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4106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的迫切性,面对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好综合国力的提升,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充分认识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性。
  关健词: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特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多样性
  随着中共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中国的改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也是以农业为主体的省区,农村的群众文化工作也是我区群众文化工作的主体,我们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科学地设想出什么样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蓝图,如何搞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1、经济建设高于一切,文化建设淡漠
  改革开放以来,大搞经济成了人们的重要工作,而对群众文化的意识则很淡漠,然而,农村群众文化应该是与当地地方经济的状况相适应,如果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而群众文化工作却没有到位,无论从干部、经费、设施、活动都没有相应的落实,这就是领导重视不够,有的干部也清楚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意义,也知道“治穷先治愚,治愚搞文化”的道理,但是他们往往急功近利,乡镇文化干部不稳定或者挪作它用,不安排、不重视,不能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需求,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群众文化建设,越是穷的地方文化设施越差,干部群众文化意识就淡漠,从干部到群众主要心思都是在抓经济建设,忽视文化建设,认为文化建设无所谓,只是在农闲的时候,或者上级检查的时候才想起抓文化建设,应付差使,把文化建设当成可有可无的事情。特别是党政工作考核,应当把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做为重要的考核内容。首先要领导重视,能够有计划地得到财政应有的固定的资金保证,并逐年增加,有一个稳定的文化管理干部队伍,形成多元化的即国家、集体、个人兴办的文化格局,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需求,呈现出对经济的推动态势。
  2、农村缺乏群众文化活动场地和条件
  现在有的农村文化建设设施空白,有的乡村干脆没有文化站,没有专人,没有费用,缺乏必要的能够吸引群众积极性、主动性的设备,如图书、乐器、电脑、健身器材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还得从小处着手,如果没有一家一户的兴旺富裕,没有一村一社的繁荣活跃,就谈不上一个乡镇一个群体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农村务工人员的外出,农村留守人员减少,很多人除了干农活,干家务就是围着电视看到头,或者一部分人聚众赌博,打牌或其他不健康活动,观念上没有参与文化建设的思想,所以就从客观上造成农村文化市场的不景气现象。
  3、缺乏正确的思想指导和专业技能指导
  现在的农村人人忙种地,年轻人很多到外头打工,没有人关心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农村需要有一支常年关心、辅导、专门负责的技术人才,强化管理体制,培养一批有政治素质热爱农村文化工作、有事业心、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文化干部,包片、包村,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常抓不懈。不能只是到了应付检查的时候才抓。搞形式主义。
  变送“文化”下乡为“种文化”下乡,不能在一个地方送则有,不送则无,搞形式,要表本兼治,才是乡镇和从村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须对乡镇和不发达地区的文化发展战略从根本上调整,让文化根植于基层,让它生根、开花。“种文化”一定要在建设上落到实处,承担起农村文化的组织,实施辅导工作,开展各种各类丰富的文化活动,县文化馆、站要深入基层搞培训搞辅导,解决基层文化工作无人干,无法干、无处下手的现象。发动群众自己搞文化。引导群众自己编,自己导,自己做。让群众文化真正的在这片沃土中扎根生长,形成农村文化的大氛围。
  4、贪图享受的享乐思想泛滥
  现在在农村很多人追求低级趣味的东西,缺乏高雅健康的文化生活,随着经济发展,一些人生活富裕了,就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产生及时行乐的思想,使有些人沉迷赌场、酒场和其他不健康的娱乐场所,进行无原则的消费,过去“三更灯火,五更鸡鸣,正是男儿读书时”的现象少了,所以文化宣传部门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提倡多读书,读好书,提倡良好的社会道德,教育和引导转变不良的享乐思想。
  二、积极提倡优秀的健康的文化建设,扩大文化视野建设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要拓宽农村文化活动的范畴,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的一切领域,农村各种自娱自乐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一切集会活动都是农村文化的范畴,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节日文化、民俗文化,村落文化、集镇文化等都是应该重视的文化范畴,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法律法规综合治理的宣传,教育、民族团结、计划生育、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挖掘整理、节日庆典、婚丧嫁娶、农民的消费、社区文化建设、中老年文化活动都是值得重视的特别是广场文化为社区、为社会注入了无穷的活力,社区文化的活跃与生命力源自社区各个群众文化活动的活跃于发展,以及社区各个主体文化活动的协调与互动,广场文化集中荟萃了社区内企业、校园、街道、家庭、居民文化活动的精华,在社区的广场和街头展示和展演,真正促进了社区文化的丰富与充实。
  人们在街道、广场、公园的空地跳舞健康练功打拳,戏曲清唱,晨读,多年就在城市的群众中自发形成,农村集镇、庙会文化,更要加以组织好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社会效应。
  从实行了双休日以来,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从事闲暇的文化活动,来享受人类文化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丰富多彩,形成多样的文化广场,既包括了文化娱乐和文化休息活动,又涵盖了人们追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内容。因此,活跃的、多彩的文化广场成了人们双休日和闲暇文化生活的需求。要办得各俱特色,新颖多样,广场活动的人很杂,包括外来务工人员,都要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广场文化活动中来。   文化广场要常抓不懈,持续发展,文化广场是以人民群众的参与为原动力,只有保持它的持续性和经常性,才会引发群众进一步参与的热情。
  三、抓网络建设,推动群众文化的普及与提高
  随着各种信息传播技术和各类高科技进一步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高科技的发展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娱乐及各个文化领域,以一种崭新的形式给人们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种种享受,因而备受欢迎,根据新时代的要求,确定文化网络与文化产业同步发展,文艺创作与文化网络市场共同繁荣的大文化战略,大力推进文化网络建设,以文化网络来带动群众文化的普及与提高,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数字电影、电子图书、图书馆网点,读书指导及图书发行网络。积极开展网络活动,以文化网络带动群众文化的普及与提高,使群众目光更高远,追求更高,网络文化即为群众文化的普及提高了推动作用,又为农村精神文明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又能使农民通过网络学习和交流科学种田的知识。
  四、加强领导是加强新农村文化大发展、发繁荣的重要保证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领导是关键,各级党政领导都要重视文化工作,从大文化的角度考虑文化事业,要有专人管理、专项资金,做到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发展的目标任务一起抓,层层落实到人,落实任务,措施到位。文化建设不仅是宣传部门的事,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必须在党政统一领导下,把各个系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群众团体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形成全社会关心文化、重视文化、支持文化、建设文化的潮流。
  文化部和发改委已编制了文化站建设规划,到2010年,要实现县有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争取达到“一乡一站,一村一室,一人一册书”的目标,文化馆要负责专人包村包点,深入到基层专业辅导,加强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切实落实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农家书屋、农村文艺队、农村书画社的具体工作,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推动新形势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以活动带动农村文化工作,在抓好小型分散和灵活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还要抓农村的小戏汇演、卡拉OK大家唱、群众业余书画、剪纸、手工艺制作、农技推广、家庭文化、烹饪制作等。广场文化调演,基层文化工作者业务技能比赛。这样常抓不懈,落实到具体人,具体村户,形成全民搞文化的良好氛围。
  五、创作文艺精品,宣传推广调动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农村群众文化,有了领导重视,有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氛围,就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要有创作精品意识,要深入群众,深入社会实践,体验火热的生活,获取新鲜素材,要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不断地增强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创造力,从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中激发灵感,打造本地品牌,挖掘本地特色,要在促进各文艺门类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础上,搞好各种文艺形式的创作,鼓励多出富有感染力、有品味的精品和创造力的精品,抓好重点题材的创作,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让更多的群众分享文艺精品,使我们的文艺精品不断地推向外地,推向上层,积极参加上级或国家级的各种各类大赛,不断取得好成绩,扩大影响,更上一层楼,避免粗制滥造,陈旧低俗的庸俗作品。
  完善多出优秀作品的工作机制,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鼓励和支持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实践,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和创作保障,结合实际,创作反映现实,反映身边生活的文艺作品,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对有突出贡献的文艺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的鼓励。
  六、企业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部分
  经济文化一体化是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文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发展的方针,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史志、企业报刊、企业业务简介小册子、企业标识、商标、包装、形象代言、企业档案、电子媒介、企业图书室、企业社团、文艺队、体育队等等都具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企业文化要不断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管理的事件进行完善。
  现在很多企业都是私人企业,老板只重视生产,忽视文化发展,形成企业文化素质越来越差。所以,应当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资质的一部分,要明确规定,多大的企业要有多大的文化阵地,多少文化工作人员和文化活动要求,强迫企业搞文化建设,一个企业创立新型的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不断保持旺盛的精神文明的保证。
  总之,经济建设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文化建设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当前,面对科学技术、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把文化工作的领域扩宽到社会各个角落,形成一个大范围的文化圈,真抓实干,才能推动农村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其他文献
由于功率放大器处于电磁轴承系统的执行环节,其动态性能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为了提高电磁轴承系统的性能,针对电流响应速度、力的响应速度、同频允许的最大振幅和不平衡量控
通过对梗丝加香系统进行调查发现存在香精损耗较大的问题,通过对梗丝加香系统进行分析和试验找到了问题所在:一是香精回收不干净;二是过滤网清洁度较差;三是卧式过滤器设计缺陷。
摘 要:水库的灌区渠道应该有防渗功能,这样才能保证水库灌区的使用。在对水库的灌区进行防渗施工,要保证灌区中的水都能有较高的利用效率,还能满足灌区的正常灌溉。防渗施工的重要作用,使得我国对于水库灌区防渗技术的研究加深。本篇文章主要是讲述了在处理灌区防渗的时候,应该采取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灌区;渠道;防渗施工;控制措施  在处理灌区的防渗施工上,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不同情况的施工问题,分析施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环境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人们对于办公楼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并不单单只是满足基
摘 要: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资源的现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发展。因此,要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加强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本文从怎么发展节能技术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对现实中的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节能技术;建筑给排水工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量扩大,在总体能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要想保持经济的正常发展,就必须要学会节能。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
为了获得具有原位特性的深海微生物,研制了一种具有高浓缩比和高保压性能的深海浮游微生物取样器。它采用微生物滤膜截留海水中的浮游微生物,通过深水泵过流大量海水实现在线浓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混凝土也成为了一种商品在建筑行业内流通,由于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化,使得商品砼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较为广泛
随着±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的输送容量由目前的8000MW提升至10000MW,以及±1100kV的开工建设建设,1250mm~2导线将得到普遍应用,对架线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紧线及开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物理现象在日常生活当中无法直接观察,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效果不明显,而且费时费力,在市面上也有一些专门用于物理实验模拟的商业软件,但是价格高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