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听、说、写几方面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写道:中学英语的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和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阅读有助于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许多学生在阅读时总觉得无从下手,特别是看到较长的文章和复杂的句子。他们不能熟练地运用阅读技巧,尽可能多地掌握文章的内容。结果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往往感到不适应考试方法,时间不够用,以至失分率很高。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项主要目标和要求。英语阅读理解是考查和测试学生英语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高考阅读理解题量逐年增多,知识面逐年拓宽,灵活度逐年增大。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
1.提高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在目前考试制度下,高考虽然确定了侧重对能力的考查,但这种单一的形式使目前的阅读教学脱离了本来的轨道。阅读教学仍然是一种应试的模式,把过去几年的高考题目翻来覆去地练习,讲解其中做题的技巧,这是我们通常的做法。 但我们不应该忽视语言学习的规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信息的载体。让学生学会阅读不是为了做题,而是为了锻炼能力,最终是为了获取新的信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也不是可以容纳大量知识的“机器”,而是能从知识的海洋中提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高手。这就需要教师设法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并获取所需的信息。当学生因为能够用英语获得新的信息而欣喜时,就体会到了英语学习的快乐,当然就会有更高的兴趣去学好它。
2.丰富阅读材料,扩充阅读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让学生学会如何快速获得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材料的丰富程度,将大大影响学习者获得信息的速度。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和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高中学生对未知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其求知欲也很强,但缺乏毅力和耐力。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实施教学,培养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
(1) 影像介入,启发阅读。例如,在讲到必修3 Module3的Reading “The Violence of Nature”时,由于多数学生没经历过多少自然灾害,因此对自然灾害的可怕后果没有什么认识和了解,所以,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同自然灾害有关的图片以及视频,这样一来,既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深刻认识,又提高了当堂课的学习积极性。
(2)以教材为介质,扩展背景文化,进行文化熏陶。
东西方风土人情、文化风俗存在很大差异。在阅读前进行必要的背景介绍可帮助学生顺利阅读,同时也可开拓他们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如必修4,Module3 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中的reading部分就向学生介绍了东西方不同文化中的身体语言,在这里教师可以适当加以拓展,介绍一些西方国家常用的身体语言,并与东方国家进行对比,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了解西方文化,又有助于理解课文,更有利于学好英语这门语言。
(3)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
阅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依靠学生课后自己大量的阅读,课文阅读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阅读范例,仅依靠有限的课堂阅读是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还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大课外阅读量,作为有益补充。本人认为选择让学生阅读一些合适的英文报刊和英语杂志不失为经济又符合实际的一种方法。英文报刊杂志的内容知识面覆盖广,题材广泛,题材多样,涉及政治、社会、科学、文化、风俗和信仰等各个领域。而且它们紧跟时代脉搏,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富有感染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课内外的阅读,学生不但可以扩大词汇量从中获取信息,增长知识,扩大视野,而且加快了阅读速度,提高了阅读能力,还能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3.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
阅读时要去掉杂念,心绪要安定,精神要专一,切不可一遇到几个生词难句,就心烦意乱,失去自控能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恐慌,过分紧张的情绪都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妨碍大脑的正常思维功能。因此,遇到困难一定要从容不迫,心无旁骛,这样才能对所读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
4.积累词语
要提高阅读水平,词汇量与短语量非常重要,打个譬方:造房子要砖瓦材料,词汇就是阅读英语的砖瓦材料,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英语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提高阅读水平,我们就得学会积累词语。我们不妨这么做:在通读全文后看第二遍,遇到生词尽可能根据上下文来猜,仍猜不出意思的,就在字典上查好这些生词,然后抄写在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每天有空时,就拿出这小本子背诵记忆,这样做不费时,效果却很好,因不时接触,反复记忆,词汇量增加得很快。
总而言之,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够带动英语语法、词汇、句式结构等的学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带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创造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把英语阅读的习惯带到生活中去。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从英语阅读中获取有用的知识。通过阅读,带动整个英语学习的兴趣,锻炼自己的能力,激发大脑的思维创新,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
作者简介:廖理,女,汉族,1981年9月29日生于内江市隆昌县。2004年6月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现工作于内江市内江六中, 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及教材教法探讨。
1.提高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在目前考试制度下,高考虽然确定了侧重对能力的考查,但这种单一的形式使目前的阅读教学脱离了本来的轨道。阅读教学仍然是一种应试的模式,把过去几年的高考题目翻来覆去地练习,讲解其中做题的技巧,这是我们通常的做法。 但我们不应该忽视语言学习的规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信息的载体。让学生学会阅读不是为了做题,而是为了锻炼能力,最终是为了获取新的信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也不是可以容纳大量知识的“机器”,而是能从知识的海洋中提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高手。这就需要教师设法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并获取所需的信息。当学生因为能够用英语获得新的信息而欣喜时,就体会到了英语学习的快乐,当然就会有更高的兴趣去学好它。
2.丰富阅读材料,扩充阅读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让学生学会如何快速获得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材料的丰富程度,将大大影响学习者获得信息的速度。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和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高中学生对未知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其求知欲也很强,但缺乏毅力和耐力。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实施教学,培养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
(1) 影像介入,启发阅读。例如,在讲到必修3 Module3的Reading “The Violence of Nature”时,由于多数学生没经历过多少自然灾害,因此对自然灾害的可怕后果没有什么认识和了解,所以,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同自然灾害有关的图片以及视频,这样一来,既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深刻认识,又提高了当堂课的学习积极性。
(2)以教材为介质,扩展背景文化,进行文化熏陶。
东西方风土人情、文化风俗存在很大差异。在阅读前进行必要的背景介绍可帮助学生顺利阅读,同时也可开拓他们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如必修4,Module3 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中的reading部分就向学生介绍了东西方不同文化中的身体语言,在这里教师可以适当加以拓展,介绍一些西方国家常用的身体语言,并与东方国家进行对比,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了解西方文化,又有助于理解课文,更有利于学好英语这门语言。
(3)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
阅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依靠学生课后自己大量的阅读,课文阅读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阅读范例,仅依靠有限的课堂阅读是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还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大课外阅读量,作为有益补充。本人认为选择让学生阅读一些合适的英文报刊和英语杂志不失为经济又符合实际的一种方法。英文报刊杂志的内容知识面覆盖广,题材广泛,题材多样,涉及政治、社会、科学、文化、风俗和信仰等各个领域。而且它们紧跟时代脉搏,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富有感染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课内外的阅读,学生不但可以扩大词汇量从中获取信息,增长知识,扩大视野,而且加快了阅读速度,提高了阅读能力,还能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3.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
阅读时要去掉杂念,心绪要安定,精神要专一,切不可一遇到几个生词难句,就心烦意乱,失去自控能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恐慌,过分紧张的情绪都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妨碍大脑的正常思维功能。因此,遇到困难一定要从容不迫,心无旁骛,这样才能对所读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
4.积累词语
要提高阅读水平,词汇量与短语量非常重要,打个譬方:造房子要砖瓦材料,词汇就是阅读英语的砖瓦材料,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英语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提高阅读水平,我们就得学会积累词语。我们不妨这么做:在通读全文后看第二遍,遇到生词尽可能根据上下文来猜,仍猜不出意思的,就在字典上查好这些生词,然后抄写在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每天有空时,就拿出这小本子背诵记忆,这样做不费时,效果却很好,因不时接触,反复记忆,词汇量增加得很快。
总而言之,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够带动英语语法、词汇、句式结构等的学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带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创造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把英语阅读的习惯带到生活中去。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从英语阅读中获取有用的知识。通过阅读,带动整个英语学习的兴趣,锻炼自己的能力,激发大脑的思维创新,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
作者简介:廖理,女,汉族,1981年9月29日生于内江市隆昌县。2004年6月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现工作于内江市内江六中, 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及教材教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