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贸易进出两旺

来源 :进出口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3stud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材料涨价、出口退税减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直困扰着中药进出口企业,但不利因素没能阻挡住我国中药进出口步伐。2007年,中药贸易快速发展,进出口均呈增势,总额达1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0.49 %。其中,出口涨势平稳,总额达11.78亿美元,同比增长8.1%,进口总额达3.56亿美元,同比增长19.23%,中药产品贸易顺差8.22亿美元。
  
  2007年中药进出口国别市场
  
  


  亚洲国家与中国中药贸易额占据半壁江山,欧美各国位居其后。2007年全球与中国开展中药贸易的国家多达163个。亚洲仍是中药产品主要进出口市场,贸易额达到10亿美元。中国香港和日本成为中药产品主要贸易对象,其他位列其后的亚洲国家或地区分别是韩国(进出口额1.03亿美元,同比增长1.16%)、印尼(进出口额6290万美元,同比增长41.54%)、越南(进出口额5178万美元,同比增长76.04%)、马来西亚(进出口额4026万美元,同比增长47.67%)、新加坡(进出口额4009万美元,同比增长10.28%)。
  欧洲与我国中药进出口贸易额2.25亿美元,同比增长13.15%,平均价增长23.89%。欧洲国家中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荷兰、瑞士中药贸易额在千万美元以上,上述6国贸易额占全欧洲国家的75%,其中与德国贸易额5636万美元、与法国贸易额3695万美元、与西班牙贸易额2535万美元、与英国贸易额2193万美元、与荷兰贸易额1699万美元、与瑞士贸易额1129万美元。由于汇率等因素影响,美国和加拿大的贸易均受影响。
  
  2007年中药各类商品特点
  
  中药材及饮片出口价格上扬,进口额同比飙升。中药材及饮片累计出口4.8亿美元,占中药出口总值的40.68%,是近几年出口增长较快的一年,平均出口价同比上涨16.29%,平均出口单价增长幅度在50%以上的商品有16种,平均出口单价涨幅在20%~40%的商品有18种,出口单价的上涨成为出口金额快速增长的原动力。
  大宗品种出口单价与出口额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冬虫夏草和干人参出口金额均达到4270万美元以上,作为野生资源性产品虫草,产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而国内对高档滋补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高,致使出口数量同比下跌20.08%,出口单价的飙升至8715.29美元/kg又使得出口金额同比增长49.1%,人参出口再现辉煌,数量、金额、平均价均呈增势,出口平均价为16.24美元/kg,同比增长了20.22%。出口金额在1000~1600万美元之间的产品有6种,分别是枸杞、枯茗子、未磨胡椒、黄芪和菊花。出口金额在500~999万美元的药材共计13种,其中当归、甘草、半夏、党参的出口额均在840万美元以上。中国香港、日本、韩国、越南、中国台湾为中药药材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占药材出口总额的71%。
  2007年跻身出口10强的企业中,医保商会会员占绝大多数,西藏唐蕃实业有限公司、中国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深圳津村药业有限公司、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四川川村中药材有限公司、深圳市宝功达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省医药保健品进出有限责任公司均成为中药材行业出口领军企业。
  植物提取物出口增速下降,进口稳步上升。提取物一直是拉动我国中药出口的主要品种。2006年出口额4.7亿美元,2007年6月份,提取物世界市场需求仍然处于旺盛阶段,但由于受到出口退税影响,出口的提取物产品大多采用的海关税则号29389000项下产品退税降低至5%,从7月份开始,出口同比增幅逐月递减,第4季度同比呈现下降趋势。提取物出口额近2年来首次低于中药材及饮片,位居中药类产品出口第2名,提取物商品中出口额上亿美元的有2种:天然或合成再制的苷及其盐出口额最高,为2.48亿美元,但出口同比下降16.18%;其他植物液汁及浸膏出口额为1.06亿美元,同比上升68.88%。出口涨幅最高的商品为樟脑油。
  亚洲、欧洲、北美洲仍是提取物出口的主要市场,对亚洲出口额为2.18亿美元,占总额的45.85%;对欧洲出口1.16亿美元,占总额的24.54%,对北美洲出口额1.04亿美元,占总额的21.85%。从出口国别看,美国、日本是提取物主要出口国,对美国出口额9979万美元,数量同比增长11.33%,但受出口退税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对美国出口平均单价同比下降了9.35%。日本的汉方药和天然产品市场一直较为活跃,是提取物出口亚洲的第一大市场和全球第二大市场,出口额8838万美元,同比上升7.23%,平均价增幅8.93%,其中香茅油、桉叶油对日出口数量、金额均增幅明显。亚洲其他国家中,提取物对马来西亚出口明显上升。
  进口方面,2007年进口6417万美元,同比增长14.87%。薄荷油进口金额最高达到1710万美元,甘草液汁及浸膏进口数额最大,达到3182t。美国、印度、土库曼斯坦、新加坡、日本是提取物主要进口国。
  中成药类产品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2007年出口额1.53亿美元,同比增长13.74%。出口商品以“含其他成分中式成药”为主,出口额1.22亿美元,占中成药类商品出口的80.14%,进口额1.46亿美元,该类商品是中成药产品中唯一呈现贸易逆差的品种。清凉油出口上升幅度较大,出口总额1429万美元,同比增长23.59%,数量增长33.09%。片仔癀出口1237万美元,白药出口额在中成药中最小,仅为371万美元,同比金额上升33.24%,同比平均价增长为中成药类商品之首,达到61.23%。亚洲仍是中成药主要出口市场之一,香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又是亚洲国家中的主要进口消费国。
  2007年对新加坡出口同比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新加坡中药进口商转型为从中国进口药材和提取物自己加工中成药的工贸结合型企业,目前新加坡市场所售卖的中成药中,有两成是由新加坡制造。
  对欧盟出口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民众对中成药产品的认可度不断增加。欧盟在积极为中医药立法的同时,一些国家也从中国进口药材和提取物,以其先进的合成技术,生产单方植物药,在欧美等主流市场上销售,这对我国未来中药出口也是一个潜在的危机。
  对北美洲出口涨幅平稳,对美国出口1001万美元,对加拿大出口392万美元,但同比增长惊人,金额、数量的涨幅率均达到40%以上,这主要得益于加拿大政府出台《天然健康产品管理办法》将中成药纳入天然健康产品进行管理,规范管理促进了我国对加拿大出口的信心。
  进口的中成药品种只有2种,“含其他成分的中式成药”进口额达到1.46亿美元,另一种为清凉油,进口额不足80万美元。中成药从亚洲进口比重高达90.13%,其中从香港进口占79.07%,达到1.16亿美元。
  中成药出口队伍基本稳定,10强企业中医保商会会员企业9家,分别是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医药进出口公司、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天士力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荣祥再生医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2008年中药进出口情况展望
  
  2008年,中药进出口贸易额将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升值加快、美国CGMP(currentgood manufacturingpractice )的实施、出口退税的减少等不利因素将继续影响行业,但受国内外市场对天然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保健品将保持进出口两旺趋势,进口额还会进一步加大;中药材及饮片对亚洲市场出口保持平稳增长,人参、虫草等高档药材出口价格还有走高空间,阿拉伯胶、用作香料的植物、甘草等药材进口幅度会继续增加;近年来,中成药出口一直保持10%的增幅,此趋势有望继续保持;由于退税因素影响,提取物产品2008年出口速度放缓,进口增速提高。
  (作者单位: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其他文献
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在课堂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能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悲剧艺术作品的理解,从而更加深刻的感受作品之悲剧美。   音乐的悲剧美是整个艺术悲剧美的重要的、极有光彩的组成部分。