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历史教学中图像史料的有效应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shiz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很高要求,要求在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能提高其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并培养其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历史教学的目标不再仅仅是追求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获得历史信息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大量的图像史料,与单纯的文字史料相比,图像史料更为直观、形象,因而更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如何有效应用这些丰富多彩的图像史料进行辅助教学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图像史料概述
  图像史料也称影像史料或可视史料,狭义上指承载历史信息的图像资料,包括图片、地图等。而从广义上定义,其范围除了狭义上的图像资料之外,还包括遗址、遗迹、文物等实物,还包括相关历史纪录片在内的影视作品以及传达或呈现历史理念的资料。
  从形式上可将图像史料分为两大类:影视史料和图片史料。影视史料又分为历史剧情片(影视作品)和历史纪录片两种。剧情片指的是反映历史事件的相关录音、电视剧、电影等,历史纪录片则是指相关历史文献纪录片以及当时拍摄的新闻纪录片。与剧情片相比,图像史料更为复杂,从细处可分为科学技术图、社会生活和政治经济图、人物图像图、地图、艺术品图等。另外,从来源上看,也可将图像史料分为再造性图像史料、原始性图像史料两种。其中,再造性图像史料指的是后人根据已有的历史信息,通过想象创作出来的有关历史的漫画和图画等。原始性图像史料则是指真实存在的,能够直观反映历史面貌的纪录片、古画、照片、拓片等。
  二、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通过对图像史料的分类分析,可知图像史料多种多样,为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图像史料,采用不同的应用策略,以充分发挥不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作用。下面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图像史料运用形式。
  1.所选的图像史料应具有典型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广度
  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图像史料能起到举一反三、拓展思维的效果。在学习历史事件时,往往有众多图像史料可供选择,教学时所选的图像史料并非越多越好,而应挑选出那些有代表性的图像史料,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清朝末期外强侵略中国,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的相关历史内容时,为突出反映侵略者的暴行,教师可选择英法联军侵华时焚烧圆明园后的照片。透过照片,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片狼藉,然后教师再将圆明园遭到破坏前的图片与之进行对比,强烈的反差撞击着学生的心灵。教师此时可对照片的内在信息进行解读,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联想和思考,透过这些典型的图像史料,使学生对历史真相有更深认识。
  2.所选的图像史料应具有一定的深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不单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内容,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要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应用图像史料进行辅助教学时,就应选择那些内涵丰富的图像史料,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
  例如,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时,很多学生已对二战的相关历史知识比较熟悉,有些甚至能如数家珍,其知识拥有量可能超过教师。教师若采取直接讲授的方式或随便选择那些能直接反映历史内容的图像史料,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其思维能力难以得到锻炼。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可导入一些寓意深刻的历史漫画。如选择历史漫画《三头怪兽》时,可先试问学生漫画中的三头怪兽分别代表哪三个国家,然后引导学生结合二战的背景资料,一步步解读漫画的内在寓意。透过历史漫画的解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能够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到其本质属性,锻炼提高了历史思维能力。
  3.所选的图像史料应具有联系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历史概念
  在应用图像史料进行历史教学时,所选择的图像史料应具有内在的联系,遵循由浅入深、相互补充、相互呼应等原则,促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系统的历史概念,从而培养整体的、连贯的历史思维。
  例如,在梳理抗日相关战役时,由于战役较多,学生可能出现先后颠倒的情况,而历史学习的要求是要注重历史事件的时间性,这也是历史考试的重点之一。为帮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教学时可利用图像史料强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间性。如利用多媒体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抗日战役,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直至1945年的湘西会战。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选择正确的图像史料并加以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很多时候,人们在遇到问题时,习惯采用以牙还牙、硬碰硬的方法,这样只能激化矛盾,让冲突升温,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多一份忍耐谦让,用温柔的一面去化解矛盾,
自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问世,从幼儿到大学教育都有合作学习的影子,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合作学习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代表作有美国的罗伯特·斯莱文提出的认知理论。该课堂模式要求在教学中激励学生共同学习,加强学生间合作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我校通过实践、分析、对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合作无学科特点。在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容易迷失改革的方向,不分学科、内
初中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仍存在着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分层教学话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以促进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教学中英语知识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不断增大,学生个体差异逐渐显现出来。这种差异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不同学生自身的智力存在差异,即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存在差异;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所面临的挑战和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无疑对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
高校实行党委书记兼校长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利于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必须健全民主管理和决策制度,强化民主监督;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规范"一
世界上有一种神奇的东西,它可以使人精神焕发,信心百倍,也可以使人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当她波动时,“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当她平和时,“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当她激烈时,“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种东西就是人的情绪。情绪对人的所有活动,特别是一些创造性活动的完成,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研究它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我们追求四十五分钟内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  情绪
所谓生成,就是创生、构建和生长,也就是从已有的事物中生长出来的新事物新现象。语文课堂生成带有极强的即时性和机动性,课前预设、课堂教学互动、教学评价等因素都会对课堂生成有效性产生重要制衡作用。预设科学充分,应对课堂即时状况就会游刃有余;课堂教学中的师生、生生互动水平越高,课堂生成效率也就越高;课堂评价对提升学生积极性发挥重要催生作用,生成有效性自然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教师要对课堂生成有充分认知,调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