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情境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YW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初级中学贵州遵义563000)
  
  构建教学情境模式,实施情境教育是实现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创设情境,实现优化教育环境,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其中。在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实现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而契合,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在潜移默化中主动的积极的获取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充分发挥。
  一、创设课堂情境,实现学生参与、感知、体验有效互动
  根据情感驱动原理,利用移情作用,情境教育能形成学生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初中学生是极富有情感的,真情总是激荡在学生纯真的心灵间,在客观环境的作用下,学生很易于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对象,课堂情境的创设就是利用初中学生心灵上这一最宝贵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情感的纽带作用和驱动作用。怎样做到有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首先要注意课堂氛围的渲染,要极具感染性和共鸣性。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通过运用小品、图画、音乐、漫画、演讲故事等艺术直观手段来渲染,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发起相应的情感,如在学习《奇妙的情绪》一框内容,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模拟扮演在不同情境中情绪感受,学生惟妙惟肖的神态,极富感染性的语调,滑稽夸张的动作,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充分感悟,一种动态的课堂情境自然生成,充分展示本课程充满生命活力的特征。在学习《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师选取播放2008年奥运会耳熟能详的歌曲《北京欢迎你》的精彩表演画面,运用音乐的魅力拨动学生的心弦,强烈的情境感染和刺激,使学生真实感受到中国对世界的平等、开放、参与的态度,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
  其次,进行课堂情境创设时,要有问题性和时效性。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并结合新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创设热点问题情境,采用把教材中的知识和社会热点有机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处理好理论知识的现实问题,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思想品德课引来源头活水,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灵性地感悟,乐此不疲地探索,充满激情地创造,在热点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层层深入,鼓励学生思考探究,点燃激荡学生思想火花。课堂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习的热情,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如在讲授《传承民族精神》这一框内容时,老师抓住社会关注的“4·20四川雅安大地震”进行层层设问:“积极组织抗震自救的灾区人们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从四面八方奔赴灾区的志愿者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为救助被埋群众把个人安危抛之脑后的人民子弟兵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纷纷的慰问和物资支援又说明了什么?”“我们各位青少年应该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学习他们精神应该怎样落实到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样的教学情境设计,选取的素材是最新、最热点的内容,使学习过程变成探索、思维的创新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和谐人际情境,缩短师生、生生心灵差距,形成有效的学习状态
  古人曰“感人心者,莫生于情。”教育家赞可夫曾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的精神振奋,思想活跃。”因此,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心灵接触的动态过程就是学生心灵沟通、情感交流的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意味着师生之间在交往中的频率增加,在心理上的距离缩短,在情感上的沟通共鸣,而且是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而发挥主动学习精神的催化剂,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对实现教育的有效性起到积极作用。
  和谐的人际氛围情境创设,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课堂外创造一种“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的学习氛围来缩短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有效教学,课堂中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风趣幽默的语言,启发诱导的方法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
  和谐人际氛围的情境创设中,需要教师具有教育智慧,寻找教育契机,果断处理教学突发事件,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亲切,从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增加自信心,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和风细雨育人无声”的意境。
  三、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实现学生对知识有效的体验
  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提倡“在做中学”。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学生从教学过程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这就需要为学生创造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让他们走出教室、走出学校,通过调查、访谈、上网搜索、实地考察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生活中亲身体验感悟。如在学习《保护环境是我国基本国策》一框中,教师组织学生到本县城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本地区“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污染”的现状,写出小论文进行讨论,并共同提出整改方案,交给本地区的人大代表在人大会议上作为议案提出。通过一系列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既驱使学生加深对课堂内容的感受和理解,使他们情感得到体验和深化,实现有效的学习和体验,又锻炼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他们才能,收获“学以致用”的成效。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格局,进行情境的创设,不仅能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学习,实现教师引导、轻松点拨的有效教学;而且能充分体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焕发出的无穷活力和诱人魅力。
  
其他文献
林业资源型城市是指林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城市,是根据森林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而逐步建立和形成的。因此,森林资源是林业资源型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同其他矿产资源
(乌兰浩特市第五中学内蒙古乌兰浩特137400 )    《思想品德》阳光课堂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我就结合自身的教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要求创新、发展的时代。作为培养21世纪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知识传播者——高校教师应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累积专业发展的知识,完善专业知
JPCYJD型长冲程智能抽油机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实现光杆的直线往复运动.该抽油机在南堡采油二区大规模使用,通过日常对该设备运行参数和采油井井深和泵径的对比分析研究,通
政府绩效管理已经成为当代公共行政中一个重要的管理方式和工具,公民参与到政府绩效管理中来,建立政府与公民的持久互动关系无疑是衡量政府绩效比较公正客观的一种方法。因此实
(武强县教学仪器管理站河北武强053300)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来说,也感觉应该充分利用“为人师表”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潜移默化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心里,从而真正达
(东阿县第二中学山东东阿252223)    人们从事任何一次活动,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活动的效率问题,而且都会努力尽可能高效率地完成活动。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追求效率,多快好省,更是它的目标之一。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效率不高或达不到预定效果也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因此,明确课堂教学活动追求效率的意义,深入研究和探讨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路就成了当务之急
(浦北县张黄镇初级中学广西钦州535319)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新课改下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思想品德初中生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大潮席卷中国大地,在全面实施新课程后,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
(惠水县甲烈乡中心学校贵州惠水550602)    怎样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素质教育,优化教学过程,必须强化五种意识。   一、强化培养学生思品能力的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基础教育要打好两个基础:一是要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二是为他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打基础。而要打好这两个基础,培养能力是核心。
(习水县第四中学贵州习水564600)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 一阶段,通过精心设计导言课来激发学习兴趣;第二阶段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巩固学习兴趣 ;第三阶段是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来发展学习兴趣。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