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含情 字品人生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字教学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在我校“书伴成长,字品人生”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意识到:重视写字。得从我们做起,从一年级抓起。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一手好字呢?
  一、良好的榜样引领
  法国的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要让生性好动的学生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来说,写字似乎有点儿枯燥。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通过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字热情。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凡是他们喜爱的,学习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效果也较好。
  1 听名家故事,赏名家字帖
  “墨韵书香”是我校的办学特色。因此,学校做了“四个人人”的规定:人人都有一套书法教材,人人都会一首书法姿势歌,人人都会做书法操,人人都会讲一个书法家的故事。
  乘此东风,在一年级上学期的第一堂写字课上,我便向学生介绍了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如“王羲之书换白鹅”、“王羲之临池学书”、“王羲之与天鹅饺子”、“入木三分”等,学生听得兴趣盎然。随后,我要求他们课下搜索书法家的故事。
  第二次书法课,我们又召开了一个“书法家故事会”,每个同学都来讲一讲自己找到的故事,,通过自己劳动得来的故事,学生们都讲得格外生动,听得也异常仔细。听完后,学生们都被这些书法家的钻研精神深深地吸引了。处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模仿欲非常强烈,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这样,潜移默化问就使学生认识到,练书法是需要下一番苦功的。
  有了心理准备,第三节书法课,我上了欣赏课,让学生欣赏名家字帖和往届高年级学生的优秀作品。欣赏名家字帖,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美,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但毕竟书法家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此时再让他们欣赏高年级学生的优秀作品,无形之中就使他们了解到,只要自己勤奋努力也是能写一手好字的。这样,虽然三节课我都没有教学生练字,却给了他们练好字的精神动力,真正练起字来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2 身体力行,教师示范
  教师每天的板书内容是要和学生见面的字,对学生写字有直接的引导与示范作用,所以一个字也不能马虎。因此,语文课上每次讲生字时,我都注意把重点的笔画用红粉笔突出提醒。为此,我不鼓励学生提前写生字。如果形成不良的书写习惯,很难纠正过来。偶尔,我还故意把字写得不规范,让学生比照课本上的范字挑毛病。有时上课为了弄懂一处笔画,学生总是抢着翻语文书找根据,这样的小游戏可以让他们把字记得更牢,还感觉不到枯燥,实在是一举多得。
  批改作业时,我也注意握笔和书写的姿势,安排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每次展示给学生的都是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个别辅导时,我经常到学生中去,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让学生看着教师写一写。有时,我还当着学生的面练字,并把写好的字与学生写的字一同张贴在班级的写字同地上。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无形中,教师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写字水平,而且让学生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能在很大程度上驱动学生写字的热情。
  3 竞赛激励,小小书法家
  学生的字越写越规范了。为了奖励他们,巩固教学成果,我隔一段时间便举行一次小竞赛。如请学校书法“专家”凌主任评阅他们的练字作业,从中选出班内的“小小书法家”予以奖励。再让“小书法家”谈谈写字的感受及书写的技巧,并当场写范字让他们评析、欣赏。同时,张贴学生的书法作品,进行书法作品展览。这些活动让学生尝到无穷的快乐,对他们的心灵也是一个新的震撼,他们的写字兴致更高了。
  二、受益终生的习惯养成
  “字如其人,练字就是炼人。”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重点在‘育’,所谓‘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指导学生写一手端端正正的字,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在具体的写字教学中,我反复抓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习惯: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保持卷面整洁;认真读帖、临帖;每天坚持练字10分钟;提笔即是练字。
  我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良好的习惯: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写字,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地写,认认真真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一开始,学生可能不太习惯,也可能影响做作业的速度,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越练越熟,做到既写得好,又写得快。
  三、严谨的技能训练
  写字实际上是以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疾徐来抒发情感,描写意境。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田字格安排笔画,按照笔顺去写,注意笔画之间的呼应、避让,实际上就是力求运用有关知识将字写得端正、整洁、美观,在写字的实践活动中历练写字的技能。一旦他们对汉字的形体美有所感悟,就能乐此不疲,越写越好。
  1 重视笔画训练
  每一个字都有基本的笔画构成。写字时,由落笔到提笔,叫做“一笔”或“一画”、而构成字形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就是笔画。要想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每一个笔画都要起笔、运笔、收笔,不同的笔画表现的线条形态不同,而且同一种笔画在不同的字中又表现为不同形态的线条。因此,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在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就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汉字的基本笔画是点、横、竖、撇、捺、提六种。所以,我们必须抓好六个基本笔画的训练,使笔画顺序规范,笔笔铿锵。如点笔顿、提有力;横笔从左往右,平而稳等。当我们的训练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时,再适时点拨笔画的衍生物——复合笔画,如横撇,先横后撇;横折,先横后折;竖折,先竖后折。
  2 掌握间架结构
  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是把字写得端正、匀称、美观的前提。由于低段学生的生字都写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田字格来学好写字。平时。在每一次写字中,我都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结构,明确各部分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准确的位置。有了整体上的认识,就可以让学生一笔一划地写,也就是手到,要写得规范、准确,与范字进行比较。眼到、手到的同时,要求做到心到,就是要专心致志。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心到要做到心静气和。这样才能把字写好,最终练成一手具有个人艺术特点的汉字。
  总之,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是一种凝聚力。在汉字中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教孩子写汉字,就是让他们去体验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感情。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我想,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锲而不舍地写,自然会越写越好。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让学生体悟到中华文化。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从而工工整整写字,方方正正做人。
  (编辑 李华凯)
其他文献
摘 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在这里阐述的“自然”是一种不是人为造作的自然。寿山石本源于大自然的造化,天赋神韵鬼斧神工,其灵性在于出水芙蓉般的自然美,而雕刻师们的造化之功,皆取材于日月山川、人文景物、花鸟虫鱼、大千世界,“师法自然”的这一美学立场为我们工艺美术创作提供了方向。  关 键 词: 寿山石雕;传承与创作;美学  一、茶石亦道,师法自然  我们在艺术创作中所提倡与
林砺儒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2009年是先生诞辰120周年。我们在一起座谈来纪念这个日子,是缅怀他的教育思想和他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贡献。林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攻读师范教育,回国以后就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北师大附中任教。他积极推动师范教育建设和中小学的学制改革,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先驱。他率先在附中试行中小学六三三学制,促进了我国1922年的新学制改革,使我国教育制度逐步走向现代化
近期,葡萄牙议会讨论通过了执政的社会党提出的新的学生章程提案,该章程有助于规范中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并赋予校方严惩肇事学生的权利。出台新的学生章程是由于校园暴力事件和学生违反校规的事件时有发生。目前,葡各界对该章程持欢迎态度。  一、中小学生违反学校纪律的事件逐年增加,促使政府出台新的章程  近年来,学生违反校规和校园暴力行为有所增长,具体表现为: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打闹,在校园打架斗殴,不尊重老师
19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狄金森的诗《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写道:“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  从这首诗中,我读出了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两大内驱力:生命关怀和智慧启迪。在我看来,它们是促进一所学校甚至是整个教育和谐发展的内在机制,欠缺了这二者的学校和教育必将是平庸的、甚至是产生了变异的学校和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后发矫治,还是先发引领    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引起了我们对这个领域的一些反思和研究。石家庄市在教育局的统一规划下,建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三级维护网络,石家庄一中处于第二级,学校也健全了“四室”,即测量室、活动室、放松室、咨询室,配备了相应的设施设备,专兼职心理咨询师面对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咨询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真正属于“心理问题学生”的案例毕竟是少数,而且,如果出现了“问
[摘 要]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校长领导力,新的形势需要我们使用一种更加人文、平等、均衡,更加富有创造力的心态、智慧来认识、理解和实践校长领导力。本文就校长领导力问题,从校长领导力界定入手,分析了校长领导力形成的基础,进而指出了校长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把握的六对关系,旨在揭示校长领导力形成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校长;领导力;形成;提升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2-1128(
作家毕淑敏在散文《请为你的夸奖道歉》里讲了她朋友的一个故事:一位到北欧某国访问的学者到当地一位教授家作客,见教授五岁的女儿长得满头金发,眼珠如同纯蓝的蝌蚪顾盼生辉,极其美丽,就夸奖了几句。不想教授竟严肃地对学者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学者大惊。教授说,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而漂亮并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你夸奖了她,孩子很小,不会分辨,她
只要老师以启发智力的方式(in intellectually Challenging ways)进行教学,任何学科,无论是物理学、艺术还是汽车维修,都可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①。  现在,几乎所有学校的一个既定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但是,我们是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我们想通过批判性思维做什么呢?  在《教育领导者》杂志2005年9月做的主题“孩子的
作为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福州的“三坊七巷”也曾遭遇过日渐破败的困境。但在2008年左右,“三坊七巷”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开始了全面的保护性开发。  在开发过程中,“三坊七巷”坚持文物保护建筑不对外招租、不进行商业经营的模式,并将其开发成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推出“坊巷院落游”“古建园林游”等各种主题旅游,在保護文物建筑的前提下,注重人与建筑的互动,提出了“地域 传
最早接触陶行知的著作,源于我学生时代在书店偶然买到的一本《陶行知教育文选》。记得那时读得特别痴迷,除了在书上做了密密麻麻的圈点勾画之外,还在笔记本上做了大段大段的摘抄。  后来,陶行知这个名字在我的工作学习中不断出现,先生的《创造宣言》被选人199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以“现代文大阅读”的形式呈现,文中“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