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了解我国传染病防治领域政策的侧重点和整体布局,分析政策工具的应用情况,为我国传染病防治领域政策的出台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Rothwell和Zegveld的政策工具分类方法,结合管理过程和利益相关者维度,对2010-2020年传染病防治领域的83份国家层面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构建传染病防治领域政策的三维分析框架.结果 环境型最多,供给型次之,需求型最少,分别占56.29%(322/572)、29.20% (167/572)、14.51%(83/572);政策在不同阶段分布不均衡,涉及的利益相关者
【机 构】
:
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山西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我国传染病防治领域政策的侧重点和整体布局,分析政策工具的应用情况,为我国传染病防治领域政策的出台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Rothwell和Zegveld的政策工具分类方法,结合管理过程和利益相关者维度,对2010-2020年传染病防治领域的83份国家层面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构建传染病防治领域政策的三维分析框架.结果 环境型最多,供给型次之,需求型最少,分别占56.29%(322/572)、29.20% (167/572)、14.51%(83/572);政策在不同阶段分布不均衡,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结论 我国传染病防治领域的政策在三个维度的分布均不合理;政策工具的内部和外部结构存在失衡的现象.建议优化政策工具的结构,重视部分子工具的使用,平衡各方利益相关者需求,提高政策的三维耦合程度,改善“政策倾斜”现象,促进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背景:缺氧诱导因子是骨缺氧微环境中关键的基因表达调节因子,了解缺氧诱导因子在骨形成、骨重塑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骨稳态失衡类疾病的影响,对探索骨稳态失衡类疾病的防治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查阅国内外相关医学文献,对缺氧诱导因子在骨形成、骨重塑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对缺氧诱导因子与骨稳态失衡类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方法:在2021年4月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NCBI和PubMed数据库2000-2021年所发表的文献,中文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骨形成、骨重塑、骨稳态失衡类疾病、调控机制”;英
目的 运用COX回归与决策树探讨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1075例自2013-2019年入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采用检验、COX回归模型探讨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借助决策树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更晚的FIGO分期、非鳞癌或腺癌的病理类型、深层肌层浸润、赘生物直径≥4 cm均是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宫旁阳性、阴道穹隆受累是肿瘤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而脉管侵犯、尖锐湿疣是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决策树结果显示肌层浸润和赘生物直径的影响
背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优势受到术后融合器沉降的影响.内固定辅助可以提供更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能减少沉降的发生,其中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固定避免了后方切口的损伤.目的: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并与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比较,分析融合器沉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方法:14例(17个节段)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内固定患者(侧方钢板组);12例(15个节段)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双侧椎弓根螺钉组).
背景: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SCHWAB教授曾提出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9° 的标准,但统计学显示国内人群骨盆入射角值较欧美人群小,应用此公式对国内患者进行腰椎前凸矫正存在争议.目的:评估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骨盆腰椎匹配值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探索合适的腰椎骨盆匹配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2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病历资料,随访时间均>6个月.分别测量、计算出术前和
目的:慢性踝关节不稳的特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平衡稳定性下降、本体感觉异常以及背屈活动度受限等症状.关节松动能有效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刺激本体感觉的恢复.文章系统性分析关节松动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PubMed、EBSCO、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等电子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关于关节松动干预慢性踝关节不稳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文检索词为:关节松动术、松动、慢性踝关节不稳、踝关节不稳;英文检索词为:mobilization with 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