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伴随真实感的理解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真实感的理解于2008年编写进日本《小学理科学习指导要领》(译者注:相当于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其意义是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各个感官进行具体的、亲身体验的观察、实验,通过调查自然事物和现象及自主地解决问题,得到相关的基础知识,提升基本技能,学习到有关自然事物和现象的性质、作用、规律与真实自然是有关联且对生活是有用的,从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理科的意义和实用性,提高学习理科的兴趣。
  伴随真实感的理解的三个方面
  1.体得——对具体经验实现的理解
  这是让学生的各种感官起作用,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来研究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为今后的理科学习打下基础。
  2.习得——对主动解决问题实现的理解
  理科的学习由预想、假说、观察、实验的计划以及实施、结果处理、考察、结论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构成。学生在不断追问探索的精神支持下,以观察、实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通过自己亲自解决问题,学生能收获真实感的理解。
  3.纳得——对自然以及生活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
  学生能认识到自然事物和现象的性质与功能是在真实自然中发现的,而且正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发挥着作用。有真实感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理科学习的意义和有效性,使他们提高对理科学习的热情。
  伴随真实感的理解的三要素
  1.保持问题意识
  学生沉浸在自己的问题里面,他们遇到困境时不会半途而废,而是沉浸在思考的乐趣之中。
  2.使看似不相关的东西产生联系
  通过感觉来解决问题往往涉及看似不相关的东西,但是这些看似与问题不相关的东西中却蕴含着解决办法。将这些东西建立联系,学生就可以切实收获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3.经验的重新构造
  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中,我们可以通过重构来捕捉变化,使学生理解那些看不见的变化。
  上述三个要素结合起来,就构成了初级的有“真实感的理解”。
  日本六年级理科《大地的结构和变化》单元教学分析
  1.儿童在经验或体验中理解的知识(体得)
  这个单元中涉及的大地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很大差异,因此它们的“地质结构”就有所不同。
  考虑到学生的经验和知识不同,教师先让他们观察并交流地层花纹,制订学习计划,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使之变为主动学习。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地质结构的照片,使他们认识到地质结构是条纹状的。然后,学生以“怎么制作条纹”为问题,在塑料瓶和透明茶杯中进行制作条纹的实验,他们为了制作条纹不断进行尝试:
  “把沙、红土、砂土不同的东西叠加就成了条纹花样。”
  “花纹不平坦是不是会显得更逼真?”
  “我觉得应该变硬一点,可不可以稍微放一点水?”
  “能不能倒进去很多水?”
  经过这次体验,学生总结出制作漂亮条纹的要领:放入不同种类的砂土,稍微放入水固定一下效果更好。这样一来,他们的体会就和地层在自然界是如何形成的这个内容连通了。
  此外,通过这次实验,学生也收获了接触砂土的真实体验(如图1)。
  2.学会知识和技能(习得)
  实地观察上石津的黏土层和火山灰的沉积物,以便学生能够辨别。换句话说,这是可以使用的知识。
  事实上,仅仅通过传统的教学获取知识是不够的,所以教师采用到上石津实地调查沉积物这个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更可靠的知识和技能(如图2)。
  3.关于自己的生活的探究活动(纳得)
  在上石津实地调查活动结束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如何被自然事物和现象所感动这个问题。如果学生能够自己看看这些地层,想想那些来自这个地层的熟悉的事物,那么他们就可以感受到这个地层的变化形成过程是惊人的。
  为此,学生有必要提前掌握每种沉积物的特点,能够辨别“水的作用形成的地质层”和“火山的作用形成的地质层”,提高对沉淀物的观察和辨识能力。通过利用以前学到的知识和考察熟悉的地层的组成部分,学生可以进一步对自己所居住的地球产生推断。
  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来看、洗、摸,对黏土进行仔细观察。
  学生通过“有一个树木化石”,可以推断过去这个地方的树木被水冲走,变成了化石,由此可以推断这一个地質层是由于水的作用形成的。学生通过“有一层火山灰”,还能推断出过去发生了火山喷发。当学生看到这些地层时,他们感觉到能够知道过去的情况真是太神奇了。
  此外,学生还通过3D图像(JAXA提供的材料)了解浓尾平原的情况。他们重新意识到——自己生活的地球被山脉包围,砂土堆积,向海洋蔓延(如图3)。
  在这些实践中,学生从“不知道为什么自然界有这么美丽的条纹”,到“能判定这个地层是怎样形成的”,再到“能从化石推断出这里曾经是湖底的事实”,他们都逐渐成为能进行探究活动的学者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习了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观察能力,受到了精神上的鼓舞。
  总结
  通过像这样三方面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伴随真实感的理解,并且可以和中学的理科学习相连通。
  需要注意的是,有“真实感的理解”并非仅局限于直接的经验。当一个学生意识到新问题时,自己思考这个问题,或者注意到一个没有预料到的新关系时,随之质疑和思考,这些则是“真实的感觉”,这是单纯依靠教师讲授无法实现的学习。以有“真实感的理解”三要素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体得、习得、纳得这三个方面,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另外,日本中学理科的目标中并没有包含“伴随真实感的理解”这句话,但是对于小学来说,理解是伴随“真实感”的,这是小学理科教学需要特别关注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100037)
  (注:文中日本六年级理科《大地的结构和变化》教学流程译自《伴随真实感的理解,提高科学思考的教学方法——从“知道”到“理解”,寻求生存能力》,作者为大垣市立江东小学校藤林纯子。)
其他文献
随着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低年段的科学教育又重回大众的视野。那句“学习要像科学家那样认识和看待自然世界”便成为两者之间的桥梁,也是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低年段的科学教学在开展实施过程中又应注意些什么呢?我认为,教师加强学生对现象观察和描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目标先行,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里提到,科学教师应整体把握课程标准、教材的设
【摘要】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基层党建工作乃至基层工作业务开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定海航标管理站的党建活动现状和取得成绩展开,对党建活动开展过程中局限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党建活动;基层组织;航标管理站  定海航标管理站(以下简称定海站),隶属于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宁波航标处,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为正科级编制。定海航标站保障着宁波舟山
数字化实验系统(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即DIS,简称数字实验)是一种新型实验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及实验软件包(专用软件、通用软件)等构成。作为系统核心的传感器可以认为是人类感觉器官的延伸,通过传感器可以测量温度、pH、CO2浓度、O2含量、光强度等。数据采集器则是数字化实验的“显示器”,它能够显示各种测量数据,以数字的形式直观地呈现给实验者。数字实
近期,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坚持现有标准、确保低保制度持续平稳运行的基础上,适度“扩围”。明确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经本人申请,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通知》明确提出,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城乡低保标准,但低于低保标准1.5倍,且财产符合当地相关规定的低保边缘家庭。《通知》要求,对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岗复工
人教鄂教版《科学》教材(以下简称“本套教材”)的编写特色之一是注重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本套教材中,大部分课程都有一个科学实践活动,有的课程有两个或三个科学实践活动。这些科学实践活动包括探究实践活动和技术与工程实践活动。在所有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思维活动都处于核心地位。这些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基本遵循科学思维的一般过程,使学生有机会进行多种形式的思维活动,并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在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的低年
一、引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出示摆钟图片),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钟。  师:这个钟有什么特点?  生:外面有时间刻度,里面有一个可以摆动的东西。  师:因为它是靠这个东西来回摆动计时的,所以叫摆钟。知道摆钟是怎么发明的吗?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5页的科技史内容。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  师:伽利略在观察教堂里的吊灯时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吊灯有节奏地来回摆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近日联合印发实施《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各地要以“百万青年长技能,促进就业见行动”为主题,以高校毕业生和其他青年群体为培训对象,大规模组织开展青年职业技能培训。2020年至2021年,面向各类青年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0万人次以上,提高青年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扩大和稳定青年就业。《行动方案》强调,组织实施好六大培训计划:一是青年學徒培
项目介绍  该项目要求五年级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设计并制作汽车装置,项目的标准和限制条件如表1,该汽车装置只能用化学原料作为动力驱动。在制作前,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并分享各自对项目的理解:  采用何种材料进行制作?  如何形成化学动力?  能使用家里的玩具车吗?  完成这个项目需要多长时间?  可以选择项目搭档吗?  小组成员既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项目开展所需时间,可以每天2—3
《小小游乐园》是大象版《科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是整套教材工程与技术领域的第一个单元,也是低年段对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培养的第二个单元。在本单元中,学生将经历技术学习和工程领域的一些实践活动,如辨别身边常见的材料,认识常见工具,并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在活动中,学生能通过多種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将通过一系列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科学态
科学高效课堂就是在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使教育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师生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地体验学习科学的快乐,并形成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追求小学科学的高效课堂,不仅要有老师高效的教,更要有学生高效的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科学,并利用评价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