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草原》教学反思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考虑,让学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作为第二个课时的教学,我将目标确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5段,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展开想象,感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美好意境。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小组合作学习,体会人情美
  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对待客人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迎客待客话别)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用~~~勾画出来。这一设计便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好的发挥,使学生学会合作和共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开展活动,突破难点
  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A创设情境,模拟蒙古包外见面握手的场面。
  B假如你是客人,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主人,你又会说些什么?
  C如果我就是蒙族同胞,我来到美丽的阳城观光旅游,你们会怎样招待我?
  这些情境的创设、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深刻的感悟中,在语言的练习中,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得到了很好的突破。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以下不足的地方。
  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好。老师在二至五段的学习中放手不够,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②教师语言还不够优美,激励评价还应更有针对性。
  ③课堂上读的层次和形式还应更多样一些,有效一些。
其他文献
估计邦焦尼(Sara Bongiorni)再也不想过自己书中描写的那种日子了,前不久,这位美国作家的新书《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A Year Without“Made in China”)终于正式出版。
期刊
摘要:里程表传感器是将车速表和里程计连接在一根驱动轴上,既能指示汽车的行驶速度又能记录汽车的行驶距离。非接触式里程表传感器检测工装,通过触摸屏输入不同的转速信息传送到PLC,伺服控制器接收PLC输出的脉冲信号后进行运算处理,来驱动伺服电机工作,此时测速元件就会测量出伺服电机的转速,将转速信息通过反馈元件传递给伺服控制器,这样构成了一个可以使转速稳定的闭环系统,完成里程表传感器质量的检测。  关键词
配套配件产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国民经济,必须抓好配套配件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当前和今后,随着国际化采购的扩大,对国产配套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