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lide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性疾病,表现为动脉内血液压力过高,动脉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血压逐渐升高,据流行病学统计,老年高血压患者患病率达49%,常并发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甚至出现脑梗死、脑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危害老年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降低患者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此可见,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健康教育的方式


  健康教育可以通过社区宣讲、医院宣讲、书面宣传等方式进行。社区宣讲可以让患者互相讨论降低血压的方法,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提高患者健康生活水平。健康教育也可以通过医院宣讲的方式进行,医护人员专业性较强,可以让患者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给患者最专业的建议,增加患者对降压建议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书面宣传指将健康教育内容制作成健康手册分发给患者,让患者随时翻阅,提高患者对高血压和降压方法的认识程度。

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心理健康教育
  高血压无法根治,且容易引发脑梗死、脑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心理压力较大,加大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护理人员要让患者正确认识心理压力过大对病情的危害,让患者在治疗中释放压力,消除不良情绪,保持平和心态。护理人员可以多与患者互动,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疏导;可以邀请血压控制情况良好的患者分享如何释放压力、如何享受生活,帮助其他患者减轻心理负担。
  (二)科学用药教育
  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过量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不仅达不到降压效果,还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影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科学用药教育,讓患者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不可随意换药或者加大用药量,让患者正确了解降压药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护意识,正确、科学服用药物。
  (三)饮食健康教育
  在饮食方面,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合理饮食,少吃多餐,避免过饱引起血压水平升高,同时需要进行低盐、清淡饮食,多吃芹菜、西兰花等降压蔬菜,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胆固醇高的食物。
  (四)健康运动
  除了服用降压药和控制饮食外,合理有氧运动也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氧运动能够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降低患者血压波动幅度,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此外,合理的有氧运行能够减缓肌肉总量的衰减,改善患者高血脂、肥胖等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进行合理的有氧运动,例如广场舞、散步、打太极拳等,每天一次,每次持续半个小时。患者要避免力量型运动和刺激性运动,避免造成血压波动,一旦出现头晕、心悸等情况,要立即停止运动,坐下休息。
  (五)监测血压
  护理人员要提高患者对监测血压的重视程度,让患者了解自己的血压动态情况,及时治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要了解如何使用血压仪、如何进行有效测量。当血压水平突然升高时,患者需要休息半小时后再次测量,若血压一直没有下降趋势,需要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心理、用药、饮食、运动、监测血压五个方面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社区宣讲、医院宣讲、书面宣传开展健康教育,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降低患者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让教育回归幼儿生活,重视幼儿生命成长,是当下学前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动,教师的幼儿观、课程观逐渐科学化,对“活教育”的理解以及教学生活化的关注日益增强。从课程开发的角度来说,“什么样的知识经验最有价值”是需要教育者不断思考和重构的一个命题。为探索幼儿生活课程,让幼儿可以积极探索、执着追求、深度学习,本文以小班课程故事《哇!泡泡真好玩》为例,从“让课程有生活的基点”“让课
小班幼儿生活缺乏经验,阅读目标不明确,以无法集中注意力为主。小班阅读活动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幼儿倒着拿书,翻书快,换书快,只喜欢反复阅读自己熟悉的故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针对幼儿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决定家园合作,请家长陪伴孩子阅读,借助家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幼儿园应与幼儿家长保持长期有效互动,以沟通交流确保幼儿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本文围绕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为幼儿园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为广大幼儿教师提供新的教育思路。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幼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家长做“甩手掌柜”。最常见的家长思维
心律失常也称为心律不齐或心律紊乱,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内冲动发生和传导异常,使心脏活动的频率和节律紊乱的一种病理现象。心律失常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本文介绍心律失常的病因以及预防措施。引发心律失常的原因  (一)器质性心脏病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是诱发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比如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以及心肌炎等。这是因为心脏的窦房结和传导系统受病变的侵害,从而引发心律失常。  (二)不良生活习
近年来,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教学领域中盛行。课程游戏化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教学的方式,让教学以儿童的方式走进儿童。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必需品,幼儿从出生开始就在和纸打交道。纸巾、彩纸、漫画书、纸质零食袋等不同种类的纸在幼儿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幼儿园运用纸进行教学,让幼儿教育走进生活的同时也步入科学的大门。玩纸游戏打开游戏之门  玩纸游戏使幼儿初步意识到自己拥有改变创造的能力。用折、画、贴、剪
抗苗勒氏管激素(AHM)对于大多数的非专业人士而言都是比较陌生的,它是转化生长因子当中的一员,主要由男性睾丸未成熟的细胞以及令卵巢窦前卵细胞和小窦卵颗粒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可以作为女性卵巢功能的一项重点标志物。从女性青春期开始,抗苗勒氏管激素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在女性绝经之前都会保持在可以检测的水平当中,但绝经之后会逐渐消失。在深入研究抗苗勒氏管激素之后,临床上发现,其可以用于评估女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网络信息影响着初中生成长和生活,使初中生更早地对异性感到好奇,导致初中生早恋现象层出不穷,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为此,初中生早恋教育成了中学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笔者以自己在初中教育前线的经验和体会,就如何开展初中生早恋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早恋问题,是现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每年,每个班级都会出现几个早恋的学生,怎么引导他们是每个班主任都头疼的问题。青春期培养的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往往只能用血液透析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这也是目前唯一可以有效延续患者生命的治疗方法。从现实角度出发,血液透析之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而言,是需要持续、终身治疗的。因此在经历多次、长时间的血液透析后,绝大多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会不断增加,尤其治疗期间发生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不仅会导致治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自身生活质量也会随之下降。一旦抑郁、焦虑、烦躁、恐惧、压
胆结石,俗称胆石症,指的是在胆囊或胆管内部生长的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根据结石的化学成分,胆结石可以分为三类,即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型结石。资料显示,女性胆结石的发病概率显著高于男性。本文主要谈谈胆结石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为胆结石患者提供帮助。胆结石的危害  1.胆结石患者通常伴有腹痛。一旦体内的结石超过3cm,患者发生胆囊癌变的概率会增加。  2.结石阻挡在胆囊的颈部。结石会挡住胆囊颈部
育德是育人的前提和基础,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各学科教育的核心内容,幼儿教育亦是如此。如何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创新德育教育,成为幼儿园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德育教育对幼儿的潜意识发展、身心健康、言行举止规范具有积极作用,可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正处于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和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要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与创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本文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