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10 mg/5 mg序贯7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病情进展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日至2021年3月2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COVID-19患者住院病情进展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2例,同时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病情进展非糖皮质激素治疗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在吸氧时间、胸CT好转天数、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进入ICU治疗患者比例均有明显减少;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北京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10 mg/5 mg序贯7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病情进展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日至2021年3月2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COVID-19患者住院病情进展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2例,同时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病情进展非糖皮质激素治疗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在吸氧时间、胸CT好转天数、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进入ICU治疗患者比例均有明显减少;且病程第4、7、14天C-反应蛋白、粒淋比值恢复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I辅助肺CT系统显示,在病程的第4天,糖皮质激素组的全肺炎病灶体积,全肺炎症病灶平均密度恢复均优于常规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程的第4天、第7天,糖皮质激素组的全肺炎症病灶体积/全肺容积优于常规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10 mg/5 mg序贯7日治疗对阻断COVID-19患者病情进展可能有效,在诊治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
其他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严重程度不一,可从轻度上呼吸道感染到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死亡.目前尚缺乏对COVID-19有特异性治疗作用的抗病毒药物,感染患者(尤其是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急迫.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MSC)以其免疫调节和再生特性在临床试验中备受关注.本文就MSC对COVID-19的免疫调节作用及临床试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而对MSC的进一步研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八珍汤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进行八珍汤主要活性成分的筛选,Drugbank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应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化学成分-靶点网络;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Drugbank获得ITP的相关靶基因,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与ITP靶点相映射,获得交集靶点,即八珍汤作用于ITP的预测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在线构建交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目的 探讨免疫性相关指标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三者对慢性荨麻疹的应用价值;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各个指标与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TNF-α和IL-6水平高于对
目的 观察活心丸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 因未能测得半数致死量(LD50),故采用最大耐受量(MTD)试验.取SPF级KM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给药组,24 h内单次经口给药,给药组给予3.5 g/kg活心丸药液,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密切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连续观察14 d,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3、5、8、14 d记录小鼠体质量、摄食量及饮水量.给药后1d及14 d各组雌雄分别取10只,摘除眼球采血,检测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解剖观察各脏器,取心、肝、脾、肺、肾,称重并计算脏器
目的 为我国建立和完善药品上市后评价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日本法律法规文献资料,研究构成日本上市后监测体系的重要元素.结果 在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good vigilance practice,GVP)和上市后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ood post-marketing study practice,GPSP)两大法规的指导下,日本既完成了老药的再评价,又通过再审查对新药上市进行严格把关;通过药品上市后调查制度和药品风险管理计划(Risk Manag-ement plan,RMP),完善了药品全生命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