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作文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ibo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出现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的现象,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或只是简单地记流水账,农村小学生更是如此。于是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习作课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
  作文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学生缺乏生活体验,觉得无内容可写。(2)平时缺少语言积累,内容难以生动具体。(3)作文题材单调,缺乏想象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充分挖掘生活素材
  农村的信息交流相对来说不通畅,学生的见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接触的事物比较单一,课外读物也不充足,所以农村学生更觉得习作时无话可写了。可实际上,农村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有利的、优越的条件。农村学生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沁人心脾的空气,清澈见底的小溪,郁郁葱葱的树林,菜苗青青的园子,让人沉醉的稻花香……这美丽的景物,无时无刻不在学生的身边。课余:与兄弟姐妹一起养鸡喂猪,和爸爸妈妈一起在田间耕作,和同学好友一同捉鸟捞鱼……这些事情充满了生活的乐趣,都能给学生的生活留下深刻的体验。农村学生和大自然如此亲近,生活如此充实,这些都是城里孩子无法体验的。这也恰恰是农村孩子的优势。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很多学生却无动于衷,或虽感到优美,却无法用语言表达。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这么多,学生却往往只注意大事,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这也是造成了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原因之一。为此,在作文教学时,我适当地把学生作文的目光从广阔的天地引向每天发生的具体的小事情上,比如写关于“父母的手”的作文的时候,我就让他们回家仔细观察父母的手大小、形状,一天都做了哪些事,怎么用手做,体现了父母手的什么特征,通过手做出来的事情表达了父母什么样的情感,等等。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有观察就有内容,有内容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引导他们学会观察事物,感受生活,让学生每天回忆发生特别的、有趣的、有意义的、难忘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什么事是有价值的了。事不在大小,在内容。要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让学生知道作文就是说说真话、写写事实、表达真情。
  二、教会学生摘抄积累,丰富语言文库
  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仅仅靠上课对课本的阅读,如果不进行课外阅读,胸中无积累,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干巴巴的,让人读起来如同嚼蜡。因此,我除了上好文本外,还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从中汲取养分。并且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做好摘录笔记,把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积累下来;读后写写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天长日久,慢慢的,学生积累的素材多了,语言自然丰富了,还提高了阅读能力。学生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在习作的时候有词可用、有话可说,自然“下笔如有神”。
  三、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应该贯穿整个作文教学过程,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干瘪,立意不新。学生的写作思路靠想象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渲染。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
  1.巧妙利用文本内容,进行再想象。
  文本是学生写作最好的范例,充分利用资源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课文插图,让学生进行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的练习,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再想象的途径。例如《田忌赛马》一课时,第二次赛马结束后,孙膑遇到田忌,会是什么情景?还会发生什么事情?让学生想象,续写出符合事情发展的故事,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激活了学生想象。又如教学《坐井观天》的续写时,我先让学生们讨论:“青蛙跳出井后会怎样呢?”学生们经过讨论整理形成了这样的思路:青蛙跳上井—看到什么样的景物—再次与小鸟对话是什么内容。我就因势引导让同学再次围绕重点词“怎样—特点—内容”展开联想,进行续写。续写既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又升华了文本的情感,可谓一石二鸟。
  2.选取相关的事物、词语或片断,让学生进行整合、编写。
  例如随便写下几个词语、几个事物或几个片断,让学生编上一段故事。这类填空白的训练,可以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逐步提高。也可以画下几种不同的植物、动力或人物,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说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想象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然后进行描写。这样既能激起学生的童趣,又可以让他们的想象力更活跃。
  3.仔细观察生活,激发丰富的想象。
  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脱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特别是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表达作者对世界的认识。这类作文实际上是对现实的再现。如写“森林运动会”一文,这一类作文就是让学生结合现实的生活实际,结合想象,从而进行习作。
  总而言之,农村学生并不是不会写作文,作文教学也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教师有效利用农村的广阔资源,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恰当地运用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一种心理活动。阅读能力对学生学习功课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激发他们对阅读的浓厚兴趣,使其乐在其中,是摆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在农村,要形成课外阅读氛围十分困难,一是在家中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是课改的重点和关键,是课改的攻坚战。教师应着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那么,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下面谈谈教学实践中的四个基本要点。  一、精心
摘 要: 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质朴无华、脚踏实地进行教学。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其功至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讲得再漂亮也无法替代学生自己的语言实践和作文实践。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人文内涵 教学反思    语文课非常重要,学生应对其有感情,受到真、善、美的感染熏陶,从而在教学中挖掘作品人文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灵动的文本,品味语言特点,赏析修辞手法,领悟写作技巧,能有效地培养语感,知道哪些词语重要,感受哪些句子优美,从而学会摘录笔记、积累语言。然后,引导学生由课内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拓展,从课外读物上丰富语言材料,这是逐步增强学生语感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以北师大版第七册《师恩难忘》的教学为例,谈谈“随文积累,培养语感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贯彻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正是为学生语文素养及终身发展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
摘 要: 作者首先分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从鼓励学生的质疑入手,探究如何培养问题意识,最后结合教学经验,分析并归纳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质疑。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问题意识 情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我们在小
摘 要: 学生公寓党建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公寓、社区,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又是造就全面发展人才,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建立“党员责任区”、创新活动载体、制度建设等途径对于公寓党建工作效果显著,同时公寓党建工作更要贴近实际,加强监督,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协作。  关键词: 高校党建工作 学生公寓 管理模
摘 要: 作者通过组织唱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猜字谜等识字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学习成就感,体验识字教学中的快乐,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趣味教学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