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杨胜利生活实践教育研究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_sea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总书记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总体要求,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既是对前面四育的有益补充,又是育人目标的最终落脚点。
  如何将劳动教育落地落实、开花结果,结合实践,笔者简谈以下几点。

落实劳动教育,需要父母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第一课堂。如果父母好逸恶劳,家里一片凌乱,不知收捡整理,又如何能培养出热爱劳动的孩子?父母自己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从小对孩子进行诸如儿歌、动画、故事等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持续不断弘扬劳动精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思想教育到位了,父母还要通过自身的勤劳行为,做出示范和表率,除了爱岗敬业,勤俭持家,在家里还要引导孩子从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打扫房间卫生、整理自己的衣物,帮忙择菜、倒垃圾等。根据具体情况,父母还可给予孩子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从生活的琐事中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还要教会他们劳動的技能、方法,提醒他们在劳动中注意安全,进而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喜悦。

落实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创新机制


  劳动教育不是狭隘的、片面的,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劳动教育的目标具有多维性,包括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技术素养)、劳动思维(包括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等7个方面。劳动教育还具有融通性,是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基础,对于其他四育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概括起来就是“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劳动教育尤其需要做到知行合一。但长期以来,中小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大多还停留在主题教育、理论说教上;日常劳动和适度的勤工俭学更多也还是一种任务性、指令性的安排,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有的班级、个别老师还把劳动当作“惩戒”学生的一种教育手段,未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价值感、荣耀感。
  我们不妨换个思路。学校除了每周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清洁大扫除外,近年来,在“三自一导,多元评价”德育理念的指引下,每学期还在学生中评选“十星标兵”,其中一星就是“劳动星”,对那些热爱劳动、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彰、奖励,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在班级、寝室“星级文明创建”方面,劳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指标,通过这种正面激励引导,学生能以劳动为荣,不仅认真搞好寝室内务,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包干区卫生打扫。
  对校园内的公共劳务,如环境卫生、考场布置等,我们改变以往任务分配、责任到班的指派模式,实行“班级劳动申报制”,凡是参与的班级均加分。各班踊跃申报、积极认领劳动任务,把被动劳动变为主动担当。除了适度的、必要的体力劳动,管理服务也是一种很好的劳动。学校坚持开展“小红帽”值周活动,通过文明示范岗,各班学生每周站岗执勤,宣传文明就餐理念,维护公共秩序,做好卫生保洁,协助食堂工人师傅收捡餐盘,清理桌椅,将劳动观念落地落实。
  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充分利用富余土地,建立了高标准的“学农基地”,使之成为对学生开展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以及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基地。“学农基地”为每个班分配一块土地,在符合学校规划的前提下,自主开展蔬菜、瓜果、粮食、花卉等农林园艺的种植、管理、采摘体验活动。
  “学农基地”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相关活动,实行班主任负责制、班级导师制,各班在班主任和导师的指导下安全耕种,科学实施。每个班配备一到两名指导老师,教会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劳保安全防护、生物学知识、病虫害防治等。学生劳在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还能分享劳动成果。“学农基地”每学期适时开展一次采摘活动,并在校内进行成果展示和农产品交易活动,让师生充分体验劳动的收获和分享的喜悦。
  除了常规田间劳作、管理,“学农基地”还鼓励师生积极从事土壤改良、新品培育、田野观察、实验探究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学农基地”的各种体验活动与劳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班级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经常对劳动过程中的心得、收获进行总结、提升,鼓励探索、创新。
  劳动不分贵贱,但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之分,而复杂劳动往往具有创造性。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让学有所长的同学充分发挥兴趣、爱好、展示才干,开展创造性劳动,我们在校本课程、社团活动中,允许学生自主申报,开设一门校本课程或牵头一项社团活动,让学生将知识、兴趣与劳动(主要是课程开发设计、活动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受到学生的欢迎。目前,在学校开展的校本课程中有创客智造、摄影艺术、无土栽培、播音与主持、汉服文化、模拟联合国等40余门课程,学生社团有文学社、演讲与主持、棋类社、夷广传媒、环保社等30多个精品学生社团,其中就有学生自主申报开设的课程。

落实劳动教育,需要社会提供平台


  家庭和学校能够实施的劳动教育是有限的,社会才是劳动实践的广阔天地,劳动教育最终要走向社会,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实践平台。一方面,学校积极联络社会各界友好单位,拓展了40多个校外实践基地,给学生创设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学生在寒暑假走进工厂、农村、社区、医院、火车站、图书馆、敬老院等各大场所,不仅深入一线见证了各行各业火热的劳动生产场景,还能亲自动手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体验了劳动创造的价值。劳动实践后,学生还要进行总结、提炼,撰写出研究性学习或社会实践报告,进行分享交流、评选表彰,有的还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进一步提升了劳动的品位和境界。2019年,邹明耀、卢韬、程文皓、郑天成、李锦帆等同学将研究性学习成果整理成论文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汪智悦、陈林夕、张祎萌同学在特级教师谢彬老师指导下完成了《宜昌智慧养老模式的成效、问题与对策研究》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典范。
  另一方面,我们引导学生人人争当志愿者,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服务活动。“三峡蚁工”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是宜昌市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公益组织,多年来,许多学生和家长自发参与其中,利用周末、春节等节点在城市江边沿线捡拾垃圾、杂物,他们不计回报,热火朝天地忘我劳作,身体力行保护长江母亲河的生态环境,成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创建工作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类似的劳动实践还有很多,比如,学生走进敬老院、参与中华鲟放流活动、定期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爱心义卖、植树造林、高端研学体验……学生在劳动中奉献社会,体验到精神上的幸福和快乐。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真快乐。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枝繁叶茂,让劳动教育开花结果,绽放魅力。
  (作者单位:宜昌市夷陵中学)
  责任编辑/鄢志勇
其他文献
一名化妆师用液体眼线笔和眼影,在眼皮上创作出了一系列美丽的图画。这些图画的主题既有童话中的场景和人物,也有美丽的装饰品,甚至连寿司都被她美美地画在了眼皮上。在这位化妆师看来,化妆并不仅仅是让女人变得更美,更是一种艺术情怀的表达。
冬季,人们常因气候干燥,或贪吃火锅、川菜、烧烤等美食而出现上火症状,如口干舌燥、扁桃体发炎、咽喉肿痛等,在发病初期可用盐水进行治疗。  其具体方法是:若感觉咽喉有轻微不适,可用盐水做晨间漱口剂;若出现咽喉肿痛,每日可用浓盐水漱口5~6次。  中医认为,食盐是药食两用佳品,其性甘、咸、寒,无毒,有护嗓、杀菌、消炎、解毒、凉血润燥、止痛止痒等功效。因此,用盐水漱口可对咽喉起到保护作用。  此外,在日常
恐龙家族有哪些成员?各国生产的坦克、飞机、大炮等武器都有哪些不同凡响的本领呢?地球上近70%的区域是海洋,那里一定充满了秘密吧……本系列图书共有16本,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恐龙、汽车、武器、动物、海洋、发明等。你想要一份暑期阅读大餐吗?那就赶快行动吧!
“这个事至少拖慢了我7个月的上市进程。”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的时候,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鹰公司”)董事局主席古少明说,“除开我个人名誉的损失之外,给集团造成的直接和间接业务损失至少5个亿。”  古少明口中那件令他和公司感到懊恼甚至不忿的事情发生于2011年,彼时宝鹰公司正为首次在中国境内公开发行A股并上市做着积极筹备工作。  由于公司在成立初期曾发生过涉及企业经济性质
油尽灯枯,常来比喻人的生命能耗尽时不得不撒手人寰。大型机械设备在开机的瞬间,会大量消耗能量,其耗费的能量可以是正常情况下的很多倍。人体也有这样的情况,在某种瞬时能耗特别大的情况下,疾病就乘虚来袭。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生活中,我们可能都听说过这样的事情:某某人因为某件事,闷闷不乐或气火攻心,结果一病不起。极度暴怒、憋屈、强烈的嗔恨心,都会迅速消耗能量,进而导致血压升高、肿瘤、心脏病等等。  情
摘 要:新一轮课改已经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但核心素养在中学物理课堂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教师教教材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课时紧张 、数理不协同、初高中不衔接仍然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痛点.针对现实问题,本文以“比”的应用为例,从“物理新思维教学建构”视域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改良与创新,旨在解决现实问题,推进学科素养落地,并为教师培训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理新思维;课堂建模;核心素养  文章编号:10
2017年8月26日至30日,中国古筝(兰考)高端论坛暨“中国南北古筝名家音乐会”在素有“中国民族乐器之乡”的河南兰考举行。来自国内几大音乐艺术院校的老中青古筝教育家及南北筝派的古筝名家、流派传人齐聚兰考,就当代古筝的音乐教育、流派的传承,传统古筝与流派的关系,古筝的制作与创新等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与主旨发言。在研讨发言中,对如何在古筝专业教学中传承各个艺术流派的精髓,如何使中国古筝教学的优良传统不
在江苏省通州市教科研部门的大力扶持下,2003 年,通州市教师自发组织创办了“名师之路”教科研沙龙。名师沙龙坚持以名师为龙头,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参与教科研活动。它一方面注意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教师成长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培养和造就通州名师,另一方面重视发挥沙龙组织对全市教师的辐射、带动功能,逐步走出了一条名优教师群体培养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之路。本文试图通过对通州经验的解读,
现如今,社会的变化,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加上越来越重的压力不断考验着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少人不堪重负,危机重重。有数据显示,精神上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总人口的20%到40%。  我们所面临的心灵危机不容忽视。如果没有恰当的心理疏导,短期的心理危机会演变成长期的精神疾病。而当人出现心灵危机和情绪危机时,往往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很容易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比如自杀,比如伤害他人。本期策划,我们请来三位
“教师专业发展”是从国外引进的概念,它表达了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共同心愿。现在,几乎所有校长和教师都在谈论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都在努力追求和践行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家在实践中生成了很多有价值的做法,但也确实存在许多困惑和问题。如果我们不面对和解决这些困惑和问题,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就会受阻,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就不能真正本土化。  几年来,笔者一直与一线教师接触,深入了解了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