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构建方法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sky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的规范要求下,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应当合理安排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美术源于生活”,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方式就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将生活带入课堂中,让生活与美术能够完美结合,从而营造出广阔的教学空间。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艺术表现力、生活时实践力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还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了几点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构建方法,望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
  【关键词】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构建方法
  前言
  在教育水平不断取得进步的情况下,初中美术也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初中美术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形象感知能力的同时,对其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的初中美术教学常常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脱节,所表现的内容均是空洞、呆板的,缺乏生活情趣与生活依托。现阶段的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传授基础美术技能,没有意识到生活与美术之间的联系,忽略了社会文化资源对学生美术灵感的激发作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素质人才,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将美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构建起具有生活化的美术课堂,使美术学科的教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进行美术教学前,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初中美术不仅仅是简单的绘画课和美术课,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堂。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编制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总是特别感兴趣,因此,要想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将美术与生活联系起来,使课堂具有趣味性,促近学生与美术的距离,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以初中教材中《春天的畅想》为例,教师在教授前,可通过投影仪向学生展现春天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回答“春天还有哪些景象?”这一问题,鼓励学生勇于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通过绘画将自己所想到的春天景象画出来。这样不仅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中遵循生活化的原则
  在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应以生活化为原则,联系日常生活,拉近美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并对学生强调艺术创作的基础均源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细心观察,指导学生联系自身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身边的人、事、物等,都能够引发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教师在课堂中除了要对常规教材资源进行讲解外,还要将生活素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例如,为了解学生对色彩、功能、造型等喜好,可让学生观察在生活中橱窗的布置、所欣赏的服饰、房屋造型等,并鼓励学生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构想,从而就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科学地运用教学手段
  教师为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如示范激励法、游戏模拟法、鼓励诱导法、表演体验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非干小组,并鼓励其开展各类创新或者探索活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为维持课堂秩序的同时还能增加课堂的愉悦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以初中教材中《校园一角》为例,教师在课堂中讲解了透视原理的基本知识后,可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学校的某个角落:操场上的学生身高虽然都差不多,可是远处的学生会显得更加小;同样高度的楼房,距离越远就变得越矮。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对透视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四、扩展教学资源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教材资源,还要对生活资源进行挖掘, 将美术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其对生活的关注度。贴近生活的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信息化资源、公共文化设施、文化资源等,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出来,在提高学生美术水平的同时,还能增加其对生活的认识。在教学完成后,教师还可适当地做教学延伸,通过有意识地实践,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使学生发挥和展示其天赋、潜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完《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寻找相关资料,然后根据学校现有的民族服饰、挂件等进行搭配,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风情与魅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初中美术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还能为其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途径。生活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应当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遵循生活化原则、科学地运用教学手段和扩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构建。
  【参考文献】
  [1]罗敏.生活化策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7):171
  [2]任敬伟.新理念下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初探[J].少儿科学周刊.2014(01):28
  [3]刘丽红.初中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初探[J].小作家选刊.2014(10):103
  [4]骆玉群.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07):77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学物理教学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利用问题引领学生探究知识在教学中得到的充分的实施。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运用问题引领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的作用,旨在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物理;问题引领;教学  我们知道,问题从来都是教与学的载体,更是人的思维诱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彰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地位,那就在教学中引导学生
基于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的商品车自动模拟配载系统,能够解决目前整车物流配载中效率低下和配载周期长等现实问题,进而提升整车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摘 要】探索历史教学的有效途径,巧妙利用智能交互式白板开展初中历史教学,力求创新历史课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打造历史高效课堂,提升学生历史素养。  【关键词】智能;交互式白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交互式智能白板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或会议辅助人机交互设备,可在电化教室和多媒体会议室内取代传统的投影幕布和白板的功能。智能交互式白板具有写、绘画、修改、注释和保存等功能,为课堂师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所要求的高中历史教学就应该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能够积极的发现和创造。但是受到目前我国的中学教育水平等很多现实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的部分地区,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历史教学并没有很好的贯彻实施。所以,如何实现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值得深思。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  历史这门学科承载着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但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历史
【摘 要】 生物科学史是生物知识探索、求知的客观记录,其内容丰富、多彩,将其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教育学生在生物学习中要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不断实践才能获得真知,提高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促进了高中生物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高中生物教学;兴趣;主体地位;理解和记忆  高中生物课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