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南京“五间”

来源 :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1987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中旬,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率团赴北京考察,他在考察总结会上指出,考察目的是为了解决南京的“五个疑问”:疑问一,大学科研院所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对我们有没有用?疑问二,科技教育人才创新资源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真正为我所用,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疑问三,如何对待市内外两种科教人才创新资源,要不要并如何把内外两种资源都利用起来?疑问四,把科教人才创新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政府要不要有所作为,如何有所作为?疑问五,如何看待GDP总量速度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如何看待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关系?
  
  三把钥匙
  
  从本质上说,“五个疑问”是关于特大城市发展新资源、新动力和新目标的思考,具有鲜明的南京个性。2010年,南京的GDP总量已突破5000亿元,人均已超过9000美元,是全国人均水平的2倍。但这一发展成就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占用土地和低廉劳动力,过度消耗资源和能源,具有不可持续性,这也是中国经济和城市发展所共同面临的普遍问题。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特定的发展阶段,解答“五个疑问”,需要三把理论钥匙。
  首先是城市分工理论。城市按规模和特性形成功能分工是现代城市体系形成的客观基础。一般来说,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核心,应以服务功能为主,中小城市应以生产功能为主;以直辖市、省会城市为代表的特大城市应建立以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咨询、文化医疗、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以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和中小城市共同发展。
  其次是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经济发展是—个长期持续性与阶段性有机统一的历史过程,不同发展阶段有特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提出经济发展有四个阶段:生产要素导向、投资导向、创新导向和富裕导向;创新导向最富有竞争力,具有锐不可挡的气势。很显然,南京目前正处在向第三个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作为综合实力雄厚、经济发达的特大城市有条件率先进入创新导向阶段,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发展创新型经济,冲破资源环境约束。
  第三把钥匙是城市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伴随着知识和信息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出现了“后现代化”、“再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等新现代化理论,这些理论虽有差异,但基本共识是:现代化主要目标是知识化,是工业经济社会文明向知识经济社会文明的转变过程。从总体上说,特大城市基本走过了以工业化为主要目标的经典现代化过程,应率先向以知识经济为核心内涵的再现代化或第二次现代化目标迈进。
  
  交出答卷的关键词是“三新”
  
  南京提出“五个疑问”并不是思考的开始,而是探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标志。今年7月2日,中共南京市委全委会作出决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回答了“五个疑问”。概括来说,南京交出答卷的关键词是“三新”:新资源一科技教育人才,新动力一创新,新目标—打造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
  根据创新驱动战略,南京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翻番”和赶超目标:到2015年,力争在“十一五”基础上,实现高层次人才占比、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上市科技企业数量三个“翻一番”;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在孵科技企业数、科技服务业总收入三个“翻两番”;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7%,人才资源总量超过220万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
  为实现以上目标,南京制定了宏伟而详尽的未来五年八项重点计划,包括“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建设计划,高标准规划建设接轨国际的孵化器、加速器、中试用房和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打造30平方公里的科技创业特区和人才特区,集聚科技创业企业1万家。同时,实施高端研发机构集聚计划,设立国际企业研发园,引进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研发机构超过100家;引进其中独立法人研发机构奖励500万元,非独立法人研发机构奖励200万元或IOO万元。
  在人才第一资源方面,有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引进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3千名,其中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1千名、港澳台及外籍创业人才1千名、国内创业人才1千名。还有科技创业家培养计划,是重点培养一批在相关领域开创技术新路径、商业新模式、产业新质态的领军型科技创业企业家人才,培养成功科技创业家200名以上。
  在企业上市方面,建立科技创业企业上市跟踪服务机制和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实现科技创业企业境内外辅导上市100家。在科技创新创业平台上,实施平台共建计划,各区(县)和各类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60个。
  在起关键作用的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建设方面,南京计划建立和完善覆盖科技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多元化科技创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基金总规模突破500亿元,扶持科技创业企业1万家。
  此外,是自主知识产权开发计划,建设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1万件。
  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南京宣布对外不搞“唯GDP"竞赛,对内淡化GDP总量考核,重点把R
其他文献
策划人语  在政界,“倦怠”依然是一个含混、敏感、私下的话题。即便在商界它早已获得共识。在各类调查数据上,它一次次被证实真实的存在。  在领导眼中。那只不过是下属“有情绪、不在状态”;在公众眼中,那是被诟病的“缺乏职业道德、无病呻吟”;即便公务员自己,也尽量回避“倦怠”二字,而将其看作“身累了、心累了”。  没有人愿意将公务员与“倦怠”两个字联系起来。但当工作倦怠向公务员袭来的时候。伤害的却是公务
有人提出“悲情政治”的说法,引起争议,用之于对《官味》的阐释,倒是适合的。  我国官场向来以立德修身为上,事功次之,所以孟子说:“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这种犬儒式为官之道,所表达的是对德政的推重、对官场的蔑视,一种道德至上观。熊召政作《张居正》,塑造一位实行者形象。张居正一反千年官场常态,“重用循吏慎用清流”,用“好官”斥“好人”,为一意推行万历新政聚集了一群意在“立功”之人。注意于事功的实行
“这是弟弟送给你的,恭喜你当哥哥啦!”  “不生孩子的理由千百个,生孩子的理由只有一个——孩子是这世间最美好的小东西!”所以,有了儿子之后,我想再生一个,给他做伴。  一切都很顺利,小宝降生了。看着襁褓中的弟弟,大宝兴奋地问:“妈妈,这就是我弟弟?”“是。”得到我的肯定答复后,他俯身在弟弟脸上轻轻嘬了一口,说:“他好小啊!”我把提前准备好的礼物递给他:“这是弟弟送给你的,恭喜你当哥哥啦!”他接过礼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为我们描绘了2020年世界的4种迥异图景:经济全球化仍在继续,但会出现更多的亚洲面孔;美国继续塑造国际秩序;伊斯兰宗教教义将挑战西方社会准则的主导地位;非国家力量带来的安全冲击,将导致因此失去人性的极权社会。  哪种情况最可能发生?虽然科技变革将继续推进全球化的发展,但有3个因素会决定政治结果。  首先是中国的实力及其使用方式。民意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认为,中国“很快就将主
居家防疫期间,孩子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受到了影响,这些变化是否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困扰?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31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  受访家长中,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3.0%,来自二、三线城市的占55.7%,来自四线城市的占9.5%,来自农村的占1.9%。  调查显示,97.1%的受访家长关注孩子居家学习的心理状况,其中,43.2%的受访家长非常关注。  93.0%的
问:我家宝宝两岁多,能自己吃饭,但吃几口就不吃了,要求吃水果。晚上,他不愿意吃饭,夜里要喝三次奶。如果尊重孩子的要求,我怕他以后就不吃饭了,且要求会越来越多。还有,他有时要求吃垃圾食品,我能给他吃吗?  小朱   答:食色,性也。吃饭是本能,孩子不会无缘无故不喜欢吃饭的。如果他没生病,却出现吃饭问题,可以断定他的问题是由大人造成的。孩子想吃什么、吃多少应该由他自己说了算,不应该由大人来规定。你可以
在日常称呼中,人们一般喜欢将国务院部门简称为“国家××部(委)”,如“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但如果你去看机构全称,就会发现,不同部门的准确名称,开头几个字是不同的。有的开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的开头却是“中国”,如中国气象局;有的开头又是“国家”,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这里,都有什么区别和讲究呢?  “名称的开头”,其实是个外行的说法,规范的说
我现在读小说,不会过多关注作者的写作技巧,而是在意其故事能否打动我。我床头总是放了几本书,每晚睡觉前翻翻,好看的作品让我一夜难眠,不感兴趣的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王跃文的新作《黄叶满地》是一篇能让我一口气读完的小说,吸引我的有四大原因。  抓住了“上挂”这个点——信访局长、办公室主任、纪委书记……这些年不同类型的官员被小说家写个遍。《黄叶满地》却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上挂”干部,这是一般民众
前不久到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调研,发现了恩施不少好的基层治理经验,尤其是恩施“农民办事不出村”和“村医、村教进班子”的实践,让人印象深刻。  恩施是典型的山区,山大人稀,交通不便。在目前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的背景下,农民与政府部门打交道,不仅仅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而且他们根本就不清楚应该怎样去办这些事情。恩施“农民办事不出村”,通过在村一级设立代办员,就极大地便利了村民办事。村民找代办
【策划人语】  原本低调的铜陵市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因为直指街道办事处的撤销,近期骤然升温,并引发诸多讨论:街道办是撤还是留?社区能否去行政化?如何平衡改革中各方利益关系?“铜陵模式”可否复制……  诸如此类问题,促使我们对社区综合体制改革的观察,具有了多维视角。由此,本刊把关注点聚焦在改革源头——铜官山区。作为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发端于铜官山区的社区综合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