征再评估主动提醒、引流袋更换主动提醒两大模块于2015年1月1日全面使用,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尿液样本送检情况,2014年1月至2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血清外泌体miRNA-122的表达及其与血清中循环miRNA-122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CV感染导致的24例慢性丙型肝炎(CHC)、21例肝硬化和15例肝癌患者,同时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样本,分离血清外泌体并提取外泌体中总RNA,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清及其外泌体中miRN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控制细菌耐药起到积极作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是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本文就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一介绍。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碳青霉烯酶基因及黏菌素抗性基因mcr-1,并分析mcr-1的特性。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分离的34株CRE,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筛选KPC、NDM、IMP、VIM和mcr-1基因,对携带mcr-1基因的CRE进行质粒接合转移
目的通过比较肺炎链球菌不同克隆株(国际流行克隆和上海本土克隆)在有无抗菌药物选择压力下适应性差别,分析其流行的原因并推测今后可能的优势克隆。方法选取Taiwan19F-14克隆ST320及ST271各1株,上海本土克隆1株,均为青霉素不敏感菌株,通过体外PK/PD模拟口服阿莫西林500 mg,1次/8 h和1 000 mg,1次/8 h给药方案并绘制动态杀菌曲线,以ABBC0-24 h与AAC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