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实用解题技巧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822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1.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2.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3.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江县职业中学 636600)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的方法有很多,如“通过周记和作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解决学生的困难;通过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感恩亲情的意识;通过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诚实善良的品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协作,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心理暗示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通过渗透这些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
摘要:关注课堂学生的心理,笔者从课堂教学的心理调控(创设情境 引发求知心理;合理疏导 调整焦虑心理;把握落差 满足探究心理;打破常规 拓展期待心理;感受喜悦 享受成功心理;“最近发展区” 维持探求心理;设计空白 激发创造心理)和课堂情感的心理调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两方面关注学生,发展学生,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学生心理;有效课堂;心理调控  数学教学在《新课标》的实施下,有了很
摘要:阅读是帮助学生理解、积累书面语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听、说、读、写四项训练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识字能力和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是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好的阅读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阅读能力培养,关键在于培养阅读的兴趣、习惯和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如何引导学
随着人们对外语的广泛重视,英语目前已成为小学教育一个重要的内容。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英语教师已意识到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在小学课程表中,英语已经排入日常教学中,并且要求教师在上课期间尽量使用英语上课。尽管这样,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效果仍然很差,尤其是英语口语教学,下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谈谈对口语教学的思考。  一、口语教学的现状  现行小学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学生年级越低,回答问题越积极,课堂气氛越活跃
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与习惯,  严重影响其对文章所表达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熏陶。很多孩子之所以不喜欢阅读,是  觉得阅读和自身的素质,能力没有什么瓜葛,总觉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实际上  ,一个人的阅读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曾记得欧阳修有这样一句话:“立  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就是让小学生要懂得阅读不仅能学到知识,而  且让读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